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祖堂集》与禅宗话头“吃茶去”
- 1
-
-
作者
吴远鹏
-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历史文化中心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9年第2期149-154,共6页
-
文摘
"吃茶去"是中国禅宗历史上一句著名的机锋话头。本文依据泉州招庆寺僧人静、筠二禅师编撰于南唐保大十年(952)、现存最早的佛教灯录和禅宗史料总集《祖堂集》,通过对以法语"吃茶去"开示的禅师法脉渊源及生平行止的考证,明确认为:"吃茶去"最早的文字记载是《祖堂集》;"吃茶去"禅机话头最早始于洞山和尚;著名的泉州籍禅师雪峰义存和尚是"吃茶去"禅机流传的重要人物;赵州和尚关于"吃茶去"的禅机话头应该是通过云居和尚间接承袭自洞山和尚。
-
关键词
“吃茶去”
《祖堂集》
洞山和尚
话头渊源
-
Keywords
the saying of "going for tea"
Zu Tang Ji
Monk Dongshan
thread of Zen discourse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即凡即圣:从《碧岩录》“吃茶去”到禅门茶礼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丹
-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6年第2期139-144,共6页
-
文摘
在圆悟克勤评唱的《碧岩录》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吃茶(去)"的禅语,而且圆悟克勤在灵泉禅院驻锡期间,手书"禅茶一味",奠定了夹山禅茶祖庭的地位。在其评唱的著作《碧岩录》中出现的"吃茶(去)"语汇,一方面是出自赵州和尚"吃茶去"的公案典故,另一方面也是禅门世俗化的应接语言。与此同时,在禅门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具有宗教仪轨程式的"吃茶"礼仪。笔者以为,《碧岩录》中的"吃茶(去)"具有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即凡即圣意味,而禅门形成的"吃茶"礼仪则具有凸显的宗教神圣性质。笔者将从即凡即圣的角度来讨论《碧岩录》中的"吃茶(去)"与禅门茶礼仪关系中的宗教性向度。
-
关键词
即凡即圣
《碧岩录》
“吃茶(去)”
禅门茶礼
宗教性向度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我国西南山地民族“吃茶”习俗起源与现状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勤晋
龚加顺
杜维春
徐荣波
-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中心
新加坡华夏国际茶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3年第6期32-33,共2页
-
文摘
一、前言
我国西南,一般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五省一市,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地方,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在其边缘山区,至今保存着成片的野生茶树群落,当地各民族还沿袭传统,栽培乔木型大茶树,采制食用"油茶汤",并视茶为神,把茶融汇在日常生活和当地民俗中.无论过节祭祀、婚丧嫁娶、走亲访友、家庭团聚,都以茶为礼,并把"羹饮"之风保存至今,习惯上仍称为"吃茶".
-
关键词
中国
西南地区
山地民族
“吃茶”习俗
起源
现状
茶文化
分布
种类
形式
保存
-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湖南人吃茶与茶佐食
- 4
-
-
作者
肖利民
-
机构
长沙市铁路医院
-
出处
《茶叶》
2005年第1期67-67,共1页
-
-
关键词
“吃茶”
湖南人
茶叶
饮茶
喝茶
朋友
文化宫
长沙
解释
毛泽东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吃茶遐想(散文)
- 5
-
-
作者
李智红
-
出处
《云南林业》
2003年第2期30-30,共1页
-
-
关键词
茶文化
茶道
“喝茶”
“吃茶”
“七碗茶”
“赵州吃茶”
“茶禅一味”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湖南人吃茶与茶佐食
- 6
-
-
作者
肖利民
-
出处
《广东茶业》
2004年第1期12-12,共1页
-
文摘
一次,陪一个北方朋友到长沙铁路文化宫看电影,影片中一组镜头:毛泽东在喝茶后,在杯底摄一把茶叶放进嘴里大嚼特嚼起来.这位北方朋友好生奇怪,我向他解释说,湖南人喜欢饮茶后将茶叶一并吃掉,这就叫"吃茶".
-
关键词
湖南人
茶文化
“吃茶”习惯
水质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马祖洪州禅与中国禅茶文化析论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金凤
谢晓芳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研究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5-172,共8页
-
基金
江西省艺术规划一般项目“江西禅茶文化研究”(项目编号:YG2020036)。
-
文摘
以唐朝禅宗高僧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宗人,积极践行“平常心是道”的佛禅理念,创新发展六朝以来尤其是北宗禅的禅茶文化,引导禅茶从注重物理功能转化为注重物理、精神合一且以精神为上。由此大大提升了禅茶文化的内涵与境界,“吃茶”日渐成为丛林流行的一大禅语和禅法作略。马祖洪州宗有力地促成了丛林禅茶的正式确立与普遍推广,成为践行佛教中国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可谓至深至巨。
-
关键词
禅茶
马祖道一
洪州禅
平常心是道
“吃茶去”
-
Keywords
Zen tea
Matsu Daoyi
Hongzhou Zen
the concept that the ordinary mind is the Tao
going for tea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茶禅一味”考释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陈香白
陈再粦
-
出处
《广东茶叶》
2004年第4期12-13,共2页
-
文摘
"茶禅一味",就是指习茶研禅,修身养性,茶味禅味,贯通一气之修行法门.
-
关键词
“茶禅一味”
“吃茶去”
“遇茶吃茶”
佛教
禅宗
茶道
中国
日本
茶文化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趣说方言禁忌
- 9
-
-
作者
易中天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I0016-I0016,共1页
-
文摘
北方忌醋,因为“醋”与“错”音近。北方一些地区(如山西)干脆管醋叫“忌讳”。粤语忌肝,因为“肝”和“干”同音,结果猪肝叫猪润,豆腐干叫豆润。吴语忌药,结果吃药叫“吃茶”,真正的茶则叫“茶叶茶”。上海话甚至忌“鹅”,因为“鹅”与“我”同音,弄不好“杀鹅”就成了“杀我”,所以上海人把鹅叫做“白乌龟”。
-
关键词
禁忌
方言
“吃茶”
猪肝
豆腐干
上海话
“我”
上海人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