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乡村度假村“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翟莲 殷琨 +2 位作者 刘东辉 窦立军 王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201-12203,共3页
研究阐明了"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应用到东北旅游度假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介绍了度假村的生态模式构成:将太阳能采暖房、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鱼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详细探讨了东北乡村生态旅游区防冻害的... 研究阐明了"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应用到东北旅游度假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介绍了度假村的生态模式构成:将太阳能采暖房、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鱼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详细探讨了东北乡村生态旅游区防冻害的具体措施,解决了该生态农业模式冬季在东北顺利运行的技术难题。乡村生态旅游模式的主要特点决定了它不仅可以打开北方寒期农村的旅游市场,而且可以为加快节能实用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发挥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新“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铭 林聪 +2 位作者 王伟 魏晓明 王金花 《可再生能源》 CAS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以北京平谷区山东庄镇润泽设施桃标准化基地为例,研究了在京郊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中“四位一体”模式的灵活应用,结果表明,此模式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是该基地的最大特色。以生态种植养殖为基础,大力发展鲜桃采摘生态旅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以北京平谷区山东庄镇润泽设施桃标准化基地为例,研究了在京郊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中“四位一体”模式的灵活应用,结果表明,此模式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是该基地的最大特色。以生态种植养殖为基础,大力发展鲜桃采摘生态旅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为京郊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位一体 生态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研究
3
作者 闫毅 徐金荣 +1 位作者 陈丽梅 刘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083-18085,共3页
通过介绍"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的应用范围、构成结构、特点、建造注意事项、效益,说明了将太阳能采暖房、日光温室、猪舍、沼气池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解决了东北地区气温低、采暖受限制的问题。
关键词 四位一体 生态模式 太阳能采暖系统 沼气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新“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的应用
4
作者 赵铭 林聪 +2 位作者 王伟 魏晓明 王金花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10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能源生态模式 四位一体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应用 沼气建设 农业部 五配套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应用于西红柿种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惠斌 郝建民 +1 位作者 马福民 刘建新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5期49-51,共3页
对以西红柿为种植对象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介绍,给出了试验结果,可为同类模式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 四位一体 西红柿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君毅 韩会军 徐皓铭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课程设置实用性严重不足、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陈旧、实践实习缺乏系统性、产教融合与协同培养推进不力、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缺乏论文评阅标准等问题。针对上述困境,遵照国家相关要求,提出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发展+科研能力”为主体的“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持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改善课程教学;强化实习实践管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导向和问题意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提升行业规范;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模式 “四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需逻辑、路径模式、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
7
作者 李微 王晓珂 +1 位作者 朱洪革 盛春光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497-5509,共1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生态产品成为消费市场中日渐壮大的一环,为探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潜力,研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尤为重要。研究如下:(1)厘清国内外森林生态产品的内涵,在梳理各学者对森林生态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创新性的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生态产品成为消费市场中日渐壮大的一环,为探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潜力,研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尤为重要。研究如下:(1)厘清国内外森林生态产品的内涵,在梳理各学者对森林生态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创新性的以产权属性和供需均衡理论为基石,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明确其特征和产品类型。(2)将产品局部均衡理论与私人森林生态产品和公共森林生态产品特征相结合,分析如何实现两者的数量均衡与价值均衡,创新性提出森林生态产品供需逻辑,为后文各类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机制的提出注入新型理论基础。(3)阐述四类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市场结合型;结合政策理论构建各类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私人森林生态产品以生态产业化和生态资源资本化为主导模式,纯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以生态补偿为主导模式,森林生态公共资源与俱乐部森林生态产品分别以生态确权和生态修复为主导模式,并针对不同模式分析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典案例。(4)基于供给端和需求端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现实困境,针对不同类型森林生态产品提出促进其价值实现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产权属性 供需逻辑 价值实现 路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模式生态优势评价
8
作者 韩凌 唐晓东 +6 位作者 王金生 吴俊江 王家军 张瑞萍 马力 周野 季妮娜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准确评价大豆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模式中不同配置组合的生态优越性,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黑农63和黑农311为材料,利用株高差构建5种高矮秆配置模式,以不同配置区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容重作为生态指标,... 为准确评价大豆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模式中不同配置组合的生态优越性,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黑农63和黑农311为材料,利用株高差构建5种高矮秆配置模式,以不同配置区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容重作为生态指标,采用GGE双标图模型分析方法对不同高秆和矮秆配置进行生态优越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双品种混合种植模式,无论高秆还是矮秆品种如何搭配叶面积指数均高于高秆和矮秆单种模式。其中,1∶1配置和2∶2配置及4∶2配置较为明显;1∶1配置和2∶2配置高秆区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227和4.130,均显著高于高秆单种对照区和其他配置区,2∶2配置矮秆区叶面积指数为4.163,与1∶1配置和4∶2配置的矮秆区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配置处理及矮秆单种处理;所有配置处理高秆区的透光率差异不大。4∶4配置矮秆区的透光率为0.0845,与4∶2配置处理、2∶4配置处理之间的透光率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其他配置处理及矮秆品种单种处理;所有配置处理高秆区土壤含水率之间差异不大,但均显著高于高秆品种单种处理。4∶4配置矮秆区的土壤含水率最高,为0.1437,显著高于1∶1配置矮秆区的土壤含水率,但与其他配置处理及矮秆品种单种处理之间差异不大。所有配置高秆区土壤容重均显著低于高秆品种单种处理区。其中,2∶2配置高秆区的土壤容重最低,为1.016 g·cm^(-2),2∶2配置矮秆区和4∶4配置矮秆区的土壤容重较低,分别为1.012和1.010 g·cm^(-2),两者之间差异不大,但显著低于其他配置处理及矮秆品种单种处理。双标图综合对比得出生态优越性突出且生态指标稳定性强的模式为高秆和矮秆2∶2配置。研究结果为大豆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双品种高矮秆混合种植模式 GGE双标图 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域学校体育“教联体”生态模式构建研究
9
作者 王亮 张小林 范叶飞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县域学校体育“教体联”生态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理论框架:生态模式涵盖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共生、共建、共治和共享的关系。动力机制:政策驱动...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县域学校体育“教体联”生态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理论框架:生态模式涵盖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共生、共建、共治和共享的关系。动力机制:政策驱动机制、多元协同机制、监督评价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实践路径:注重家校社协同,完善政策驱动机制;推动组织制度建设,优化多元协同机制;构建多维评价指标,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势差,深化资源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教联体” 生态模式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模式比较与路径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
10
作者 肖华斌 朱琳霄 +2 位作者 盛硕 曹情情 夏甜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9,共8页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章选取山东省及其沿黄地区52份相关政策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构建了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主体三维评价体系,借助NVivo 11质性分析工具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政策目标层面聚焦生态资源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福祉提升3大方面,其中,生态资源保护强调了河道防洪与滩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居民福祉提升关联了黄河文化与民生保障;政策工具层面,表现出内部分配不协调、与政策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落实规划纲要的要求,山东省省级层面应增加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具体实施,地市层面应稳定政策内容并拓宽焦点,县(区)层面应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制定与落实。通过各层级政府的协同联动以及各类政策工具的有机整合与高效运用,助力山东省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政策文本 三维量化 战略模式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
11
作者 刘娟 马裕霞 +3 位作者 姚能昌 徐昀 邢晓琳 杨倩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74-181,共8页
以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对林场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保山市属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类型丰富,按服务功能不同,分为调节服务类、物质供给类和生态文化类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的类型不同,价值实现... 以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对林场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保山市属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类型丰富,按服务功能不同,分为调节服务类、物质供给类和生态文化类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的类型不同,价值实现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调节服务类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包括森林生态保护纵向补偿、横向补偿、林业碳汇,物质供给类产品和生态文化服务类产品主要通过生态产业化经营实现价值;保山市属国有林场公益林、天然林占比大,森林生态保护纵向补偿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模式;林业碳汇具有一定的基础,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模式;林场主体改革前发展多种经营,积累了生态产业化经营的一些基础,但受政策、体制和机制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通过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机制创新后,生态产业化经营将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见效最快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模式 森林生态保护补偿 林业碳汇 保山市属国有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atGPT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2
作者 郝旺林 尹鸿飞 +1 位作者 杜京旗 赵君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186-188,共3页
探讨了融入Chat GPT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互动性和综合性,并突出应用性和个性化的“园林生态学”教学革新活动。旨在提升教学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强个性化学习路径,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现代性,培养学生的创... 探讨了融入Chat GPT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互动性和综合性,并突出应用性和个性化的“园林生态学”教学革新活动。旨在提升教学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强个性化学习路径,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现代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为“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技术 园林生态 教学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风险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适切与契洽——生态型秩序要素功能凝聚及模式建构
13
作者 胡锐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日益凸显的社会风险复杂性对既有的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生态政治模式或将是一种创榛辟莽的新径。其逻辑基础在于历史所印、理论所证和实践所需。建构路径即根据社会秩序原... 日益凸显的社会风险复杂性对既有的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生态政治模式或将是一种创榛辟莽的新径。其逻辑基础在于历史所印、理论所证和实践所需。建构路径即根据社会秩序原理,借鉴生态法则所投射的自然法则,对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加注生态性含量并实现其功能的凝聚:秩序载体上,建设生态型组织并提升其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功能;秩序规范上,增强生态型制度的韧性与弹性;秩序力上,强化生态型权力生长目标、生长路径和生长动力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生态 载体 规范 秩序力 功能凝聚 模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安北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探析
14
作者 田立生 秦晶涛 +1 位作者 李爽 孙玥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5期1-3,共3页
安北小流域坚持“五道防线系统防治”的治理模式,将小流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区、生态旅游区、沟(河)道及周边整治区4个防治区,因地制宜实施封育保护、保护性耕作、侵蚀沟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宜林区域造林、景观改造与建设、... 安北小流域坚持“五道防线系统防治”的治理模式,将小流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区、生态旅游区、沟(河)道及周边整治区4个防治区,因地制宜实施封育保护、保护性耕作、侵蚀沟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宜林区域造林、景观改造与建设、水系整治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措施发挥效益后,2022年小流域水土保持率达97.18%,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40 t/(km^(2)·a),林草覆盖率达76.8%,化肥施用量降至130 kg/hm^(2),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年人均收入提高到2.10万元,群众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种植”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稳步提升了流域内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安北生态清洁小流域也因此被评为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模式 安北生态清洁小流域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豫 杨改河 +1 位作者 冯永忠 任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50,共6页
【目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是"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布局的关键,建立"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模型,可以为国家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四位一体"生态农业... 【目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是"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布局的关键,建立"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模型,可以为国家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布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方法】根据"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域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方法,从气候、能源、社会经济、水文因素4个层次中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对安塞县、陇县、西乡县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3个地区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顺序为陇县>西乡县>安塞县。【结论】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位一体 生态农业模式 区域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结构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贝烈 陈丛斌 刘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79-1282,共4页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我国北方生态农业发展中最为典型的模式之一,本文根据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特点,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构成体系进行解析,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遴选,确定其标准值,最...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我国北方生态农业发展中最为典型的模式之一,本文根据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特点,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构成体系进行解析,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遴选,确定其标准值,最终确定了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结构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位一体模式 生态农业 标准化设计 中国北方 基本技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四位一体”农村能源生态模式的能流分析及其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轶 吕绪凤 +2 位作者 易维明 刘庆玉 敖永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3,共4页
以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北方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内的"四位一体"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试验数据,运用能流分析的方法,对该系统的3个子系统的能量投人和产出进行了计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运行情况良好... 以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北方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内的"四位一体"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试验数据,运用能流分析的方法,对该系统的3个子系统的能量投人和产出进行了计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运行情况良好,农业生产结构相对合理,能量相对密集,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一般、综合效益可观的现代化农业生态系统。在综合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发现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位一体”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能流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倩茹 陈彬 谢花林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16-3732,共17页
在梳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现实逻辑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要素-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主要包括以海洋物质供给产品... 在梳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现实逻辑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要素-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主要包括以海洋物质供给产品为主的价值增值机制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以海洋调节服务产品为主的价值补偿机制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以海洋文化服务产品为主的价值创造机制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分为5大类18小类,其中海洋生态产品溢价模式包括海洋品牌价值溢价、海洋集约规模溢价,海洋生态补赔偿模式包括海洋保护修复、海洋生态补偿、海洋转移支付、海洋损害赔偿,海洋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模式包括海洋绿色养殖业、海洋绿色工业、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生态康养,海洋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模式包括海域使用权交易、海洋排污权交易、海洋碳汇交易、海洋水权交易,海洋生态资源权益融资模式包括海洋绿色信贷、海洋绿色债券、海洋绿色基金、海洋绿色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基本逻辑 核心机制 实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及实践模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宗一鸣 郁俊莉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9,共10页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资源利用高效集约、产业模式低碳循环、乡村环境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尚...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资源利用高效集约、产业模式低碳循环、乡村环境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尚处于探索创建阶段。实践中,在投入品减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等领域涌现出一些典型案例,总结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类型推进路径和典型模式,提炼出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为更好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补偿 政策体系 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农户“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晓荣 郭文娟 张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9,共3页
以米脂县对岔村一农户为研究对象,对该户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种养分离,能源利用与... 以米脂县对岔村一农户为研究对象,对该户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种养分离,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分离造成的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农村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四位一体 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