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性阐释
1
作者
王文华
《河北学刊》
200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 ,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 ,简单的移植...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 ,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 ,简单的移植和片面的曲解使这一理论的阐释效力逐渐降低。本文希图从历史语境和思维模式转换的角度切入 ,重新审视和阐释这一范式的深邃内涵 ,提出应以当代文艺实践为立足点 ,实现在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历史语境
思维模式
当代文艺实践
多元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为今用”:历史研究还是历史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筱赟
葛剑雄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3期131-138,共8页
当前的中国史学中存在将历史研究和应用混淆的弊端 ,片面强调“古为今用” ,给史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历史研究和历史应用作为历史学两个不同层面 。
关键词
历史研究
历史应用
“古为今用
”
中国史学
研究目标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心理中介
3
作者
梁安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96-100,共5页
对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作宏观考察的文章已屡见不鲜。本文则试图从微观角度对文艺领域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实践主体作心理分析,揭示其多层次的心理中介的重要功能。文章认为,这多层次的心理中介,包括群体心理:时代、...
对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作宏观考察的文章已屡见不鲜。本文则试图从微观角度对文艺领域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实践主体作心理分析,揭示其多层次的心理中介的重要功能。文章认为,这多层次的心理中介,包括群体心理:时代、民族和阶级心理;个体心理:记忆、想象和注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中介
文艺家
文艺作品
阶级心理
外国人
继承借鉴
时代心理
鲁迅
记忆表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继承传统文化 推进智慧大成
4
作者
李宝山
于秀慧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45,共3页
一、继承传统文化要讲求经济性传统文化泛指"人类发展过程中承先启后的精神财富",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是提高"古为今用"水平,建设中国式管理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
智慧
“古为今用
”
中国式管理
精神财富
人类发展
科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探析
被引量:
16
5
作者
周萍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9-64,28,共7页
十八纪中叶,法国的历史进程发展到了资产阶级竭力挣脱封建制度的羁绊,以求得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顽强生存和迅猛发展的阶段.在此之际,法国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提出了一整套内容广泛的新理论体系,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
十八纪中叶,法国的历史进程发展到了资产阶级竭力挣脱封建制度的羁绊,以求得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顽强生存和迅猛发展的阶段.在此之际,法国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提出了一整套内容广泛的新理论体系,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由此,著名学者罗曼·罗兰称卢梭为“暴风雨的前驱,新时代的导师.”自然教育理论,作为卢梭启蒙思想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完全异于封建教育的教育蓝图,为培养新的人才指出了方向,开辟了通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我国当前进行教育改革.纠正教育中的种种不足,以培养出大量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时候,认真分析研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借鉴、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确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卢梭
自然教育理论
理论探析
封建教育
身心发展
教育改革
夸美纽斯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毛泽东暮年对东晋历史人物的关注
6
作者
吴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关键词
毛泽东
历史人物
“古为今用
”
东晋
中国古籍
历史唯物主义
管理图书
古代史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泽东读史论史
7
作者
姜之铮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3-45,共3页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知识非常渊博的大学问家。他一生追求通中外之学,究古今之变,探治乱之源,求大同之境。嗜读如命,涉猎宏广,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即使在工作、战斗极为繁忙之际也从未或辍。在各学...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知识非常渊博的大学问家。他一生追求通中外之学,究古今之变,探治乱之源,求大同之境。嗜读如命,涉猎宏广,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即使在工作、战斗极为繁忙之际也从未或辍。在各学科中毛泽东对历史学科情有所钟,在这个领域他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 一 毛泽东早在本世纪20年代初就认定“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他从研读历史典籍中认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研究历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习历史
中国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者
史论
历史文化遗产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无产阶级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的传统装饰色彩
8
作者
金湄
《远程教育杂志》
1995年第4期19-23,共5页
我国的色彩史可以追溯到万余年前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用赤铁矿粉染红色,新石器时期姜寨遗址有使用颜料的工具出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漆碗、漆筒,还有全国各地难以数计的彩陶遗物……,都是我国原始社会先民有意识地使用色彩的例证。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传统装饰
装饰色彩
天工开物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河姆渡遗址
旧石器时期
劳动者
“五行”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历史文物览胜
9
作者
甘博文
《社会科学(甘肃)》
198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的发祥地之一。甘肃位于黄河上游,从很早的古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解放以来,在“古为今用”的方针指引下,甘肃文物考古事...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的发祥地之一。甘肃位于黄河上游,从很早的古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解放以来,在“古为今用”的方针指引下,甘肃文物考古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文物普查、保护和发掘方面,都获得可喜成绩。这里所介绍的部分文物,从新石器时代起到十四世纪的元代止,是研究甘肃历史的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物
甘肃
“古为今用
”
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
黄河上游
中华民族
考古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大革命以来云南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
10
作者
肖秋
《思想战线》
1976年第3期59-62,共4页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云南的文物考古工作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受到广大工农兵群众日益广泛的支持,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关键词
文物考古工作
文化大革命
云南
“古为今用
”
无产阶级
政治服务
工农兵
毛主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产阶极是孔孟之道的掘墓人——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点体会
11
作者
黄正柏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编者说明:这是历史系七二级学员黄正柏上学期考试的一份答卷。这份答卷遵循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的教导,努力把学习历史与现实斗争结合起来,联系批林批孔斗争的实际,总结了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得休会,读来使人很受启发。这份答卷...
编者说明:这是历史系七二级学员黄正柏上学期考试的一份答卷。这份答卷遵循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的教导,努力把学习历史与现实斗争结合起来,联系批林批孔斗争的实际,总结了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得休会,读来使人很受启发。这份答卷是在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改革旧的考试制度后的胜利成果,也是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降低了教育质量的反动谬论的有力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学习
孔孟之道
“古为今用
”
无产阶级
考试制度
教育质量
历史与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性阐释
1
作者
王文华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200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文摘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 ,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 ,简单的移植和片面的曲解使这一理论的阐释效力逐渐降低。本文希图从历史语境和思维模式转换的角度切入 ,重新审视和阐释这一范式的深邃内涵 ,提出应以当代文艺实践为立足点 ,实现在传统。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历史语境
思维模式
当代文艺实践
多元对话
Keywords
to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to make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historic context
thought mode
the literature practice of the present age
polydialogu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为今用”:历史研究还是历史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筱赟
葛剑雄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3期131-138,共8页
文摘
当前的中国史学中存在将历史研究和应用混淆的弊端 ,片面强调“古为今用” ,给史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历史研究和历史应用作为历史学两个不同层面 。
关键词
历史研究
历史应用
“古为今用
”
中国史学
研究目标
爱国主义教育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心理中介
3
作者
梁安全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96-100,共5页
文摘
对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作宏观考察的文章已屡见不鲜。本文则试图从微观角度对文艺领域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实践主体作心理分析,揭示其多层次的心理中介的重要功能。文章认为,这多层次的心理中介,包括群体心理:时代、民族和阶级心理;个体心理:记忆、想象和注意等。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中介
文艺家
文艺作品
阶级心理
外国人
继承借鉴
时代心理
鲁迅
记忆表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继承传统文化 推进智慧大成
4
作者
李宝山
于秀慧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45,共3页
文摘
一、继承传统文化要讲求经济性传统文化泛指"人类发展过程中承先启后的精神财富",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是提高"古为今用"水平,建设中国式管理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
智慧
“古为今用
”
中国式管理
精神财富
人类发展
科学体系
分类号
F270.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探析
被引量:
16
5
作者
周萍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9-64,28,共7页
文摘
十八纪中叶,法国的历史进程发展到了资产阶级竭力挣脱封建制度的羁绊,以求得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顽强生存和迅猛发展的阶段.在此之际,法国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提出了一整套内容广泛的新理论体系,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由此,著名学者罗曼·罗兰称卢梭为“暴风雨的前驱,新时代的导师.”自然教育理论,作为卢梭启蒙思想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完全异于封建教育的教育蓝图,为培养新的人才指出了方向,开辟了通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我国当前进行教育改革.纠正教育中的种种不足,以培养出大量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时候,认真分析研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借鉴、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确有益处.
关键词
儿童
卢梭
自然教育理论
理论探析
封建教育
身心发展
教育改革
夸美纽斯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道德教育
分类号
G40-09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毛泽东暮年对东晋历史人物的关注
6
作者
吴江
机构
中共党史出版社编辑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关键词
毛泽东
历史人物
“古为今用
”
东晋
中国古籍
历史唯物主义
管理图书
古代史书
分类号
A84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泽东读史论史
7
作者
姜之铮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3-45,共3页
文摘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知识非常渊博的大学问家。他一生追求通中外之学,究古今之变,探治乱之源,求大同之境。嗜读如命,涉猎宏广,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即使在工作、战斗极为繁忙之际也从未或辍。在各学科中毛泽东对历史学科情有所钟,在这个领域他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 一 毛泽东早在本世纪20年代初就认定“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他从研读历史典籍中认识到“
关键词
毛泽东
研究历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习历史
中国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者
史论
历史文化遗产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无产阶级政党
分类号
A84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的传统装饰色彩
8
作者
金湄
机构
杭州市教育学院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1995年第4期19-23,共5页
文摘
我国的色彩史可以追溯到万余年前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用赤铁矿粉染红色,新石器时期姜寨遗址有使用颜料的工具出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漆碗、漆筒,还有全国各地难以数计的彩陶遗物……,都是我国原始社会先民有意识地使用色彩的例证。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传统装饰
装饰色彩
天工开物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河姆渡遗址
旧石器时期
劳动者
“五行”
中国历史
分类号
J206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历史文物览胜
9
作者
甘博文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198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摘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的发祥地之一。甘肃位于黄河上游,从很早的古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解放以来,在“古为今用”的方针指引下,甘肃文物考古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文物普查、保护和发掘方面,都获得可喜成绩。这里所介绍的部分文物,从新石器时代起到十四世纪的元代止,是研究甘肃历史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
历史文物
甘肃
“古为今用
”
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
黄河上游
中华民族
考古事业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大革命以来云南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
10
作者
肖秋
出处
《思想战线》
1976年第3期59-62,共4页
文摘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云南的文物考古工作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受到广大工农兵群众日益广泛的支持,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关键词
文物考古工作
文化大革命
云南
“古为今用
”
无产阶级
政治服务
工农兵
毛主席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产阶极是孔孟之道的掘墓人——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点体会
11
作者
黄正柏
机构
历史系工农兵学员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文摘
编者说明:这是历史系七二级学员黄正柏上学期考试的一份答卷。这份答卷遵循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的教导,努力把学习历史与现实斗争结合起来,联系批林批孔斗争的实际,总结了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得休会,读来使人很受启发。这份答卷是在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改革旧的考试制度后的胜利成果,也是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降低了教育质量的反动谬论的有力回击。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学习
孔孟之道
“古为今用
”
无产阶级
考试制度
教育质量
历史与现实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性阐释
王文华
《河北学刊》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为今用”:历史研究还是历史应用
周筱赟
葛剑雄
《学术界》
CSSCI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心理中介
梁安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继承传统文化 推进智慧大成
李宝山
于秀慧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探析
周萍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析毛泽东暮年对东晋历史人物的关注
吴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毛泽东读史论史
姜之铮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古代的传统装饰色彩
金湄
《远程教育杂志》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甘肃历史文物览胜
甘博文
《社会科学(甘肃)》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文化大革命以来云南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
肖秋
《思想战线》
197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无产阶极是孔孟之道的掘墓人——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点体会
黄正柏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