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设置与历史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
作者 岳珑 王雁玲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4期48-48,49-51,共4页
“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是历史教学方法之一。它促进历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与使用,提高了学生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并且借此可抢救一批珍贵的中国现代历史资料。通过多年组... “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是历史教学方法之一。它促进历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与使用,提高了学生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并且借此可抢救一批珍贵的中国现代历史资料。通过多年组织学生进行口述访谈实践,总结了“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经验与需改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 口述历史 访谈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与历史研究”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
作者 胡恒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2,共6页
近年来数字人文已成为一股强劲的学术潮流,在国内高校反响热烈。历史学在数字人文浪潮中起步并不算晚,在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两个领域,量化研究和历史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应用很早,作为标杆性的两个数字人文项目——中国历代人物传记... 近年来数字人文已成为一股强劲的学术潮流,在国内高校反响热烈。历史学在数字人文浪潮中起步并不算晚,在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两个领域,量化研究和历史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应用很早,作为标杆性的两个数字人文项目——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和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也与史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学术潮流 历史地理学 理论与实践 量化研究 标杆性 经济史 国内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区档案馆提高口述档案采集质效研究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梁璐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1,共2页
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和集体记忆,是一个国家、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共同的文化纽带,是构建社会记忆不可替代的时代要素。口述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档案资源,因其独特的价值而被广泛关注。朝阳区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和集体记忆,是一个国家、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共同的文化纽带,是构建社会记忆不可替代的时代要素。口述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档案资源,因其独特的价值而被广泛关注。朝阳区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档案 文化纽带 历史产物 社会档案资源 精神财富 不可替代 集体记忆 社会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述史”与“口述记忆”--新中国史口述研究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取向 被引量:16
4
作者 金大陆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新中国史口述研究与人口统计的代际年岁相关,其所面对的史实、人物和事理均处于“宜采集”和“需抢救”状态,并具有鲜明的“共同经历型”特征。其中,社会学注重探求口述与“集体记忆—社会认同”的关联,强调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并通过... 新中国史口述研究与人口统计的代际年岁相关,其所面对的史实、人物和事理均处于“宜采集”和“需抢救”状态,并具有鲜明的“共同经历型”特征。其中,社会学注重探求口述与“集体记忆—社会认同”的关联,强调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并通过“社会建构”的话语分析诠释历史。这一取向不应称为“口述史”研究,而应称为“口述记忆”研究。历史学则将口述定位为“史料”,强调与以档案为主干的“合围型”史料群进行比对考订。二者在旨趣、要诀、范式、目标上是不同的,应在既双向平行又相互映照的轨道上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研究 口述记忆研究 “共同经历型”口述 新中国史 社会学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东米德兰口述历史档案馆的特色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周凌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6-77,共2页
英国东米德兰口述历史档案馆(East Midlands Oral History Archive)是在英国文化遗产彩票基金会资助下建立的大型口述历史档案馆.近年来,该馆开展了口述历史档案在线展览、在线目录数据库建设、口述历史主题日活动等特色实践.受国际... 英国东米德兰口述历史档案馆(East Midlands Oral History Archive)是在英国文化遗产彩票基金会资助下建立的大型口述历史档案馆.近年来,该馆开展了口述历史档案在线展览、在线目录数据库建设、口述历史主题日活动等特色实践.受国际口述历史档案研究与实践快速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兴起,部分档案机构开展了一些口述历史档案项目.鉴于此,笔者对英国东米德兰口述历史档案馆的特色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档案馆 口述历史 实践 英国 米德 在线目录 档案研究 数据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口述历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新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6-287,共2页
近年来,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概念,几乎同时进入国人的视野,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理应成为历史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历史学... 近年来,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概念,几乎同时进入国人的视野,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理应成为历史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历史学一个分支的口述历史不仅不能缺位,而且应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述历史 原则与方法 历史研究 利用 文明发展 人类进步 学科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价值意蕴、历史演进与路径探寻 被引量:4
7
作者 郑世良 杨小微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专业实践是彰显工程专业学位类型“质的规定性”、检验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制度设计。从国际视野和本土行动两个方面对不同发展阶段专业实践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形态与特征进行了梳理,从哲学层面对专业... 专业实践是彰显工程专业学位类型“质的规定性”、检验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制度设计。从国际视野和本土行动两个方面对不同发展阶段专业实践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形态与特征进行了梳理,从哲学层面对专业实践之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价值意蕴进行挖掘。在历史考察和价值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融入工程情境,丰富研究生工程专业知识;嵌入实践平台,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导入工程项目,提升研究生的工程研究能力;化入职业素养,涵养研究生的工程伦理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践 历史演进 价值意蕴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历史人物专题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盛开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63,共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既具思想政治性又具历史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历史人物专题进行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这种教学改革不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还可以以历史人物为示范或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既具思想政治性又具历史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历史人物专题进行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这种教学改革不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还可以以历史人物为示范或警戒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引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物专题教学 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争的理论实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福森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在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质时,必须区分成熟与未成熟的马克思,坚持以马克思成熟的文本为理论依据;必须超越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维逻辑,坚持从"现实性"出发的思维逻辑;必须坚持实践的历史性,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在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质时,必须区分成熟与未成熟的马克思,坚持以马克思成熟的文本为理论依据;必须超越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维逻辑,坚持从"现实性"出发的思维逻辑;必须坚持实践的历史性,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去解释实践唯物主义;必须从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中去理解马克思哲学。只有如此,才能正确理解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合理地解释马克思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 从“现实性”出发的思维逻辑 历史实践唯物主义 历史性思维”或“历史的逻辑方法” 历史性的解释原则 价值评价的历史的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地质调查发展与改革口述历史资料研究
10
作者 商云涛 李帅 +2 位作者 贾丽琼 吴昊 齐钒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3,共5页
本文主要对地质调查口述历史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阐述了口述历史资料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厘定访谈清单、访谈前期准备、明确访谈大纲、正式人物访谈、实物资料征集、签署征集协议及归档、地质档案资料佐证关系研究、地质... 本文主要对地质调查口述历史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阐述了口述历史资料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厘定访谈清单、访谈前期准备、明确访谈大纲、正式人物访谈、实物资料征集、签署征集协议及归档、地质档案资料佐证关系研究、地质调查科技史研究和口述历史资料服务利用研究等多个环节对口述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进行阐述,论证了口述历史资料在填补新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史空白、再现新中国地质调查发展与改革的历史、丰富馆藏资源、科普地质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与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 口述历史 关联研究 历史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还原与新的理论建构——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深层研究之一
11
作者 孙伯鍨 姚顺良 张一兵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5-102,共8页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正酝酿着重大的理论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整体重构已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只有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实践为本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新的理论建构,才能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哲...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正酝酿着重大的理论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整体重构已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只有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实践为本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新的理论建构,才能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哲学解释框架的束缚,真正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马克思主义需要大发展”这个时代的大趋势,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使之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实践唯物主义 历史还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实践的唯物主义 解释框架 传统哲学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以蛰艺术辩证历史观在书画研究中的理论实践
12
作者 王建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36-39,68,共5页
邓以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在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提出了"画史及画学"、"论从史出"的观点,邓以蛰的历史观是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观。他提出了"创、述... 邓以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在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提出了"画史及画学"、"论从史出"的观点,邓以蛰的历史观是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观。他提出了"创、述、变"的史论观,体现了其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学术史眼光。揭示了艺术发展的辩证逻辑,本文重点阐释邓以蛰艺术辩证历史观在书画研究中的实践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艺术学理论 邓以蜇 辩证历史 书画研究 艺术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鼎力之作--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逻辑与实践》
13
作者 刘曙光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7-177,共1页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国内众多学者从多维度、多学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由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曹健华教授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国内众多学者从多维度、多学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由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曹健华教授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逻辑与实践》一书,从历史进程、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三个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论据丰富、通俗易懂、行文流畅,是新时代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鼎力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进程 实践要求 理论逻辑 研究成果 省委党校 人民日报 多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实践探析——以广东省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琼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37,共2页
口述档案对于留存历史记忆、阐明历史真相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客观性和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近年来,专家学者对于口述史料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把控有诸多探讨,而对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层层把关鲜有关注。有研究指出,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决定... 口述档案对于留存历史记忆、阐明历史真相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客观性和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近年来,专家学者对于口述史料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把控有诸多探讨,而对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层层把关鲜有关注。有研究指出,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应当遵循“把关人”的标准。笔者以广州市档案馆开发利用广东省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项目(以下简称“非遗口述档案项目”)为例,将“把关人”标准应用其中,从把关行为、把关标准和评估指标出发,分析不同“把关人”角色在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环节的实施路径,旨在提高口述档案成果质量、拓宽传播渠道,向大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档案知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档案 把关人 群体传播 档案开发利用 实践探析 实施路径 口述史料 历史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口述史要有紧迫感和奉献精神——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小军 左玉河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2004年12月,在学术界各方面的推动下,“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暨学科建设会议”在扬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中国口述历史有了自己的组织,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从此将逐渐走上正规道路。本刊记者采访了中... 2004年12月,在学术界各方面的推动下,“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暨学科建设会议”在扬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中国口述历史有了自己的组织,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从此将逐渐走上正规道路。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博士,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社会文化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副秘书长 研究 口述 中华 奉献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化史研究 中国现代文化 学术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历史研究共享平台的探讨——以口述历史为切入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二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6,共10页
作为史料,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较其他史料而言,口述历史的采集、编辑、呈现等需要更加规范,以确保其真实性。口述历史具有跨学科以及连接学术界与大众的媒介特点。因此,以口述历史作为构建未来历史研究共享平台的切入点,有利于... 作为史料,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较其他史料而言,口述历史的采集、编辑、呈现等需要更加规范,以确保其真实性。口述历史具有跨学科以及连接学术界与大众的媒介特点。因此,以口述历史作为构建未来历史研究共享平台的切入点,有利于满足比较研究、量化研究、数字学术、公共史学、跨学科研究等领域对“数字人文”提出的需求,不仅丰富了资料获取方式,并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同时,打造一个资源、知识关联、知识服务均可持续扩展的公共文化交流平台,可使史学从基础学科向应用延伸,强化知识普及、文化引领等社会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 立体资料数据库 历史研究共享平台 社会服务 新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历史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滨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1,共3页
国际关系研究在一百年的发展演进历程中,与其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的关系似乎总是无法厘清。本期笔谈继续探讨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实践逻辑、历史社会学能够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哪些启示?反思“威斯特伐利... 国际关系研究在一百年的发展演进历程中,与其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的关系似乎总是无法厘清。本期笔谈继续探讨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实践逻辑、历史社会学能够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哪些启示?反思“威斯特伐利亚”能否消弭国际关系研究中存在已久的历史与理论之间的张力?历史研究和国际大战略缔造存在怎样的内在关系?世界历史中非西方世界的经验如何影响后西方多元国际秩序的重构?区域史研究在区域研究的理论解构和重构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探索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旨在祛除西方学术界的知识话语霸权、克服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两个研究领域的故步自封、探寻理解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研究 历史社会学 实践逻辑 历史路径 西方世界 区域史研究 西方学术界 国际关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蓝本——评《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面对众多的现代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理论,中国历史实际意味着什么,以及西方现代的一些主要理论对研究中国历史与现状具有怎样的影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知和摸索。《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一书是黄宗智先生... 面对众多的现代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理论,中国历史实际意味着什么,以及西方现代的一些主要理论对研究中国历史与现状具有怎样的影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知和摸索。《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一书是黄宗智先生学术研究的经典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理论 中国社会 现实研究 法律 经济 实践 现状 蓝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规律探索与经验总结——评《新时代党领导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9
作者 钮钦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党对科技创新的领导得到有力贯彻。研究新时代党领导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新举...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党对科技创新的领导得到有力贯彻。研究新时代党领导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团队编著的《新时代党领导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事业 历史性成就 研究团队 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理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新举措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音的实践与理论探析
20
作者 徐晓红 冶鸿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4,共9页
三全音是极为特殊的一个音程:从作曲实践史看,它从西方中世纪的“魔鬼音程”逐渐成为20世纪音乐中的核心音程;从律学音位看,不同的生律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听觉心理来看,三全音存在着协和度分歧和著名的“三全音悖论”;从理论... 三全音是极为特殊的一个音程:从作曲实践史看,它从西方中世纪的“魔鬼音程”逐渐成为20世纪音乐中的核心音程;从律学音位看,不同的生律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听觉心理来看,三全音存在着协和度分歧和著名的“三全音悖论”;从理论研究来看,20世纪以来的诸多理论家对三全音的性质、张力、功能提出了差异明显的诠释。三全音在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多样性表明其蕴含着较大的艺术可能性,对它的多维度研究梳理,有利于更全面理解三全音的内涵,也是在更广的学科视野中进一步研究其特质的必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音 实践历史 听觉实验 张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