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的中文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云 余一骄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取得了较理想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坚持中文与教育信息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深度融合;组建...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取得了较理想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坚持中文与教育信息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深度融合;组建新文科实验室,开展有组织科研,通过语言咨政,发挥智库作用;在研究生学业评价指标中新增社会服务能力及服务成效,鼓励研究生利用专业技能解决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 信息化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池产业学院电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
作者 赵飞 贾和坤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8-421,共4页
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分析电池技术的演进过程及对人才的要求、当前人才供需现状,以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结合理论与实践、跨学科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 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分析电池技术的演进过程及对人才的要求、当前人才供需现状,以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结合理论与实践、跨学科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池 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 创新模式 产学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荒精神育人背景下农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3
作者 付健 王玉凤 +2 位作者 杨克军 郑雯 苗兴芬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3期82-84,共3页
文章主要以北大荒精神育人背景下农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为重点,首先对北大荒精神的育人价值进行分析,其次从三个方面阐述农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最后提出以课程目标为引领,明确人才培养新体系。以实践平台为载体,创... 文章主要以北大荒精神育人背景下农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为重点,首先对北大荒精神的育人价值进行分析,其次从三个方面阐述农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最后提出以课程目标为引领,明确人才培养新体系。以实践平台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研为驱动,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教师队伍为基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而致力于促进北大荒精神育人融合,全面革新农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化农业发展输入新血液,更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荒精神育人 农学类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校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4
作者 徐岚 闫嘉欣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美国高校通过荣誉教育构建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中美研究型大学荣誉学院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学生选拔、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和资源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美国高... 美国高校通过荣誉教育构建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中美研究型大学荣誉学院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学生选拔、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和资源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美国高校荣誉学院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主导,是新自由主义浪潮下高校的自主行为,选拔评价“轻业绩重特质”,课程设置开放灵活,科研训练重视发挥学生自主性,资源支持充分多元;我国高校荣誉学院受国家功利主义价值导向支配,强调统一标准和集体规范,选拔评价更看重学业表现,课程设置相对固定,科研训练强调早期参与并接受系统化指导,环境育人功能发挥有限。由此,我国高校荣誉学院应注重落实综合评价方式,变“筛选”为申请、邀请与引荐相结合;改变“圈养”,加强开放性,变优绩主义为“包容性卓越”;关注课堂外高影响力教育实践,构建学习生活一体化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荣誉学院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
5
作者 郭晶 高明 宋月鹏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52-155,共4页
针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当前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不适应的情况,学生在思想方面所具有的品德和素养、专业本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师资水平与社会对机电人才的新需求不匹配,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薄弱,无法持续改进等... 针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当前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不适应的情况,学生在思想方面所具有的品德和素养、专业本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师资水平与社会对机电人才的新需求不匹配,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薄弱,无法持续改进等问题,在山东农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构建“一三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一贯穿、三融合、四路径”的培养模式。将思政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一贯穿),借助省一流专业及国家和省级各类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三融合”),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实践,提升师资水平,加强质量反馈”为路径持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思想素质高、创新能力突出、工农深度融合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为农业类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机械电子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思政教育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6
作者 樊哲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2期181-183,共3页
目前,数字化技术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并深度渗透至园林行业各环节,导致其人才需求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亟需兼具专业知识与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该文聚焦数字化背景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构建了集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平台... 目前,数字化技术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并深度渗透至园林行业各环节,导致其人才需求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亟需兼具专业知识与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该文聚焦数字化背景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构建了集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平台及教学资源库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与产学研协同,并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这些举措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革新了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水平,有力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该文的研究成果为园林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对培育高质量人才、驱动园林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专业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数字化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背景下职教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徐生龙 申宾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双创”是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政策和发展理念。该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通过分析当前机电类专业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融入专业技能训练,... “双创”是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政策和发展理念。该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通过分析当前机电类专业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融入专业技能训练,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探索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构建模式,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实践环境。研究表明,该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业意识,为“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机电类专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立国 陈雪莹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经历了数十年探索,基本形成“少年班”模式、“基地班”模式、“计划”模式和高校“实验班”模式四种类型。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仍面...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经历了数十年探索,基本形成“少年班”模式、“基地班”模式、“计划”模式和高校“实验班”模式四种类型。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仍面临着培养理念亟待转变、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培养机制尚未畅通、培养氛围营造不足等现实挑战。面向未来,需要以高远志向为引领推动培养目标和评价理念转变、以创新潜力为核心促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更新、以成长规律为依据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长链条、以协同参与为手段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推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筑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动态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
作者 申通远 刘云 刘佳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7,共11页
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作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重、高校与企业深度协同的特点,归纳其“全链条赋能-双主体协同”的动态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设计提供重要... 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作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重、高校与企业深度协同的特点,归纳其“全链条赋能-双主体协同”的动态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设计提供重要参考。该基金通过项目启动-攻关研发-验证转化的分阶段实现路径,充分发挥高校主体的前沿探索优势与企业主体的产业实践优势,既能够全面提升双方科研人员聚焦科学前沿的基础研究能力与面向实际需求的应用开发能力等显性能力,又能够塑造其跨话语体系的沟通交流能力、跨领域协同的组织管理能力与跨研究阶段的积极性驱动力等隐性能力,同时还支撑了高水平论著发表、科技奖项申报与人才头衔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人才培养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创新 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10
作者 涂攀峰 李娟 +4 位作者 化青珠 宋雯佩 李彩琴 张宪智 黄建昌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112-116,121,共6页
随着园艺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该文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分... 随着园艺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该文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分析当前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践教学薄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教育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该文提出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学研合作、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建立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等改革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创新素养,以满足现代园艺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高校园艺教育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为园艺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园艺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玉磊 卢杰 +2 位作者 姜昊 王升星 赵良侠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125-129,共5页
该文首先通过对新农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明确在新农科时代,种子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新理念。随后,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套符合新农科要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课... 该文首先通过对新农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明确在新农科时代,种子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新理念。随后,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套符合新农科要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课程思政、跨学科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等的重要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另外,还从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引入国际人才和课程、强化实习与实践等方面对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展望。综上所述,该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种子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新农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种子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教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河南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
12
作者 陈小亮 姜楠楠 《南方农机》 2025年第8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解决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个性化缺失等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方法】以河南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一种融合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教学的改革方案。通过构建融合自主学... 【目的】解决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个性化缺失等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方法】以河南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一种融合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教学的改革方案。通过构建融合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实施个性化教学机制,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和验证了该方案。【结果】自主学习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在知识掌握和应用方面更加熟练;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和兴趣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融合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术成绩、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得到了全面提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调动了专业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结论】本研究为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其他学科和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自主学习 个性化教学 融合培养模式 车辆工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丰景 刘国芳 +2 位作者 王君瑞 许剑 申乃坤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366-369,共4页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与健康保障的需求不断提升,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西部高等教育是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因而需要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拔尖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文章旨在探讨“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与健康保障的需求不断提升,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西部高等教育是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因而需要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拔尖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文章旨在探讨“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高校传统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通过分析民族高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合理进行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深化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创新策略,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 西部地方高校 “双一流”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职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发展对策
14
作者 赵青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09-114,共6页
该研究探讨了农职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创新路径。目前农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仍存在传统与现代农业需求对接不足的问题,尤其在数字农业、智能化农业等新兴技术的融入方面滞后。其次,师资力量的短缺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使... 该研究探讨了农职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创新路径。目前农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仍存在传统与现代农业需求对接不足的问题,尤其在数字农业、智能化农业等新兴技术的融入方面滞后。其次,师资力量的短缺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得农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面临挑战。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农职院校能够提升教学的实际应用性,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技术、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加强跨学科融合、多维度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的多元化需求。随着教育改革和政策支持的不断推进,农职院校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振兴 多元化需求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学“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严江伟 孙俊红 +11 位作者 王红星 尉志文 郭相杰 李济 高彩荣 张更谦 梁新华 张蔷蔷 王宏伟 李思进 王英元 贠克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专业的创建和法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的热点问题。43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坚持公安-院校联合办学,协同创新,形...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专业的创建和法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的热点问题。43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坚持公安-院校联合办学,协同创新,形成了“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的法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5+3/X”一体化改革,在教学、科研、鉴定、专业、学科、团队、平台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和管理体系,为中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作出历史性贡献,为法医学一流专业和法医学一级学科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家新型法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培养模式的推广有利于法医学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及法医学事业建设输送更多优秀法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高等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 “5+3/X”一体 山西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健安 赵志诚 +2 位作者 谢刚 柏艳红 何秋生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76,共5页
在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教育质量与适应行业需求的迫切任务。因此,探索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十分必要。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核心理念,以自动化人才... 在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教育质量与适应行业需求的迫切任务。因此,探索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十分必要。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核心理念,以自动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了“理实相融、产教相融、科教相融、资源共享”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抓手、平台为依托、制度为保障”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致力于通过创新素质的提升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化,最终实现学生在面对复杂工程挑战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创新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应用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钦 宋洁 +1 位作者 赵长江 贺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266-268,272,共4页
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指人才驱动,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重点需要在培养上下功夫。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一直将人才培养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在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农学类创新型人才模式,是促进我国现代高效农... 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指人才驱动,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重点需要在培养上下功夫。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一直将人才培养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在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农学类创新型人才模式,是促进我国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的战略目标不明确,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能力创新、社会服务结合不到位等问题。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充分实现从强调学生自身知识获取到注重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培养转变的问题。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化农业所需人才的创造、创意、创新能力培养为构建目标,从导向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形成的师资队伍、形成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面向知识发现的考核形式4个方面,针对构建突出现代高效农业特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展开探索研究,对推动我国应用型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农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工程专业双创人才CDCA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迁 贾宏杰 +3 位作者 余晓丹 穆云飞 李天翔 田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2,共5页
从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培养模式3个角度,深入剖析传统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痛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梳理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明确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目标,构建“后备人才、攻关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金字... 从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培养模式3个角度,深入剖析传统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痛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梳理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明确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目标,构建“后备人才、攻关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金字塔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框架。通过这一框架,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提出一种“思考—设计—合作—应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实践表明,该模式符合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思考—设计—合作—应用模式 电气工程 教学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9
作者 谢蕾蕾 李海萍 吕爽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1-753,共3页
基于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可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电池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推动相关行业的转型发展。立足实际工作经验,针对高校电池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等内容进行... 基于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可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电池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推动相关行业的转型发展。立足实际工作经验,针对高校电池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等内容进行分析论证。希望能进一步完善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组建创新创业孵化工作室深化校企合作,以推进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需求 创新创业 电池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评《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13-I0013,共1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不断探索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人才支持。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姣姣、王玲芝合著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不断探索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人才支持。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姣姣、王玲芝合著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书从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国农业出版社 创新型国家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与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