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书念下去”:一流高校“双非”学历背景博士生学业抗逆的扎根理论研究
1
作者 刘文晓 蔡国春 +1 位作者 陈群 陈炜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过程论视角下的抗逆力研究,把学生良好学业成就的获得视作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博弈的结果。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考察来自社会弱势阶层家庭,且本科和硕士阶段均毕业于“双非”院校的“双一流”高校在读博士生群体过往的生活经历和受... 过程论视角下的抗逆力研究,把学生良好学业成就的获得视作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博弈的结果。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考察来自社会弱势阶层家庭,且本科和硕士阶段均毕业于“双非”院校的“双一流”高校在读博士生群体过往的生活经历和受教育历程,研究发现:科研素质、文化特质、成就动机、家庭和社群环境、师生关系是促成该群体完成学业抗逆的保护因素。其中个体的学术兴趣、科研素养、自身具备的文化特质以及对于读书价值的感知,是“双非”学生不断寻求学业进取的强大内生力量;个体所在家庭的养育实践以及个体所处社群文化观念等为学业抗逆营造了积极的外部情境;基于学缘关系而结成的师生交往为“双非”学生提供了补偿性文化资本,是影响和引领“双非”学生成长的重要驱动。外部情境和重要驱动的双重支撑又进一步强化个体的内生力量,最终完成学业抗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非”院校 “双非”学生 学业抗逆 保护因素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们为什么能读博?--一项关于一流高校“双非”背景博士生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文晓 蔡国春 +1 位作者 陈群 陈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7,共9页
为探寻本硕阶段均来自“双非”院校的学生成功考取一流高校博士生的关键因素,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19位“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博士生过往的生活经历和学业历程进行了研究,发现:较好的家庭支付能力和完备多样的奖助学金制度为“双... 为探寻本硕阶段均来自“双非”院校的学生成功考取一流高校博士生的关键因素,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19位“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博士生过往的生活经历和学业历程进行了研究,发现:较好的家庭支付能力和完备多样的奖助学金制度为“双非”学生考取博士生提供了坚实经济基础;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较强的科研潜质是“双非”学生追求更高层次教育的原动力;鲜明的个人特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成他们取得学业成就的重要非智力性因素;重视和崇尚教育的传统文化观念为“双非”学生学业精进营造了积极的支持环境;硕士生期间的师生交往和同伴关系作为重要驱动进一步激励“双非”学生为学术目标而努力奋斗。最后从提升培养质量、建构和谐导生关系、加强信息交流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学生学业成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非”院校 学业成就 导生互动 学术志趣 个人特质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