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扶贫时代”的减贫治理何以有效?——基于晋东T市H镇的考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迎联 向勇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8,共8页
如何实现减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是"后扶贫时代"最关键的议题。在参与贫困地区减贫治理的资源格局中,有三种不同的资源形式:"公资源""共资源""私资源"。"后扶贫时代"的减贫实践面临着地... 如何实现减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是"后扶贫时代"最关键的议题。在参与贫困地区减贫治理的资源格局中,有三种不同的资源形式:"公资源""共资源""私资源"。"后扶贫时代"的减贫实践面临着地理资本空间缺憾、对外部帮扶资源高度依赖,以及内生造血功能贫弱的普遍现状,这让脱贫攻坚陷入"公资源"输入迫切、"共资源"助推乏力及"私资源"参与受限的困局。厘清脱贫攻坚阶段中减贫治理的资源格局,是揭示发展机理、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乡村治理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镇—村"接点联动、确保"公资源"的制度性供给,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共资源"自助能力,完善支撑保障、畅通"私资源"参与途径,脱贫嵌合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公、共、私资源"系统协调,是"后扶贫时代"推动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与振兴发展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中西部贫困地区 减贫困局 多中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非遗助力精准扶贫:耦合机理与优化建议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雪丽 彭怀雪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3,共4页
“后扶贫时代”,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为治理相对贫困、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效路径。以“全周期管理”视角揭示二者耦合机理后发现: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在行政力量推动和系统需求的双向驱动下,借助非遗产业得以实现的。参与主体退... “后扶贫时代”,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为治理相对贫困、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效路径。以“全周期管理”视角揭示二者耦合机理后发现: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在行政力量推动和系统需求的双向驱动下,借助非遗产业得以实现的。参与主体退出、资源支持中断、利益协调失败等会影响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选择相对成熟的非遗产业项目、推动地方政府由“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角色转变、建立多元主体需求导向下的激励机制、强化利益协调机制等有助于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项目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准扶贫 耦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笑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228-230,233,共4页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进入“后扶贫时代”。“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对于治理农村地区人口贫困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产业融合程度低、旅游扶贫规划滞后、产品同质化、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偏...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进入“后扶贫时代”。“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对于治理农村地区人口贫困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产业融合程度低、旅游扶贫规划滞后、产品同质化、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偏低、旅游扶贫精准度不高等诸多困境。因此,“后扶贫时代”应当进一步推进旅游业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区域旅游扶贫规划布局,通过旅游与文化融合实施差异化开发,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政府扶持 “后扶贫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4
作者 侯小雨 李兴洲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共4页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之年。我国当前的教育扶贫政策表现出价值取向更加公平正义、覆盖领域愈加全面、扶持对象更为精准聚焦、体系构建不断立体延拓、工作机制融合多元主体等特点。针对"...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之年。我国当前的教育扶贫政策表现出价值取向更加公平正义、覆盖领域愈加全面、扶持对象更为精准聚焦、体系构建不断立体延拓、工作机制融合多元主体等特点。针对"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多维贫困突出等问题,考虑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我国应制定常规化、制度化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实施综合性教育扶贫措施,建构教育扶贫共同体,开展教育扶贫政策评估,强化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教育扶贫 乡村振兴 教育均衡 教育扶贫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好“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战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曼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59,共2页
在"后扶贫时代",要想顺利啃下扶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情况的复杂性难题,各地需要集中力量,加强调研工作。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产业发展起来,让贫困户有持续"造血"的能力,有一个稳定、可... 在"后扶贫时代",要想顺利啃下扶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情况的复杂性难题,各地需要集中力量,加强调研工作。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产业发展起来,让贫困户有持续"造血"的能力,有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由"脱贫"向"致富"飞跃,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效能的多理论视角透视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土凤 叶子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9-102,共4页
驻村“第一书记”在扶贫政策执行中发挥着纽带和协调功能。从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权力距离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等理论视角进行透视,在“后扶贫时代”,需要增强正外部性效应和消除负外部性效应,破解不同政策执行者间以及政策... 驻村“第一书记”在扶贫政策执行中发挥着纽带和协调功能。从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权力距离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等理论视角进行透视,在“后扶贫时代”,需要增强正外部性效应和消除负外部性效应,破解不同政策执行者间以及政策执行者和受益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困境,化解职能距离和情感距离难题,发挥各治理主体的协同优势,推进制度协同和科技协同,从而进一步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驻村“第一书记” 工作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后扶贫时代”的路径探究
7
作者 李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9期122-123,共2页
社会工作作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新兴路径,在扶贫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力作用。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扶贫的经验总结,巩固已用的社会工作服务路径,进一步探索“后扶贫”时代适新阶段发展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继续发挥社... 社会工作作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新兴路径,在扶贫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力作用。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扶贫的经验总结,巩固已用的社会工作服务路径,进一步探索“后扶贫”时代适新阶段发展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继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推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后扶贫时代 介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扶贫制度变迁及创新 被引量:2
8
作者 狄振鹏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5,共9页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制度之于贫困和反贫困都是十分重要的。正如诺斯所言"制度决定经济绩效",我们几乎可以同样断言:反贫困制度决定减贫绩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改革,制度变...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制度之于贫困和反贫困都是十分重要的。正如诺斯所言"制度决定经济绩效",我们几乎可以同样断言:反贫困制度决定减贫绩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改革,制度变迁的具体内容大体与这六个阶段相对应,涉及对象识别、资金投入、主体参与、规划管理、社会保障、行业扶贫、非正式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创新。2020年将开启"后扶贫"时代,农村扶贫制度体系创新应重点从贫困识别和对象瞄准制度、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制度、主体参与和社会合作制度、社会保障与系统协同制度、过程监督与绩效考评制度等五个方面着力,不断推进贫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制度变迁 治理创新 “后扶贫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