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探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尹玉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双师双能”培育现代匠才;聚焦科创属性、科技赋能、科教融汇,提高科技支撑力;推进高质量教育教学,确保民生保障力;加强协同育人能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强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育创新活力;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打造职教“金师”;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升“双师”素质的内驱力;营造正面社会舆论氛围,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2
作者 刘丹 冯述虎 高菁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8-136,共9页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其职业能力建设仍面临理论与实践融合不足、发展路径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以烟台科技学院为案例,对36名“双师型”教师进行访谈,基于“环境-心理型”能力发展框架和...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其职业能力建设仍面临理论与实践融合不足、发展路径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以烟台科技学院为案例,对36名“双师型”教师进行访谈,基于“环境-心理型”能力发展框架和生态系统理论中的“生态变迁”概念,构建了“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内外三阶段互相渗透”路径:在职前培养阶段,依托多主体协同机制,将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需求相结合;在入职规范阶段,通过“双导师”指导和动态适配机制,促进角色转变与职业适配;在职后提升阶段,通过“六级联动”培训体系和动态评价机制,推动教师能力在内外互动中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双师型”教师 职业能力 发展路径 社会认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挑战与进路
3
作者 毛菊 周勇成 余晓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19-24,共6页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对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践行教育惠民宗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对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践行教育惠民宗旨、服务强国建设目标四个层面。当前,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能力结构、培养培训体系、管理制度机制仍面临现实挑战。基于此,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思想铸魂,厚植教师队伍理想信念的内生力;推进专业强师,提升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支撑力;巩固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的驱动力;创新制度赋能,加强全域协同育人机制的整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之困与解:基于大规模语料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婷婷 金明磊 蔡连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上取得了新的发展,但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仍在探索之中。研究收集了全国500所职业院校的9259份教师专业发展总结性文本,并基于理论性抽样,对16位职业院校教师、管理...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上取得了新的发展,但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仍在探索之中。研究收集了全国500所职业院校的9259份教师专业发展总结性文本,并基于理论性抽样,对16位职业院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最终汇总形成了829万字的语料库。运用NVivo软件对语料库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制度供给力度有待提升;专业能力建设存在盲点;评价激励制度亟需完善。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针对上述实践问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需加强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政策支持,构建“双师并修”专业能力终身发展体系,完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评价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 专业化教师队伍 大规模语料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何以促进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岩 孙翠香 关志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37-43,共7页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基于产教融合真实情境,对26位高职教师深度访谈。通过对数据的三级编码,构建了产教融合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政策出...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基于产教融合真实情境,对26位高职教师深度访谈。通过对数据的三级编码,构建了产教融合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政策出台实施、行企资源配套、院校机制调控、教师个体驱动、社会环境认可和学生发展反馈等6个主范畴因素协同影响“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为此,应以终身化理念持续提升“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以多元化资源联动搭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以长效化管理稳固落实“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双师型”教师 专业发展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慧 李晖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4,共7页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引领“双师型”教师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引领“双师型”教师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推动“双师型”教师德技并修、赋能“双师型”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激励“双师型”教师终身学习。基于此,应结合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遵循认知逻辑、情感逻辑、意志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强化理性认知、加强情感体验、促进反思内化和强化实践能力等方面,促进教育家精神更好地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双师型”教师的应然样态、发展困境及纾解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欣旖 王春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3,共8页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对职业院校48名“双师型”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从动态双元知识体系、合规性专业技术能力、校企合作深度实践、跨界性专业身份彰显、教学创新与研究能...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对职业院校48名“双师型”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从动态双元知识体系、合规性专业技术能力、校企合作深度实践、跨界性专业身份彰显、教学创新与研究能力、良好的师德师风素养等要素勾勒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应然样态。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仍面临角色分化与认知固化、揠苗培育与指标僵化、制度失范与行为偏差、资源失配与职能弱化等实然困境。为此,应以教育家精神重塑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取向,以分层分级培育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以制度规则体系健全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以保障机制服务多方合作的产教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应然样态 困境纾解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教研室赋能“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向度与建构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黄茂勇 徐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2,共9页
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具有赋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价值,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的关键着力点。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虚拟教研室的实际运作和效能提升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 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具有赋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价值,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的关键着力点。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虚拟教研室的实际运作和效能提升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使其成为助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新思路和新范式。基于共同体建构的理论视角,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在内部结构上涵盖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资源共同体以及技术共同体四大核心要素。虚拟教研室从价值联结、工具赋能、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等四个方面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共同体治理结构的革新,彰显了其赋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价值向度。为了充分发挥虚拟教研室的作用,高职院校需从多元主体的价值缔约与愿景引领、共生治理的制度重塑与流程再造、产教融合的场域转换与多维赋能、教师成长资源的数字公共能量场供给、教育情境的深度沉浸式场景建构等方面整体设计虚拟教研室的建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虚拟教研室 “双师型”教师 虚拟共同体 AI赋能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
9
作者 汪安冉 丁翠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3-94,共12页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发展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然而,当前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话语多集中于规范性层面,存在论层面的追问略显不足。鉴于此,以“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为切入点,考虑到身份...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发展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然而,当前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话语多集中于规范性层面,存在论层面的追问略显不足。鉴于此,以“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为切入点,考虑到身份的政治派生性、社会规范性、自我建构性等多维属性,开展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网络民族志研究。研究发现,“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受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文化认知要素的综合交织影响,并外化出游离性、支配性、矛盾性、扞拒性、折中性与交易性的特征。需要进一步依托政策“制定—执行”的程序信任、“地域化—单元化”的价值共同体、“底线化—交易性”的行动反思来促进问题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身份认同 制度主义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雪贤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7-139,共3页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培育“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为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对学生形成示范带动效...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培育“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为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对学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进而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明确了聚焦构筑校企合作共同体,融通多元化教育资源,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体系,以及提高“双师型”教师综合育人能力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产出绩效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杨涵深 艾湘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79,共10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江西省“双师型”教师政策实施的效果表明:“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了所在学校各维度的绩效产出,不同年龄和职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促进作用在各维度有所差异,青年“双师型”...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江西省“双师型”教师政策实施的效果表明:“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了所在学校各维度的绩效产出,不同年龄和职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促进作用在各维度有所差异,青年“双师型”教师占比和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对高职院校的绩效产出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不同地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对学校教育产出绩效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处于省会城市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占比提升对高职院校的绩效产出明显强于处于非省会城市的院校。为加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制度和提高青年与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的占比入手,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科研支持力度、完善“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支持制度以及加大“双师型”教师引进和培育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产出绩效 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机制、困境审视与破局之策——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
12
作者 袁晓华 徐涵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9-66,共8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以“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消解异议”四要素为逻辑主线,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机制,重新审视“双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以“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消解异议”四要素为逻辑主线,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机制,重新审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研究发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难以形成统一的转移目标、利益合作不深入、主观能动性不强、转译载体难找寻等问题。基于此,提出要达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统一目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利益合作,激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多元主体,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情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行动者网络理论 过程机制 困境审视 破局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13
作者 周静 苏醒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1-107,共7页
产教融合共同体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发展模式,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设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实践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运行机制、制度保障、身份... 产教融合共同体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发展模式,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设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实践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运行机制、制度保障、身份认同、专业能力等四大现实挑战。对此,提出产教融合共同体要“创新耦合机制,构建需求响应型教师发展生态”“强化制度供给,共建长效合作和权益共享体系”“重构发展通道,创设‘双师型’教师专属晋升体系”“分层能力赋能,打造标准引领的成长闭环”等四个维度赋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共同体 “双师型”教师 教师队伍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研究
14
作者 伍卓林 李佐施 刘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08-112,共5页
中职“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分层培育目标可分为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中职“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主要面临政府跨部门政策协同缺位、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培育机制不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较低、创新意识... 中职“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分层培育目标可分为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中职“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主要面临政府跨部门政策协同缺位、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培育机制不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较低、创新意识与能力欠缺的问题。据此,政府层面应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保障专项经费来源,学校层面应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教师层面应增强数字技术应用意识,提升数字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中职“双师型”教师 数字素养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结”与“解”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殿宏 田翠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35,共6页
“双师型”教师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加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经过了概念内涵逐步清晰、教师数量逐年增多、资格认定标准逐渐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日趋严密的发展历程。“双... “双师型”教师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加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经过了概念内涵逐步清晰、教师数量逐年增多、资格认定标准逐渐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日趋严密的发展历程。“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取得与丧失,事关教师切身利益,关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建设水平。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退出机制,将为建设一支符合中国实际、体现职教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充足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为此,需要分层分类细化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认证与评价机制,强化彰显职业教育跨界属性,补强优化法律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准入退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的演进逻辑及优化路径——基于全国87项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涵 袁晓华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或办法,以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1995—2023年我国出台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将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的演进划分为... 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或办法,以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1995—2023年我国出台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将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内涵发展阶段和全面提升阶段。但在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过程中依然存在认定范畴不够明晰、认定条件有待细化、认定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政策体系;制定完善的运行机制,为政策落实提供有效保障;优化配套制度建设,为政策运行提供良好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教师认定 演进逻辑 优化路径 政策文本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困境及突破路径 被引量:31
17
作者 常小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64,共7页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梳理发现,政策愈发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内涵提升,同时也存在教师培养不足、在职教师学历提升遇到瓶颈、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院校路径不畅等困境。为...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梳理发现,政策愈发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内涵提升,同时也存在教师培养不足、在职教师学历提升遇到瓶颈、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院校路径不畅等困境。为此,应建设开放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吸引应用型高校加入职教教师培养体系,为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及高技能人才进入职教教师队伍打开通道,通过产教融合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 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教师标准实施背景下“双师素质”探究:价值意蕴、本质内涵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谢莉花 李涵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60,共7页
加强双师素质培养是“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之举。“双师型”的价值意蕴在于通过双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学生和体系的发展,本质内涵在于职教教师“双师素质”合一,落脚点在于双师素质合一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升。该专业教学... 加强双师素质培养是“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之举。“双师型”的价值意蕴在于通过双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学生和体系的发展,本质内涵在于职教教师“双师素质”合一,落脚点在于双师素质合一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升。该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明晰职教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上,理解“三性合一”理念下专业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及其发展阶段,落实体现双师素质要求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双师素质” 教师标准 专业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向度及行动策略 被引量:7
19
作者 容华 邓小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职业教育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部将师德考核作为“双师型”教师职业考核的第一标准,突出了职业伦理在“双师型”教师职业标准中的首要地位。发展职业伦理是“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从... 在职业教育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部将师德考核作为“双师型”教师职业考核的第一标准,突出了职业伦理在“双师型”教师职业标准中的首要地位。发展职业伦理是“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从教学伦理、技术伦理和学术伦理三个向度进行深刻剖析,明确“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各伦理向度的要求和内容。通过完善伦理培训体系与评价机制,发展教学伦理;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发展技术伦理;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发展学术伦理,从而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职业伦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专业发展 职业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会荣 任昭 李俊涛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9期165-168,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双师型”教师的相关政策和学者研究成果,探究“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定义和构成,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当前职业本科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在调研区域职业本科院校、高职本科专业的基础上,从基本教学能力、课...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双师型”教师的相关政策和学者研究成果,探究“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定义和构成,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当前职业本科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在调研区域职业本科院校、高职本科专业的基础上,从基本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指导大赛能力、课程评价能力、独立科研能力等方面分析影响“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要素,进而从学校层面、个人层面、成效层面分别剖析“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困境,并从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策略,如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师专业技能比武、深化产教融合等,多管齐下,力求提升职业本科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双师型”教师 专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