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九二七年中共关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应对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仰亮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61,共16页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范围由小及大、形式由隐蔽到公开、程度由浅至深的演变过程,且对其自身造成不小的冲击。同样,中共对政变的因应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根据对事件认知程度的加深、国民革命...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范围由小及大、形式由隐蔽到公开、程度由浅至深的演变过程,且对其自身造成不小的冲击。同样,中共对政变的因应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根据对事件认知程度的加深、国民革命阵营的关系变动以及自身生存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对策,由最初的组织正面交涉和领导总同盟罢工,到请求武汉国民政府东征讨蒋和策划“红色恐怖”,再到以退为进全面转入地下。这既是在蒋介石集团强大攻势下的无奈之举,也是新革命形势下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共产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政策
2
作者 钱凡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06-108,共3页
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与共产国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共产国际帮助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内合作,同时帮助国民党建立了同旧军阀军队有区别的国民革命军,为其提供了军事顾问和武器装备,奠定了大革命迅速发展的军事基础。在这次革... 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与共产国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共产国际帮助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内合作,同时帮助国民党建立了同旧军阀军队有区别的国民革命军,为其提供了军事顾问和武器装备,奠定了大革命迅速发展的军事基础。在这次革命的初期和中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中国革命 土地革命 蒋介石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国民党 中国共产 斯大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三”反革命政变
3
作者 黄国盪 《学习月刊(福建)》 1985年第9期57-58,共2页
一九二六年夏至一九二七年春,北伐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广大地区。北洋军阀各派势力,濒临土崩瓦解。帝国主义为维护在中国的特权,采取分化革命阵营,寻找新的统治工具的反革命策略... 一九二六年夏至一九二七年春,北伐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广大地区。北洋军阀各派势力,濒临土崩瓦解。帝国主义为维护在中国的特权,采取分化革命阵营,寻找新的统治工具的反革命策略。代表豪绅地主和买办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右派,眼看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吓得失魂落魄,视为心腹大患.于是向帝国主义暗送秋波,谋求投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革命政变 革命力量 蒋介石集团 国民党右派 买办阶级 中共党员 心腹大患 郑长璋 二七 革命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一二政变时周恩来是怎样脱险的?
4
作者 贺世友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5-65,共1页
1989年《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补白”栏登了《一位营救周恩来“四·一二”脱险的国民党元老》一文,谈到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周恩来在上海是怎样脱险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许多党史著作与文章众说不一。现就所接触到的材料,将这... 1989年《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补白”栏登了《一位营救周恩来“四·一二”脱险的国民党元老》一文,谈到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周恩来在上海是怎样脱险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许多党史著作与文章众说不一。现就所接触到的材料,将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一介绍。 1927年4月12日凌晨,蒋介石以共进会流氓打头阵,周凤岐的二十六军武装相配合,突然发动政变。周凤岐调斯烈的第二师秘密包围了上海总工会机关和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湖州会馆和商务印书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四一二政变 蒋介石 中共党史研究 国民党右派 工人纠察队 商务印书馆 脱险 共进会 党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对新疆“四一二政变”善后问题的处理研究
5
作者 刘博山 何永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94-104,共11页
新疆“四一二政变”后即引起苏联、印度、南京国民政府等的关注。南京国民政府拟定在政变善后问题的处置上以“和平善后”为原则,一者派黄慕松入新宣慰,对刘文龙、盛世才暂不予正式任命;再者试图派兵赴新,以期直接掌控新疆。“六二六政... 新疆“四一二政变”后即引起苏联、印度、南京国民政府等的关注。南京国民政府拟定在政变善后问题的处置上以“和平善后”为原则,一者派黄慕松入新宣慰,对刘文龙、盛世才暂不予正式任命;再者试图派兵赴新,以期直接掌控新疆。“六二六政变”后,南京国民政府调整其善后策略,决定任命刘盛二人,另派罗文干巡视新疆。罗文干入新后,撮合马仲英、张培元在10月间形成“张马联合倒盛”计划。此后,南京国民政府借战事对盛世才不利之机,于12月间再度转换策略,试图以“三方牵制计划”来稳定新疆局势,但盛世才引苏军为援,先后击败张培元、马仲英,致使南京国民政府意图借政变之机直接掌控新疆的计划归于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四一二政变 善后方案 宣慰使 黄慕松 罗文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四一二”政变主要领导人陈中政治身份剖析
6
作者 朱杨桂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2-64,共3页
本文对新疆“四一二”
关键词 新疆 四一二政变 陈中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帝国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圻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Z1期16-23,共8页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接着汪精卫又叛变革命,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从此,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是在帝国主义...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接着汪精卫又叛变革命,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从此,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是在帝国主义的密谋策划下进行的,它是帝国主义分化革命阵线的典型例子。今天,我们回顾这一惨痛的教训,揭露帝国主义在“四·一二”前后的罪恶活动,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帝国主义的本性是有很大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革命 中国人民 政变 帝国主义国家 蒋介石 南京 内战 法租界 军队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再探讨——谈“左”倾错误对大革命失败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纯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1924—1927年发生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最终未能完成反帝反军阀的任务而宣告失败,并给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人们在总结这段历史、探究其失败原因时,自然要提到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是导致大... 1924—1927年发生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最终未能完成反帝反军阀的任务而宣告失败,并给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人们在总结这段历史、探究其失败原因时,自然要提到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史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失败原因 冯玉祥 “左”倾冒险主义 汪精卫 工农运动 再探讨 蒋介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共产党 民族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山上的一次反革命政变——《水浒》第六十回剖析
9
作者 陈智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6期53-55,60,共4页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毛主席这段指示里提到的几件事,大都发生在《水浒》第六十回里,我们认真剖析这一回,将有助...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毛主席这段指示里提到的几件事,大都发生在《水浒》第六十回里,我们认真剖析这一回,将有助于加深对毛主席指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晁盖 梁山泊 《水浒》 反革命 替天行道 上梁山 头领 政变 修正主义 林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认识和策略
10
作者 汤应武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2期66-73,共8页
一蒋介石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展和破裂的关键人物之一。大革命时期,蒋介石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历任镇压商团、平定刘杨和两次东征的总指挥;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执委常委,二中全会后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山舰事件后,蒋... 一蒋介石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展和破裂的关键人物之一。大革命时期,蒋介石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历任镇压商团、平定刘杨和两次东征的总指挥;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执委常委,二中全会后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相继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党部军人部部长等要职。这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人 革命时期 中山舰事件 国民党左派 民族资产阶级 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 四一二政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美术书写革命先驱--电影《革命者》美术设计探析
11
作者 李奕璇 敖日力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7月1日电影《革命者》在全国公映,该片以李大钊在狱中的38小时为主要内容,以非线性叙事的艺术创作手法,多层次、多维度、多空间地真实再现了年仅38岁的李大钊“背黑暗而向光明”可歌可泣的光辉壮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7月1日电影《革命者》在全国公映,该片以李大钊在狱中的38小时为主要内容,以非线性叙事的艺术创作手法,多层次、多维度、多空间地真实再现了年仅38岁的李大钊“背黑暗而向光明”可歌可泣的光辉壮烈而短暂的一生。电影《革命者》主要取材自李大钊生命中的数个关键事件,如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开滦煤矿大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三一八”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这些事件以碎片化的形式插叙、倒叙,穿插在影片的叙事中,以拼贴、重组的形式塑造了李大钊立体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 开滦煤矿 艺术创作手法 非线性叙事 南陈北李 李大钊 革命先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不寻常的反革命政治事件——揭露《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出笼的阴谋
12
作者 戚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44-47,共4页
一九七一年春,正当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异常尖锐的重要时刻,一起不寻常的反革命政治事件在福建发生了。林彪死党为了替其黑主子篡党夺权呼风唤雨、制造反革命舆论,抛出题为《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的反动小册子,无耻地篡改历史,狂热地... 一九七一年春,正当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异常尖锐的重要时刻,一起不寻常的反革命政治事件在福建发生了。林彪死党为了替其黑主子篡党夺权呼风唤雨、制造反革命舆论,抛出题为《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的反动小册子,无耻地篡改历史,狂热地吹捧林彪,顽固宣扬林彪一伙破产了的反党政治纲领和理论纲领,向党发起猖狂的进攻。从一月到九月,该书连出三版,印刷七次,印数竟达三百多万册,散发军内外,流毒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革命 林彪反党集团 小册子 两条路线斗争 死党 毛主席 领导人 解放战争时期 政变 天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一二”后的民族资产阶级
13
作者 宋东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2期92-93,共2页
在从四一二政变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这四年时间里,民族资产阶级的右翼代表人物纷纷叛变革命而依附蒋介石,它的为数甚多的中间派也表现了更大的妥协动摇性,不少人对国共两党的斗争采取暂时中立的立场,有的甚至站到了拥蒋的立场。
关键词 民族资产阶级 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 九一八事变 代表人物 中间派 革命政权 国共两党 上海商业 拥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篇为林彪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的黑报告——评省委某负责人在一九七○年十二月四日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4
作者 史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51-54,共4页
我省有人在九届二中全会上,紧跟林彪,上窜下跳,积极参与反革命政变阴谋活动。九届二中全会以后,又顽固坚持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和理论纲领,狂热吹捧林彪,为林彪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一九七○年十二月四日,他在省工作会议... 我省有人在九届二中全会上,紧跟林彪,上窜下跳,积极参与反革命政变阴谋活动。九届二中全会以后,又顽固坚持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和理论纲领,狂热吹捧林彪,为林彪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一九七○年十二月四日,他在省工作会议上的黑讲话,就是一株为林彪阴谋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作舆论准备的大毒草,必须痛加批判,并肃清其流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革命 林彪反党集团 毛主席 两条路线斗争 机会主义路线 军事路线 政变 小册子 文化大革命 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信“无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鲁迅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
15
作者 蔡师圣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26-32,11,共8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派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而遭到失败。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帝国主义策动和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法西斯黑暗统治,大规模地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这时候...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派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而遭到失败。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帝国主义策动和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法西斯黑暗统治,大规模地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这时候,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单独地领导群众进行这个革命。“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定信念 反革命 鲁迅 中国人民 苏联 无阶级社会 领导 政变 中国革命 革命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政权的性质与党内“左”右倾错误——试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左”右倾错误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16
作者 宋仲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93-104,共12页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随后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七月十五日,汪精卫也叛变了革命。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最后失败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及其建立国民政府,标志着中国...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随后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七月十五日,汪精卫也叛变了革命。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最后失败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及其建立国民政府,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北洋军阀统治时代的结束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时代的开始。如何认识这种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蒋介石是哪个阶级的政治代表?他建立的国家政权代表哪个阶级的意志?这个政权将对中国社会发生什么影响?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当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在党内是很不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倾错误 反革命 蒋介石政权 政变 中国人民 转折点 小资产阶级 领导 民族资产阶级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7
作者 易绍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0-32,34,共4页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但是,在大革命的后期,党未能巩固和发展革命,当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时,未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关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存在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但是,在大革命的后期,党未能巩固和发展革命,当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时,未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关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存在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完全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造成的,把责任归咎于陈独秀;也有人认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是这次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二四 反革命 毛泽东 陈独秀 右倾投降主义 主要原因 革命失败 政变 周恩来 正确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一二”政变后民族资产阶级“叛变”了吗?
18
作者 施巨流 《探索》 1985年第2期50-53,共4页
一、“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叛变”的错误认识及其对中国革命的不良影响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四月十四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告全世界无产者、农民... 一、“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叛变”的错误认识及其对中国革命的不良影响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四月十四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告全世界无产者、农民以及一切被压迫民族书》指出:“蒋介石与外国人达成协议。在上海发动了政变,解散了上海政府,他的将领解除了工人纠察队武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变 反革命 不良影响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毛泽东 外国人 蒋介石 周恩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将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大革命后期我党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的历史地位
19
作者 刘国相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5-9,共5页
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之后到“八·一”南昌起义之前,我们党在广东、湖南等地发动和领导了许多次工农武装起义,针对国民党右派、新军阀和豪绅买办阶级的进攻,展开了英勇的反击。这段时间的工农武装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独... 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之后到“八·一”南昌起义之前,我们党在广东、湖南等地发动和领导了许多次工农武装起义,针对国民党右派、新军阀和豪绅买办阶级的进攻,展开了英勇的反击。这段时间的工农武装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起义 武装斗争 共产党 历史意义 南昌起义 反革命 国民党右派 买办阶级 政变 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月胜利:捷人民革命史上的伟大里程碑
20
作者 金淑清 《国际论坛》 1988年第1期5-11,共7页
自从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劳动人民在捷共领导下粉碎了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政变,宣布民族民主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以来,至今已是整整40年了。
关键词 民族阵线 革命 反革命政变 资产阶级政党 政府危机 贝奈斯 社会主义道路 哥特 国民议会 武装叛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