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本质要求及其制度建设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小军 彭援援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 科研评价 教育评价 制度建设 “唯论文”不良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