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韧性治理视域下“双高建设计划”的现实价值、内涵要义和建设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霍丽娟 吴升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1,共7页
“双高建设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遵循“对接需求—机制创新—要素迭代”的建设逻辑框架,... “双高建设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遵循“对接需求—机制创新—要素迭代”的建设逻辑框架,围绕对接产业适配需求、思政引领贯穿全局、平台搭建聚合资源、数字赋能重塑生态、要素迭代提升内涵、服务贡献彰显效能等六个方面加强建设,旨在将教学改革关键变量转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其核心是教学关键要素改革创新和职业教育的生态重塑,反映和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韧性治理,具有精准性、协同性、集成性和调适性的运行特征。未来建设中,应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的关系,谋划好专业内涵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关键要素与育人体系的关系,把握好改革任务举措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计划” 要素优化 韧性治理 教学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逻辑、现实困境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福春 梁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0,共9页
三螺旋模型理论是阐释政府、产业、院校在“双高建设计划”中协同创新的理论切入点。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逻辑主要体现在从“自身发展”转向“服务贡献”、国家战略牵引与地方特色赋能相结合、以“两体”共振实现产教双端供需... 三螺旋模型理论是阐释政府、产业、院校在“双高建设计划”中协同创新的理论切入点。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逻辑主要体现在从“自身发展”转向“服务贡献”、国家战略牵引与地方特色赋能相结合、以“两体”共振实现产教双端供需适配、标准框架前置强调全过程评价。目前,职业院校开展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面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不强、对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的贡献度不高、产教融合协同机制不畅、院校特色化发展不鲜明、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深度不足等现实困境。针对上述问题,需构建“需求—供给—反馈”动态机制,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健全“制度—资源—评价”产教协同框架,推进“五金”要素协同升级;深化“基础设施—教学模式—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计划” 目标逻辑 现实困境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导向变化与建设方略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洁华 任君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2,41,共6页
国家启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是对第一期“双高建设计划”的深化与推进,高职院校要把握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导向变化,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科学组建专业群,编制好专业群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把... 国家启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是对第一期“双高建设计划”的深化与推进,高职院校要把握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导向变化,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科学组建专业群,编制好专业群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把握建设重点,创新建设机制,提高建设成效,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品牌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 专业群 改革任务 建设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茆思园 方皓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
专创融合教育已成为“双高”建设中的关键,也是培养具备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核心技能的茶叶专业创新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思政融入不足、... 专创融合教育已成为“双高”建设中的关键,也是培养具备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核心技能的茶叶专业创新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思政融入不足、课程设计不完善、师资不完备、实践体系不完整、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及支持力度不够等,提出通过融入“爱农-重农-兴农”的“三农”情怀思政教育、设计“通-专-辅”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培育“专-兼-跨”协同育人师资队伍、打造“学-赛-训”深度融合实践体系、完善“内部与外部-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多维评价体系及构建“政策-平台-文化”全面支持保障体系等路径,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满足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对高质量茶产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创新创业 思政教育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结构与逻辑研究——基于对“双高”建设单位制度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
5
作者 李杰 陈凤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9,共8页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基于扎根理论对15所“双高”建设单位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由目标指向、本体内容、实施过...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基于扎根理论对15所“双高”建设单位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由目标指向、本体内容、实施过程与保障体系等基本结构组成,在目标指向上受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作用,在本体内容上对制度结构与制度功能的双重兼顾,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体现主客体关系价值的双向规约,在制度保障体系上注重刚性工具与柔性工具的双向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双高建设单位 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制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双高”建设院校何以增强辐射?——基于“双高计划”建设成效的反思
6
作者 杨蕾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62,共11页
“双高计划”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造若干增长极,带动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整体跃升。基于辐射理论框架,分析“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辐射效应,发现“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规模效应初显、极化... “双高计划”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造若干增长极,带动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整体跃升。基于辐射理论框架,分析“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辐射效应,发现“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规模效应初显、极化效应显著,关联效应与创新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其辐射效应主要受发展能级、吸收能力和辐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未来“新双高”建设院校应协同“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辐射动力,从链状辐射拓展至网状辐射,实现从规范引领到创新引领的能级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双高计划”建设院校 辐射效应 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研究——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晖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对比全国197所国家级“双高计划”院校中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14所)与非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在人才培养高地建设上的差异,剖析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在人才培养建设、科技创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国际化建设等方... 对比全国197所国家级“双高计划”院校中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14所)与非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在人才培养高地建设上的差异,剖析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在人才培养建设、科技创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国际化建设等方面所依托的优势和所取得的成效,针对农业类高职院校所在各类技能大赛、农业类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在优化农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更好地履行农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使命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建设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化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喻学文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双高”建设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教育课程教学面对不断提高的职业岗位要求、日益更新的职业技术技能以及行业标准,并且要使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化学分析》...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双高”建设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教育课程教学面对不断提高的职业岗位要求、日益更新的职业技术技能以及行业标准,并且要使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化学分析》课程是一门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从学生竞赛、校企合作、双师型队伍的培养以及“1+X”证书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向、重心与支撑——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论坛”综述
9
作者 刘雨寒 刘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56-60,共5页
2025年5月2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之平行论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论坛”在长春举行。论坛围绕教育强国视域下建设职业... 2025年5月2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之平行论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论坛”在长春举行。论坛围绕教育强国视域下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定位与方向、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和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等核心议题展开探讨。面向未来,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应建设以适应性、国际性、融通性为方向,以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为重心,以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为支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本科 “双高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我国高职重大建设项目的功能演进与优化路径
10
作者 蒋炯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1,共9页
重大建设项目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功能效用。在教育生态学理论视角下,高职重大建设项目功能演进遵循不断强化从单一走向复合的整体功能、不断完善从冲突趋向调和的基本功能、不断发挥从松散转向融合的聚... 重大建设项目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功能效用。在教育生态学理论视角下,高职重大建设项目功能演进遵循不断强化从单一走向复合的整体功能、不断完善从冲突趋向调和的基本功能、不断发挥从松散转向融合的聚合功能等三方面的作用机理。未来,其生态功能应进一步拓展,在战略发展层面实现“强化服务—成效评价”的整体功能跃升,在院校办学层面谋求“内涵建设—数字赋能—对外开放”的基本功能平衡,在战术实施层面深化“政府主责—专产匹配—多元办学”的聚合功能发展,更加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由内向外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和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高等职业教育 重大建设项目 教育功能 “双高建设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智能制造中心为例 被引量:33
11
作者 张鑫 刘宁 +4 位作者 隋秀梅 王姗珊 韩玉辉 李楠舟 高玉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8-32,共5页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双高”建设要求,以专业群对接产业为核心,理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键逻辑,开展专业群建设。具体举措为:以“双高”建设发展为契机,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智能制造相关先进技术网络教学和培训资源平台,开...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双高”建设要求,以专业群对接产业为核心,理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键逻辑,开展专业群建设。具体举措为:以“双高”建设发展为契机,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智能制造相关先进技术网络教学和培训资源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教学和培训,打造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社会服务平台,将专业群打造成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群,为吉林高等职业教育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长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高建设 专业群 智能制造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被引量:139
12
作者 隋秀梅 高芳 唐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96,共4页
在"双高"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视角基础上,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介绍其在健全"双师型"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保障... 在"双高"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视角基础上,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介绍其在健全"双师型"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团队;建立校企校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双师型”教师 三教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要义、表征和策略 被引量:33
13
作者 胡俊平 顾京 吴兆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双高”建设是引领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双高”建设核心要义的基础上,从新视野、新趋势和新标准等三个方面研究“双高”建设的重要表征,针对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产教... “双高”建设是引领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双高”建设核心要义的基础上,从新视野、新趋势和新标准等三个方面研究“双高”建设的重要表征,针对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实施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集群统领培育一流品牌专业,系统筹划打造“双师四能”教师队伍,育训并举增强服务发展实效,创新路径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多元共治提升内部治理水平等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高建设 高质量 专业建设 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潘书才 陈向平 赵勤贤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9,共7页
“双高”建设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为高职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创造了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的互动逻辑,明确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双高”建设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为高职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创造了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的互动逻辑,明确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文章提出以下破解对策: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改革管理体制,注重区域差异,平衡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优化产教资源建设,促进校企有效协同;加快产业升级,精准定位人才规格,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产教融合 互动逻辑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27
15
作者 潘锡泉 郭福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1-56,共6页
加强科研创新,发挥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功效是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奋力推进“双高”建设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氛围尚未形成、现有考核激励机制设计尚无法激活广大教师主动参与科研创新的内生动力,部分教师自... 加强科研创新,发挥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功效是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奋力推进“双高”建设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氛围尚未形成、现有考核激励机制设计尚无法激活广大教师主动参与科研创新的内生动力,部分教师自身层面的科研创新意识不强、科研基础薄弱、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可以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机制优化和教师自我价值实现两方面发力,实现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文章从高职院校科研创新理念的转变、科研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科研服务优化、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打造的外部宏观层面,以及教师自身科研素养培育、科研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内部微观治理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科研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视角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军 杨洋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4-71,共8页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高水平双师队伍的建设,重在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基于“双高”建设的视角,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旨向,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为依归...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高水平双师队伍的建设,重在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基于“双高”建设的视角,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旨向,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为依归。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保障机制不健全、目标功利化与标准模糊、内生动力缺乏等问题。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保障;制定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标准;推动校内与校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助力“双高”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费云生 吴昊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47,共6页
高职院校建设现代内部治理体系是党委领导下的科学决策、章程统领下的依法办学、开放办学下的产教融合、共同治理下的质量自治、智慧服务下的精细管理,为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高特别是"双高"建设提供了系统性保障,不仅有利于办... 高职院校建设现代内部治理体系是党委领导下的科学决策、章程统领下的依法办学、开放办学下的产教融合、共同治理下的质量自治、智慧服务下的精细管理,为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高特别是"双高"建设提供了系统性保障,不仅有利于办学理念的现代化演进和"双高"项目的高水平建设,还有利于内涵建设的整体化推进和管理水平的螺旋式上升。由此,探索建立以党委领导下的治理架构为核心,以建设制度体系、架构开放办学体系、落实内部质量保证、建设智慧服务平台为主要路径的"一核四维"现代化内部治理体系,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加强跟踪考核、形成质量文化保障内部治理体系功能的发挥,为办学规范、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师资建设等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助力"双高"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体系 现代化 “双高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建设 被引量:9
18
作者 焦世奇 夏正晶 王如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01-104,共4页
针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存在“大而不强”、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不及时、实习实训条件薄弱等现实问题,开展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建设可以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动态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 针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存在“大而不强”、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不及时、实习实训条件薄弱等现实问题,开展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建设可以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动态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重视专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在此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电子商务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电子商务专业与电子商务产业的关系和电子商务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电子商务 高水平专业 “双高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实施绩效评价的逻辑解构及突破路径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虹 龚添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2,共7页
"双高"建设是国家对高职教育重大政策部署,是实现高职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重要创举。"双高"建设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和动态管理,实施绩效评价合乎高职教育服务发展的建构理念,是高职教育优化治理的政策工具,也是... "双高"建设是国家对高职教育重大政策部署,是实现高职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重要创举。"双高"建设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和动态管理,实施绩效评价合乎高职教育服务发展的建构理念,是高职教育优化治理的政策工具,也是高职教育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求。但绩效评价仍存在着外部问责与自我发展的价值对立;边际效应与提质培优的目标背离;类型多样与标准统一的固有矛盾;评价碎片化与整体发展的冲突等问题。通过绩效评价上补充效能评价;结构化指标群上加强同行评价;综合标准上叠加分类标准;多样化比较方法消融边际效应;明确评价结果的使用边界等方法可以实现绩效评价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绩效评价 突破路径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任“双高”建设的教师队伍能力图谱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春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4-89,共6页
"双高计划"的高质量推进关键看教师队伍。解析"双高"建设改革任务,形成教师队伍胜任任务与应具备的能力图谱;定义教师队伍角色,形成教师角色与"胜任能力"表现图谱;提出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素养、思政教育... "双高计划"的高质量推进关键看教师队伍。解析"双高"建设改革任务,形成教师队伍胜任任务与应具备的能力图谱;定义教师队伍角色,形成教师角色与"胜任能力"表现图谱;提出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素养、思政教育能力、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化能力的路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服务建设世界一流职业院校,实现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教师队伍 胜任能力图谱 能力提升 高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