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2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位一体”与课内外融合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及实施路径
1
作者 李江霞 吴剑 周颖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502,共8页
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设计与系统化构建已成为推进大学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四位一体”与课内外融合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 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设计与系统化构建已成为推进大学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四位一体”与课内外融合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其生成逻辑是:1)历史逻辑——教育政策变化驱动体育教育革新;2)理论逻辑——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融会;3)现实需求逻辑——国家培养人才之需与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之需。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彰显体育的教育价值、促进国家战略实施。基于此,提出了“四位一体”与课内外融合的体育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位一体 课内外融合 体育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育人理念下“六位一体”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
作者 黄玉兰 王艳红 +5 位作者 赵蕊 刘传雷 姚笛 李丽阳 贾桂燕 李建伟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的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研究生,文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高尚师德教育、学术规...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的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研究生,文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高尚师德教育、学术规范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奖励激励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引导教育等多角度进行研究生“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构建“六位一体”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 研究生 六位一体 培养体系 立德树人 心理健康 就业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和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共1页
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指出:“一体化... 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指出:“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这为探索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目前来看,一方面,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存在政策支持不足、人才培养实施脱节、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另一方面,面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的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等新的改革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需要进一步从形式一体化向内涵一体化深化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未来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需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一体化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完善相关支持政策,能够为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制度性、资源性和方向性的引导。具体来讲,政府层面要加大对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要健全优化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充分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现代职业教育 积极性和主动性 办学能力 人才培养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 质量保障体系 专项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4
作者 花春梅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38-42,共5页
农业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协同育人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增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关键点。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价值定位和逻辑取向,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存... 农业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协同育人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增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关键点。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价值定位和逻辑取向,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建构基于区域的农业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有效路径,制定农业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体系的实施策略,以期优化区域农业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类型定位,完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 中高本一体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培养体系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洋 赵霞 +4 位作者 王允琮 马文晖 赵会杰 赵中晶 韩叙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构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培养体系。方法:利用专家咨询法,通过对相关标准、规范和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筛选和设计培养要点及内容。借鉴风险矩阵法按照重要性和培养难易度分类评价培养要点,并遵循循序渐进的理念设计培养要点的培... 目的:构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培养体系。方法:利用专家咨询法,通过对相关标准、规范和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筛选和设计培养要点及内容。借鉴风险矩阵法按照重要性和培养难易度分类评价培养要点,并遵循循序渐进的理念设计培养要点的培养顺序及培养周期。结果:专家问卷咨询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62,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54,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763~1。培养体系包括理论基础、医院感染识别能力、医院感染监测能力、隔离预防管理能力等共11项培养要点,每项要点的培养内容包含“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两部分,培养周期共计32周。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培养体系制定了具体而明确的培养计划,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培养对象理论知识和防控技能,逐步提升其专业胜任力,促进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专职人员 培养要点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新型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万军 崔景贵 +1 位作者 吴济慧 俞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9-73,共5页
新型职教师资是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基于“双师型”教师建设基础,对职教师资培养提出的新目标,注重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知行并重、数字赋能、国际视野。基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等理论视角,从理念层面、课程层面、教学层面... 新型职教师资是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基于“双师型”教师建设基础,对职教师资培养提出的新目标,注重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知行并重、数字赋能、国际视野。基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等理论视角,从理念层面、课程层面、教学层面、信息化层面、管理层面、评价层面构建新型职教师资培养体系。该体系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管理制度改革、搭建学术研究支撑平台等实践探索,体现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三证书”认证体系、探索“三性融合”培养路径、创设“四元协同”育人生态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新型职教师资 培养体系 双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路径研究——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金超 买发元 +1 位作者 孙家珏 刘天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配套资源的缺乏、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不明确性。指出,尽管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现有模式未能充分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调,高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学习机会,并在职业指导和市场对接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师资建设 多元化评价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才培养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逻辑、定位与路向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7,共7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服务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必然要求,是供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选择。从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当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服务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必然要求,是供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选择。从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当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创新需求、具备参与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破解高职人才培养在定位、布局和机制上存在的现实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三方面统筹综合改革和试点推进,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明确定位,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属性;面向创新,深化高职院校教学关键要素改革;多元协同,优化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君毅 韩会军 徐皓铭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课程设置实用性严重不足、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陈旧、实践实习缺乏系统性、产教融合与协同培养推进不力、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缺乏论文评阅标准等问题。针对上述困境,遵照国家相关要求,提出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发展+科研能力”为主体的“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持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改善课程教学;强化实习实践管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导向和问题意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提升行业规范;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模式 “四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高校科教融合的科研体系与食品研究生培养——以墨尔本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翠平 谭洪卓 方忠祥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澳大利亚的科研和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对于我国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参考作用。本文以墨尔本大学为例,系统阐述其科研体系中的科研管理、资源配置和科研拨款,以及人力资源和科研数据的共享和利用、科研评估等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的科研和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对于我国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参考作用。本文以墨尔本大学为例,系统阐述其科研体系中的科研管理、资源配置和科研拨款,以及人力资源和科研数据的共享和利用、科研评估等基本情况。介绍支撑高水平科研的生力军——食品科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分类及课程设置现状与相应的导师队伍,分析其“通才化”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为我国高校和相关机构在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等两个层面的创新与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 科研体系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4所高校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艾星梅 童亚丽 +1 位作者 李翠萍 陈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71-274,共4页
聚焦云南省4所高等院校,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培养环节等方面对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生培养体系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课程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对目前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难题进行了总... 聚焦云南省4所高等院校,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培养环节等方面对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生培养体系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课程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对目前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难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引导研究生基层积极就业的路径,旨在不断深化农业硕士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农业硕士培养模式,加强培养过程管理,从而全面保障农业硕士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艺与种业 培养体系 就业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架构及对我国的启示
12
作者 刘红华 刘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
探究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经验,有助于我国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俄罗斯拥有较为完善且成熟的校园冰雪后备... 探究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经验,有助于我国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俄罗斯拥有较为完善且成熟的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政策法规体系较为健全,已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运动组织网络体系,构建了垂直一体化的体育培训体系和分级分层的体育竞赛体系。对我国的启示:深度落实冰雪运动进校园的体育政策法规,加快青少年冰雪运动组织建设,优化青少年冰雪运动培训体系,健全青少年冰雪运动竞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学校体育 冰雪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冰雪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省域职业教育贯通培养项目的实践探索
13
作者 陶然 瞿晓理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3-38,共6页
实施贯通培养项目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实践支撑。江苏省自2012年试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以来,历经“小规模、多类型”尝试探索期、“大范围、多路径”迅速发展期和“重成效、拓内涵”稳进提质期三个阶段,有效... 实施贯通培养项目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实践支撑。江苏省自2012年试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以来,历经“小规模、多类型”尝试探索期、“大范围、多路径”迅速发展期和“重成效、拓内涵”稳进提质期三个阶段,有效推进了各层次职业教育间的衔接。但也面临着贯通培养定位“主观取向”、贯通培养主体“合而不深”、贯通培养模式“贯而不通”、贯通培养专业课程“滞后”等困境。亟须精准办学价值取向,建立规范长效的项目统筹机制;发挥多元主体效能,构建高效运转的产教协同合作机制;细分能力层次结构,设计内涵贯通的一体化育人机制;紧随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实施动态灵活的专业课程更新机制来优化实践进路,培养更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通培养 职普融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技术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构建探析
14
作者 马和斌 董岩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7,共7页
实践体系作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要件之一,不仅是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需要,还是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保障。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涵盖课程类型实践、项目类型实践、研究类型实践和赛事类型实践,旨在创建从学术理... 实践体系作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要件之一,不仅是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需要,还是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保障。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涵盖课程类型实践、项目类型实践、研究类型实践和赛事类型实践,旨在创建从学术理论研读到参与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培养全流程范式,并将实践体系纳入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各类型实践任务,设立海外实习基地,开展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和有组织的监督评价活动,推动人才培养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学 自主知识体系 人才培养 实践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创、专创、科创”三元融合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5
作者 李丽阳 王景伟 +8 位作者 刘哲 韦人月 王桂华 余丽芸 肖莉杰 于楠楠 盛亚男 张峰 王艳红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5期663-667,共5页
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如何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建立“思创—专创—科创”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需求。文章主要分析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如何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建立“思创—专创—科创”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需求。文章主要分析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现状,提出“思创—专创—科创”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思政教育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创新思政引领育人理念,构建专业课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合体系,建立科研协同育人体系,聚力搭建进阶式双创训练平台等方面,探讨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延边大学动物生产类为例
16
作者 高旭 张雪梅 +5 位作者 李海峰 薛书江 李强 汲生威 李成辉 许智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8期1-3,共3页
“新农科”建设是国家挖掘高等农林教育新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的人才培养载体,需要把握“新农科”建设实质,突破专业壁垒,破解“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与创新割裂”的现状,培养学... “新农科”建设是国家挖掘高等农林教育新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的人才培养载体,需要把握“新农科”建设实质,突破专业壁垒,破解“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与创新割裂”的现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本文以延边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剖析“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赛创共促,跨科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予以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立足地方产业需求、强化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推进动物医学专业与动物科学专业深度融合、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地方高校 动物生产类专业 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17
作者 祁占勇 李蝶 康仪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33,207,共22页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之关键所在。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是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结合国内外政...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之关键所在。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是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结合国内外政策与文献,整合课程与教学、资源与环境、科研与成效等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长期追踪数据与动态权重分配机制,构建一个兼顾拔尖创新人才能力整合与高校自主培养水平整合的综合性质量评价模型。应用评价体系发现,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中科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参与度与成果产出情况并不理想,高校亟需采取措施强化科研参与机制,提升科研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自主培养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18
作者 肖雍琴 李福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16-220,共5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课程重复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统筹设计、教学标准不一等问题,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并提出“1155”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不断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课程重复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统筹设计、教学标准不一等问题,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并提出“1155”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不断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推进中高职从合作走向融合,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可持续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 路径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融入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
19
作者 王润 楼嘉辉 +1 位作者 龙飞 夏龙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84-88,共5页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该文旨在探索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中的落实途径。通过梳理问题和分析培养要求,该文提出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积累生态文明指导下乡村生态...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该文旨在探索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中的落实途径。通过梳理问题和分析培养要求,该文提出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积累生态文明指导下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数据和案例教学实践库、评估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效果等落实途径,从而在农村发展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以期增强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的生态意识,提升生态知识和技术水平,为乡村区域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思想 农村发展专业硕士 培养体系 绿色发展 农业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空心泡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20
作者 桂平 吴高殷 +1 位作者 黄小琴 李柯萱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给野生空心泡Rubus rosifolius Sm优良种质提供快繁技术,本研究以其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初代适宜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并研究了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阶段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炼苗移栽。结果表明:1/2MS是野生空心... 为了给野生空心泡Rubus rosifolius Sm优良种质提供快繁技术,本研究以其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初代适宜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并研究了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阶段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炼苗移栽。结果表明:1/2MS是野生空心泡幼嫩茎段诱导芽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而1/2MS+6-BA 1.5 mg/L+NAA 0.1 mg/L+GA_(3) 3.0 mg/L则是增殖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呈现出100%增殖率和11.18的增殖系数,苗高达5.07 cm;另外,1/2MS+IBA 0.5 mg/L是生根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其生根率达到94.07%;在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3∶1∶1)中进行炼苗移栽长势最佳,平均成活率达8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空心泡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