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苓白术散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有效部位的筛选
1
作者 杨可威 朱连连 +4 位作者 禹姗姗 陈正元 吴瑾 王爽 战丽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189,I0051-I0056,共14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Shenling Baizhu Powder,SLBZP)及其拆分组分对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从而获得参苓白术散改...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Shenling Baizhu Powder,SLBZP)及其拆分组分对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从而获得参苓白术散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的最佳有效部位,并阐明参苓白术散以“甘”治“甘”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参苓白术散及其拆分组分、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大鼠。定期测量大鼠的体质量、腹围、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给药结束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ITT)、丙酮酸耐量试验(Pyruvate tolerance test,PTT)。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antitative insulin sensitivity check index,QUICKI)等参数。实验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胰腺组织进行生化、病理分析。结果采用HFD+STZ成功构建了肥胖T2DM动物模型。参苓白术散及其拆分组分能够减轻肥胖T2DM大鼠体质量、减少腹围,缓解肥胖T2DM大鼠多饮、多食的表型,调节脂代谢。能够降低肥胖T2DM大鼠空腹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及丙酮酸耐量,改善胰岛形态及功能,调节糖代谢。结论参苓白术散及其拆分组分可有效改善肥胖T2DM,调节糖、脂代谢紊乱,修复胰腺的病理损伤。参苓白术散多糖是改善肥胖T2DM的最佳有效部位。参苓白术散多糖组分、树脂70%醇洗组分、水洗组分为参苓白术散“甘”味的主要物质基础,其共同发挥着参苓白术散改善肥胖T2DM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拆分组分 肥胖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从顺其宜”理论探讨参苓白术散通过SGLT1调控“糖偏好-肠-脑轴”干预肥胖2型糖尿病
2
作者 朱连连 路童 +1 位作者 杨可威 战丽彬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9,I0003,共7页
肥胖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等代谢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界的重大和疑难课题。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T2DM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甘味偏嗜是肠-脑轴信号传导的结果,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 肥胖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等代谢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界的重大和疑难课题。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T2DM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甘味偏嗜是肠-脑轴信号传导的结果,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1,SGLT1)在其中作为肠道识别糖的分子起关键作用。根据文献报道和课题组前期证实中药复方通过调节肠道功能对肥胖T2DM的防治具有突出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从顺其宜”的中医理论,探究以甘味药物为主的参苓白术散通过调控肠道糖偏好分子SGLT1,基于肠-脑轴干预肥胖T2DM的糖代谢和糖偏好信号传导环路,进而干预肥胖T2DM的疗效机制,为进一步阐述中医从肠-脑轴治疗肥胖T2DM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肥胖2型糖尿病 肠脑轴 糖偏好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及计量学方法研究脾阴学说古今发展及参苓白术散滋补脾阴作用阐释 被引量:8
3
作者 臧凝子 王世文 +2 位作者 李品 王清华 战丽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4,I0035,共6页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阳气为脾脏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动力”,而脾阴则提供了“物质基础”。脾阴学说成说较晚、论说较少,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脾阴理论内涵及历史发展源流,认为“辅运化”“主滋养”和“和胃阳”是脾阴主要...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阳气为脾脏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动力”,而脾阴则提供了“物质基础”。脾阴学说成说较晚、论说较少,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脾阴理论内涵及历史发展源流,认为“辅运化”“主滋养”和“和胃阳”是脾阴主要的生理功能;脾阴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黄帝内经》构建脏腑阴阳理论体系、《伤寒论》初识脾阴方证、“丹溪学派”首开滋阴法先河、缪希雍系统建立脾阴理论体系、吴澄引申“芳香甘平”治法5个历史时期。此外,通过文献计量学Citespace分析脾阴学说现代整体发展应用情况,对比古今常用11个滋补脾阴类中药复方发现:现代研究中对脾阴学说的认识主要传承自唐容川、叶天士、吴澄、李东垣、缪希雍、张锡纯几位医家;其理论主要应用在消渴(糖尿病)、泄泻、便秘、肉痿等疾病治疗中;用药偏以甘淡,兼顾养胃阴为特色;局方参苓白术散成方早,充分体现了“甘淡”补脾之滋补脾阴用药的基本法则,具有健脾气、滋脾阴、渗脾湿之功效,全方升降相因、散收并用、补行兼施,尤宜于脾气阴虚夹湿的患者,乃滋补脾阴理论应用的基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 参苓白术散 文献研究 文献计量学 滋补脾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津亏干燥综合征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宋亚丽 马艳苗 +1 位作者 胡桂芬 来晓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津亏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7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从密封箱子抽取带有数字的纸团,大...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津亏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7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从密封箱子抽取带有数字的纸团,大于等于54的号码为观察组,小于54的号码为对照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片、甲泼尼龙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和自我报告指数(ESSPRI)评分、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7(IL-17)、免疫功能(CD_(8)^(+)、CD_(4)^(+)和CD^(+)_(4/)CD_(8)^(+))、血清TLR4和NF-κB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两目干涩、关节疼痛、口燥咽干、皮肤干燥、体倦乏力和唾液腺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目干涩、关节疼痛、口燥咽干、皮肤干燥、体倦乏力和唾液腺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SSDAI和ES⁃SPR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SDAI和ESSPR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FN-γ、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_(4)^(+)、CD_(8)^(+)、CD_(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_(4)^(+)、CD_(4)^(+)/CD_(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LR4/NF-κ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LR4/NF-κ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5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1%(45/53)(χ^(2)=4.096,P=0.043)。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能有效提高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降低ESSDAI和ESSPRI评分、改善TLR4/NF-κB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肺脾气虚 津亏 干燥综合征 TLR4 NF-κB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联合肠内营养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健华 韦彪 史玉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联合肠内营养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标准肠内营养支持及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标...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联合肠内营养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标准肠内营养支持及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标准肠内营养支持及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均治疗至转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治疗前、治疗后营养状态、炎症反应指标、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带机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1/30)vs 26.67%(8/3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红蛋白(serum hemoglobin,HG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全血白细胞总数(blood 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得分,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不耐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进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及血液黏度增加,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参苓白术散 肠内营养 营养状态 炎症反应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杭天怡 战丽彬 +4 位作者 孙铁锋 张栎婧 周雯 毕婷婷 朱连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I0033,共7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6、12、24 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予同中药给药剂量超纯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8 d。定期测量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随机血糖,实验末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运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舌组织、空肠组织及回肠组织样本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以及甜味觉受体1型成员2和3(Taste receptor 2 and 3,T1R2、T1R3)、α-gustducin的蛋白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组Zucker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随机血糖值、食物摄入量水平明显高于瘦型对照组,葡萄糖耐量显著低于瘦型对照组。经治疗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的血糖、体质量增长及食物摄入量,并改善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葡萄糖耐量。干预4周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可以使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舌、回肠、空肠的GLUT2、T1R2、T1R3、α-gustducin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参苓白术散剂量依赖性地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血糖,其作用可能与调控舌和肠道甜味感知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Zucker大鼠 参苓白术散 甜味觉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丽敏 秦理 +3 位作者 邵丰 杨孝兵 龙小琴 蔡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9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给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参苓白...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9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给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关节肿胀及疼痛状况、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疾病相关指标[血尿酸(UA)、血沉(ESR)]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中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VAS评分及关节肿胀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IL-6、TNF-α、CRP水平及UA、ES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4.89%(7/47)、6.25%(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年随访中对照组出现9例复发,复发率19.14%(9/47),观察组出现2例复发,复发率4.17%(2/4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可有效助益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减轻疾病相关中医证候,改善关节肿胀及疼痛状况,降低机体炎症,不良反应较少,远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痛风性关节炎 血尿酸 血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脾两虚型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岩 田乃菊 +3 位作者 赵玮璿 汤雨 张法英 李莹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脾两虚型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非小细胞肺癌肺脾两虚型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参...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脾两虚型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非小细胞肺癌肺脾两虚型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癌因性疲乏评分(Piper疲乏量表)、血清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C30)]。结果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45/5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35/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腹胀纳呆、痰白清稀、神疲乏力、气短而喘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Piper疲乏量表总分及平均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D_(3)^(+)、CD_(4)^(+)、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EORTC QLQ-C30量表5个功能维度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非小细胞肺癌肺脾两虚型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免疫功能,缓解中医证候,保障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非小细胞肺癌 肺脾两虚型 癌因性疲乏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治疗肺癌综合疗效系统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邵帅 陈梦利 +2 位作者 冯保荣 马纯政 李洪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3-2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治疗肺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 目的系统评价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治疗肺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 base,搜索纳入比较单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或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对照组与对照组其他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1月7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评估偏倚风险、提取文献基本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s,共70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54例,试验组3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治疗肺癌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肺癌的临床疗效有效率[RR=1.85,95%CI(1.39,2.45),P<0.0001],可改善生活质量[RR=1.85,95%CI(1.39,2.45),P<0.0001],可提升中医证候疗效[RR=1.60,95%CI(1.18,2.16),P=0.002],同时可缓解化疗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RR=2.02,95%CI(1.54,2.65),P<0.00001]以及腹泻[RR=1.35,95%CI(1.11,1.71),P=0.004]。结论基于以上分析,临床治疗肺癌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治疗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提升中医证候疗效、缓解恶心呕吐及腹泻等化疗不良反应上有优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偏低、报告结局指标较少等缺点,无法全面准确分析治疗效果,还需进行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期为肺癌临床中西医治疗提供可靠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参苓白术散 肺癌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凌凤 段兵 +2 位作者 刘飞 田兴中 张艳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2021年11月张家口市第五医院内科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21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5例及对照组105例。两组均接...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2021年11月张家口市第五医院内科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21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5例及对照组10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呼吸肌锻炼、加强免疫力,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炎症反应指标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全血CD_(4)^(+)、CD_(4)^(+)/CD_(8)^(+)水平、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简易健康调查量表(SF-36)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在两组中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全血CD_(8)^(+)、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与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参苓白术散 T淋巴细胞亚群 肺功能 生活质量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慧峰 郑文静 +1 位作者 马平平 张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48-151,共4页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散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肥胖型T2DM患者116例,按照单双号法为对照组(5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有氧运动)观察组(59例,对照...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散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肥胖型T2DM患者116例,按照单双号法为对照组(5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有氧运动)观察组(59例,对照组基础联合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及脂肪激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低血糖)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的80.70%(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MI、腰臀比、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及糖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腰臀比、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且FPG、2 hPG、HbA1c和HOMA-IR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8%(3/59)和10.53%(6/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肥胖型T2DM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肥胖症状和糖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T2DM 参苓白术散加减 有氧运动 临床疗效 糖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凌凤 段兵 +2 位作者 刘飞 田兴中 张艳峰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肺功能、诱导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10例2...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肺功能、诱导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10例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张家口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5例)、联合组(105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组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对照组、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血浆BNP水平、肺功能、诱导痰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99/105)vs 84.76%(89/105),P<0.05]。相比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_(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水平升高,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诱导痰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浆BNP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抑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浆BNP的表达,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参苓白术散 沙美特罗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张中药处方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13
作者 陈鸿雁 赵忠庆 +1 位作者 鞠佳龙 张国庆 《养殖技术顾问》 2004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中药处方 兽医临床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家畜 胃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慢性泄泻的临床观察及中西医疗法
14
作者 刘鑫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2期60-61,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慢性泄泻临床疗效观察,对56例慢性泄泻的患畜,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施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西药治疗加中药治疗,治疗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慢性泄泻临床疗效观察,对56例慢性泄泻的患畜,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施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西药治疗加中药治疗,治疗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慢性泄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泄泻 中西医结合疗法 “参苓白术散” “四君子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