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福湘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24,共9页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王福湘这是鲁迅研究中一个已经受到关注但还有待深入的课题。它不仅是指鲁迅对苏联“同路人”文学的翻译评介,而且涉及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与选择,也不仅和二十年代末“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直...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王福湘这是鲁迅研究中一个已经受到关注但还有待深入的课题。它不仅是指鲁迅对苏联“同路人”文学的翻译评介,而且涉及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与选择,也不仅和二十年代末“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直接相关,而且与鲁迅后期思想发展乃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路人”文学 鲁迅 人道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俄国马克思主义 托洛茨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创造社 普列汉诺夫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空参与:鲁迅与苏俄文艺论战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春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选中,则表现出参与论战的主体性。他对苏俄“同路人”文学的亲和,表明他本人即有“同路人”的思想内蕴,这成为他参与苏俄文艺论战的必然性。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的强调,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普列汉诺夫 苏俄文艺论战 “同路人”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毋求备于一夫”——曹著《鲁迅评传》重印序言
3
作者 陈漱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66,共8页
据说《尚书》中有一句话,叫做“毋求备于一夫”。其含义是:各人有各人的见识,各人有各人的特长,不能万物皆知,万事皆懂,所以不能对任何人求全责备。曹聚仁先生自幼受这句话影响很深。在撰写《鲁迅评传》时,他就用上述观点来看待... 据说《尚书》中有一句话,叫做“毋求备于一夫”。其含义是:各人有各人的见识,各人有各人的特长,不能万物皆知,万事皆懂,所以不能对任何人求全责备。曹聚仁先生自幼受这句话影响很深。在撰写《鲁迅评传》时,他就用上述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鲁迅及其作品。其实,鲁迅在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评传 曹聚仁 “同路人”文学 自由主义者 虚无主义者 个人主义 鲁迅研究 唯物史观 周作人 中国现代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