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的调和 被引量:8
1
作者 殷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9,159,共4页
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就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来源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但都没有为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找到终极依据。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康德力图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他在肯定感... 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就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来源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但都没有为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找到终极依据。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康德力图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他在肯定感觉经验为科学知识提供客观性的同时,提出了所谓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改造和发展笛卡尔"自我意识"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先验自我意识"概念,试图从认知主体的先天认知结构和形式中为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寻求终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论 唯理论 “哥白尼式的革命” “先验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与当代美学转型 被引量:1
2
作者 甘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5,共5页
康德在形而上学领域发动的"哥白尼式革命"彻底改变了主客体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先验论。正是先验方法在美学领域的运用,才使康德得以超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形成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扭转了当时西方美学的研究方向。在当下美学... 康德在形而上学领域发动的"哥白尼式革命"彻底改变了主客体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先验论。正是先验方法在美学领域的运用,才使康德得以超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形成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扭转了当时西方美学的研究方向。在当下美学转型的语境中,重温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对于超越美学研究中感性话语与理性话语双峰对峙的理论困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白尼式的革命” 先验方法 美学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调哲学:语言哲学研究的新开拓
3
作者 卞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198,共4页
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古代的本体论阶段、近代的认识论阶段和现代的语言哲学阶段.维特根斯坦作为语言哲学代表人物之一,认为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二十世纪... 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古代的本体论阶段、近代的认识论阶段和现代的语言哲学阶段.维特根斯坦作为语言哲学代表人物之一,认为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被许多人看作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从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标志着哲学主题的转换与思维方式的革命,即从近代哲学“可以认识什么”的问题,转换为语言哲学“可以言说什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哲学研究 语调哲学 “哥白尼式的革命” 现代西方哲学 “语言学转向” 认识论转向 传统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