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云锦艺术的创作和传承方式看它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属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廖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5-47,共3页
通过对云锦艺术创作和传承方式的研究,来论证南京云锦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关键词 南京云锦 艺术创作 传承方式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丝织手工艺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沿线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启昌 时少华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3-612,共10页
以大运河沿线的546个传统村落和629项非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大运河沿线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二者的空间差异关系及影响因素。结... 以大运河沿线的546个传统村落和629项非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大运河沿线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二者的空间差异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大运河沿线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非均衡性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较低程度的空间正相关。②传统村落重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心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内部空间差异显著。③大运河沿线传统村落与非遗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因素对二者的空间差异发挥着客观作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因素对二者空间差异的影响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自相关 空间错位 大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价值的评定原则与保护的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宁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联合国提出保护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措施,并通过申报施行跨国的项目管理,提醒了各个国家对口头非物质遗产的重视,激发了人们对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对什么是“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已经日渐明确。但是,为了这一工作可持续地健... 联合国提出保护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措施,并通过申报施行跨国的项目管理,提醒了各个国家对口头非物质遗产的重视,激发了人们对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对什么是“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已经日渐明确。但是,为了这一工作可持续地健康发展,我们还应当进一步论证保护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意义,以及非物质遗产的价值论定和保护方法。这是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评定原则 保护方法 文化保护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国际认同——兼谈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6
4
作者 吕建昌 廖菲 《中国博物馆》 2006年第1期10-17,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文化遗产概念向菲物质层面的扩展,其国际认同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选和“世界遗产”评选所依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文化遗产概念向菲物质层面的扩展,其国际认同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选和“世界遗产”评选所依据的法律文件不同,目前其法律地位还不是完全一样。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以直接列为世界遗产的品类,还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物质文化遗产 法律地位 概念 国际 “世界遗产” 物质层面 法律文件 评选 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传承:关于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凡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5-209,共5页
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人类社会处在现代化和科技化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同时并存的时代趋势下,尊重历史文化和不同民族、地域文化意识的全面觉醒。“教育传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 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人类社会处在现代化和科技化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同时并存的时代趋势下,尊重历史文化和不同民族、地域文化意识的全面觉醒。“教育传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倡导的一种途径。本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对学校“教育传承”的要求和武汉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需要,而提出了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并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当前传统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以传授汉族音乐为中心内容,以辞书、教材上的“标准知识”为蓝本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建立平等、多元,以“地方性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传承 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课程内容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国民教育 被引量:16
6
作者 袁永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5,共3页
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面临着诸多危机。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传统的文化遗产遭到忽略、遗忘,甚至失落了。有鉴于此,人们应该认识到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应该在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加强这方面... 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面临着诸多危机。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传统的文化遗产遭到忽略、遗忘,甚至失落了。有鉴于此,人们应该认识到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应该在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振兴中华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民教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规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宋才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7-22,共6页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通常又称为"无形遗产"。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通常又称为"无形遗产"。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了国际法的范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和内容给予了界定,对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定责任、国家保护和国际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以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都作出了确切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传统文化 物质文化 无形遗产 国际公约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内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建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1,共1页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内涵 物质文化遗产 HERITAGE 口头传统 节庆活动 文化场所 传统农作 活态 价值取向 传统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明 被引量:5
9
作者 吴琦幸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73-77,共5页
从2000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加了一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中国的昆曲首次进入2001年第一批保护名录,2003年联合国发布的第二批代表作名录,中国的古琴艺术也获当选。两年一次的评选工作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欢迎... 从2000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加了一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中国的昆曲首次进入2001年第一批保护名录,2003年联合国发布的第二批代表作名录,中国的古琴艺术也获当选。两年一次的评选工作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欢迎。据悉,中国各地对于申报的热情非常大,以至于各地仍在发掘、征集、论证新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项目。在这种热情的背后是否真的是对于文化的保护,抑或是有着其他利益的驱动?笔者拟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以及延伸出来的文化人类学的诸问题,跟中国文明的关系作一个探讨。目的在于:不要将这个有意义的申报工作变得庸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国际认同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建昌 廖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文化遗产概念向非物质层面的扩展,其国际认同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选和“世界遗产”评选所依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文化遗产概念向非物质层面的扩展,其国际认同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选和“世界遗产”评选所依据的法律文件不同,目前其法律地位还不是完全一样。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以直接列为世界遗产的品类,还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世界遗产 民间创作 法律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原则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琴 《中国博物馆》 2008年第3期60-64,共5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遗产界扩大了文化遗产的概念,从有形遗产延伸到无形遗产(非物质遗产),使文化遗产的概念更加完整。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体制,并于2000年评选出包括我国...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遗产界扩大了文化遗产的概念,从有形遗产延伸到无形遗产(非物质遗产),使文化遗产的概念更加完整。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体制,并于2000年评选出包括我国昆曲在内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全面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使无形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的工作视野。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之一的博物馆,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收藏品本身,而且包括了或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或通过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整个文化遗产的信息体系和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 20世纪9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物质遗产 人类口头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 保护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动画电影中非遗元素表达的叙事与视觉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幸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仪式、手工技艺等等。这些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因此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仪式、手工技艺等等。这些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因此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记录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而以视听为主要形式的影视艺术,通过其天然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传统 信息技术 物质文化遗产 影视艺术 非遗保护与传承 手工技艺 有效载体 视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人文图说之四十二——梅州客家山歌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俊华 刘晓春 +1 位作者 林斯瑜 揭英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梅州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是客家人一的口头文学,它流传于广东省梅州各地,并随客家人的迁移流播到广东其他地区(如广州)。因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岭南特色和丰富的遗产价值,梅州客家山歌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 梅州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是客家人一的口头文学,它流传于广东省梅州各地,并随客家人的迁移流播到广东其他地区(如广州)。因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岭南特色和丰富的遗产价值,梅州客家山歌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梅州 岭南 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 客家方言 口头文学 乡土气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音高系统”:传统音乐风格的重要构成元素及其保护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3期47-54,161,共8页
论文论述的"特定音高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某个乐种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特有音高,即每个律之间音程的具体音高;二是某个乐种的旋律进行中,围绕骨干音而生的装饰性、规律性音高群,这些在乐谱中一般没有记录或记... 论文论述的"特定音高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某个乐种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特有音高,即每个律之间音程的具体音高;二是某个乐种的旋律进行中,围绕骨干音而生的装饰性、规律性音高群,这些在乐谱中一般没有记录或记明。作者认为,这两种情况都是判断某个乐种特点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某个乐种音乐风格的重要元素。另外,以此为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也应该通过测音等方式研究,使这些风格构成的重要元素以一定的形式明确体现出来,给予重点保护,以保持传统音乐的"原汁原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音高系统 律位 音乐风格 测音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文视角下塑料制品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海燕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7-187,共1页
受当今时代人文背景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传承及推广。非遗指的是被社会群体所接受的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活动或者习俗。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就是非遗文创产品,其属于一种新兴的文化... 受当今时代人文背景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传承及推广。非遗指的是被社会群体所接受的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活动或者习俗。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就是非遗文创产品,其属于一种新兴的文化产品。非遗是历史文化经历史沉淀的产物,其种类非常多,包括口头形式文学、传统技艺、传统美食、传统娱乐形式等等,传承及推广非遗对国家软文化实力的提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食 人文背景 口头形式 塑料制品 文创产品 历史沉淀 传统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朝戈金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共2页
1986年,《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学刊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正式创刊,创刊人和主编是史诗理论大家弗里,口头传统研究从此有了一个国际性学术阵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非... 1986年,《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学刊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正式创刊,创刊人和主编是史诗理论大家弗里,口头传统研究从此有了一个国际性学术阵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大领域中,“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是第一项,而且是统摄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和仪式等其他四大领域的首要领域。国际社会对口头传统重要性的认识,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苏里大学 民俗学研究 口头传统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术阵地 五大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乐新生凭妙才——评陶运成《古琴制作法》
17
作者 宋永全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0,共2页
琴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据古书记载,这种乐器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在贵族和士大夫中盛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古琴文化早已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许多人开始注意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在中国古琴界的努... 琴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据古书记载,这种乐器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在贵族和士大夫中盛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古琴文化早已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许多人开始注意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在中国古琴界的努力下,2003年,我国古琴文化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这之后,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古琴艺术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文化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制作法 士大夫文化 传承与保护 新生 古乐 弹弦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