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同步卫星双向共视时间比对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利 韩春好 唐波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1,共4页
提出了地球同步卫星双向共视时间比对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修正计算模型,最后采用北京站与哈尔滨和乌鲁木齐两个标校站之间的共视比对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同步卫星双向共视时间比... 提出了地球同步卫星双向共视时间比对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修正计算模型,最后采用北京站与哈尔滨和乌鲁木齐两个标校站之间的共视比对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同步卫星双向共视时间比对方法原始结果与拟合曲线的标准差小于8 ns,经过数据平滑处理,精度可以大大提高,如经过15 min平滑,精度达到约2.5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卫星导航系统 地球同步卫星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P和共视技术的改进PPP时间频率传递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路润民 张杰 +2 位作者 钟世明 韩金阳 梁子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PPP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高精度GNSS时间频率传递技术之一,且具有精度高、范围广、低成本等特点,而共视时间频率传递的站间差分能够消除卫星钟差和削弱电离层、对流层等路径误差,本研究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实现了一种改进PPP时间传递方法... PPP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高精度GNSS时间频率传递技术之一,且具有精度高、范围广、低成本等特点,而共视时间频率传递的站间差分能够消除卫星钟差和削弱电离层、对流层等路径误差,本研究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实现了一种改进PPP时间传递方法。实验选取了5个连接UTC(k)和1个外接高精度氢原子钟的IGS测站,建立了零基线、短基线和长基线链路评估该方法的时频传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IGS最终钟差产品为时间参考,改进PPP时间传递精度相比PPP提高了2.55%~17.78%。零基线链路频率稳定度达到2.0×10^(-17)/600000 s,且不切换共视星时,其短期频率稳定度优于PPP,长期频率稳定度与PPP相当;非零基线链路中各链路的改进PPP在时间间隔10000 s以后的频率稳定度相对于IGS最终产品和BIPM PPP有10%左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频率传递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时间频率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Kalman滤波的共视数据处理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当丽 翟慧生 胡永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86-287,290,共3页
在GPS、北斗"双模"卫星共视系统中,由于卫星秒的不稳定性、环境干扰及测量噪声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卫星秒与本地钟秒的时差数据出现较大的跳变,直接影响最后的卫星共视比对结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χ2)检验法的自适... 在GPS、北斗"双模"卫星共视系统中,由于卫星秒的不稳定性、环境干扰及测量噪声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卫星秒与本地钟秒的时差数据出现较大的跳变,直接影响最后的卫星共视比对结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χ2)检验法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有效地剔除野值,使时差数据更接近真实钟差,提高了卫星共视系统的比对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卫星共视系统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野值 残差(χ2)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共视法的BDS-3时差测量实验教学装置设计
4
作者 周命端 姬旭 +2 位作者 徐翔 张小伟 荣子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0-225,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卫星共视法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时差测量实验教学装置,给出了BDS-3卫星共视法时差测量算法模型。基于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利用C#编程语言设计开发了实验软件系统,并从实验硬件装备和实验软件设计两个角... 设计了一种基于卫星共视法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时差测量实验教学装置,给出了BDS-3卫星共视法时差测量算法模型。基于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利用C#编程语言设计开发了实验软件系统,并从实验硬件装备和实验软件设计两个角度搭建BDS-3时差测量实验教学装置。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卫星共视法的BDS-3时差测量实验教学装置运行稳定、状态良好,且用于B1伪距信号时差测量实验获得接收机钟差稳定度为纳秒级且时差测量精度可达23.0 ns,该算法模型及实验教学装置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时差测量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 时差测量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时间比对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继海 董绍武 +3 位作者 袁海波 广伟 赵书红 王威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73,共8页
为促使北斗系统特别是北斗三号系统尽早加入国际原子时计算,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及捷克无线电工程和电子学院两个守时实验室接收机产生的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观测数据,开展基于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时间比对试验。结果表明,... 为促使北斗系统特别是北斗三号系统尽早加入国际原子时计算,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及捷克无线电工程和电子学院两个守时实验室接收机产生的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观测数据,开展基于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时间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北斗三号信号的多路径噪声影响小于北斗二号信号,且信噪比优于北斗二号信号。对比已有的研究,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B1C和B2a)共视时间比对的噪声相对于北斗三号卫星播发的北斗二号兼容信号体制(B1I和B3I)有较大的改善,其结果与GPS、Galileo共视比对结果相当,且在零基线共钟比对中,基于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比对钟差的标准偏差相对于北斗二号信号提高了40%以上;利用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得到的亚欧两地钟差噪声小于北斗二号信号,且比对钟差的稳定度相对于北斗二号提高了10%以上。该试验也可为北斗三号时间比对纳入国际原子时计算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信号噪声 时间比对 国际原子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站和GNSS共视的差别及精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音华 陈瑞琼 +2 位作者 刘娅 李孝辉 张首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89-1398,共10页
为了对比空间站和导航卫星共视的性能差异,深入分析影响共视性能的主要误差源特征,推进共视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对共视时间比对基本原理的分析为基础,从系统设计和关键误差源影响两个方面对比分析空间站和导航卫星共视的差异。理论研究结... 为了对比空间站和导航卫星共视的性能差异,深入分析影响共视性能的主要误差源特征,推进共视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对共视时间比对基本原理的分析为基础,从系统设计和关键误差源影响两个方面对比分析空间站和导航卫星共视的差异。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导航卫星共视,轨道误差是影响空间站共视精度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此外,空间站共视还需考虑地球引力时延等精细误差的影响。最后,设计并实施了仿真实验和实测实验,通过实验数据进一步对比两者的性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空间站和导航卫星共视各有利弊,虽然空间站共视的服务区域和连续性逊于导航卫星共视,但可以实现的共视精度至少比导航卫星高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轨道误差 电离层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复用方法的GNSS共视信号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博闻 蔚保国 +3 位作者 张波 韩华 宋伟 吴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06-1414,共9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共视(CV)技术应用中需要对GNSS共视信号进行模拟仿真,可以降低对共视接收机和共视算法进行测试过程中的成本。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复用方法的GNSS共视信号的双路信号模拟方法。首先,对GNSS共视技术原理进行...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共视(CV)技术应用中需要对GNSS共视信号进行模拟仿真,可以降低对共视接收机和共视算法进行测试过程中的成本。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复用方法的GNSS共视信号的双路信号模拟方法。首先,对GNSS共视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GNSS直射信号的模拟思路,设计了基于GNSS直射信号模拟器的GNSS共视信号模拟方法,对共视信号传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零基线、短基线、长基线3种场景下仿真的共视信号,以及实场采集的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验证的结果表明,仿真的GNSS共视信号定位准确,定位精度在米级;共视比对结果均方根值(RMS)精度优于12 ns,可以进行共视法时间传递,证明了提出的共视信号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GNSS共视信号生成。对GNSS共视信号模拟器、共视接收机的研制和共视算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CV)信号 时间传递 模拟仿真 实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