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福湘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24,共9页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王福湘这是鲁迅研究中一个已经受到关注但还有待深入的课题。它不仅是指鲁迅对苏联“同路人”文学的翻译评介,而且涉及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与选择,也不仅和二十年代末“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直...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王福湘这是鲁迅研究中一个已经受到关注但还有待深入的课题。它不仅是指鲁迅对苏联“同路人”文学的翻译评介,而且涉及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与选择,也不仅和二十年代末“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直接相关,而且与鲁迅后期思想发展乃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路人”文学
鲁迅
人道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文学
俄国马克思主义
托洛茨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创造社
普列汉诺夫
文学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隔空参与:鲁迅与苏俄文艺论战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春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选中,则表现出参与论战的主体性。他对苏俄“同路人”文学的亲和,表明他本人即有“同路人”的思想内蕴,这成为他参与苏俄文艺论战的必然性。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的强调,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普列汉诺夫
苏俄文艺论战
“同路人”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毋求备于一夫”——曹著《鲁迅评传》重印序言
3
作者
陈漱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66,共8页
据说《尚书》中有一句话,叫做“毋求备于一夫”。其含义是:各人有各人的见识,各人有各人的特长,不能万物皆知,万事皆懂,所以不能对任何人求全责备。曹聚仁先生自幼受这句话影响很深。在撰写《鲁迅评传》时,他就用上述观点来看待...
据说《尚书》中有一句话,叫做“毋求备于一夫”。其含义是:各人有各人的见识,各人有各人的特长,不能万物皆知,万事皆懂,所以不能对任何人求全责备。曹聚仁先生自幼受这句话影响很深。在撰写《鲁迅评传》时,他就用上述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鲁迅及其作品。其实,鲁迅在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评传
曹聚仁
“同路人”文学
自由主义者
虚无主义者
个人主义
鲁迅研究
唯物史观
周作人
中国现代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福湘
机构
广东肇庆市西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24,共9页
文摘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王福湘这是鲁迅研究中一个已经受到关注但还有待深入的课题。它不仅是指鲁迅对苏联“同路人”文学的翻译评介,而且涉及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与选择,也不仅和二十年代末“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直接相关,而且与鲁迅后期思想发展乃至...
关键词
“同路人”文学
鲁迅
人道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文学
俄国马克思主义
托洛茨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创造社
普列汉诺夫
文学
批评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隔空参与:鲁迅与苏俄文艺论战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春林
机构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文摘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选中,则表现出参与论战的主体性。他对苏俄“同路人”文学的亲和,表明他本人即有“同路人”的思想内蕴,这成为他参与苏俄文艺论战的必然性。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的强调,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关键词
鲁迅
普列汉诺夫
苏俄文艺论战
“同路人”文学
Keywords
Lu Xun
Prekhanov
Soviet-Russian literary debate
“fellow traveler”literature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毋求备于一夫”——曹著《鲁迅评传》重印序言
3
作者
陈漱渝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66,共8页
文摘
据说《尚书》中有一句话,叫做“毋求备于一夫”。其含义是:各人有各人的见识,各人有各人的特长,不能万物皆知,万事皆懂,所以不能对任何人求全责备。曹聚仁先生自幼受这句话影响很深。在撰写《鲁迅评传》时,他就用上述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鲁迅及其作品。其实,鲁迅在评...
关键词
鲁迅评传
曹聚仁
“同路人”文学
自由主义者
虚无主义者
个人主义
鲁迅研究
唯物史观
周作人
中国现代文化史
分类号
G256.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
王福湘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隔空参与:鲁迅与苏俄文艺论战
李春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毋求备于一夫”——曹著《鲁迅评传》重印序言
陈漱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