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农村妇女“参政” 促进政治文明进程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3,共6页
农村妇女在村级选举、村民自治中的参与度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民主化进程、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对于福建省来说,推动农村妇女参政,具有更独特而深刻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国家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福建省的农村妇女"参政"(... 农村妇女在村级选举、村民自治中的参与度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民主化进程、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对于福建省来说,推动农村妇女参政,具有更独特而深刻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国家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福建省的农村妇女"参政"(进两委任主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推动农村妇女参政、促进政治文明进程的基本思路:需要制定倾斜政策,为妇女参政提供制度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协调联动的社会支持机制;加强全面培训,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和参政能力;广泛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妇女参政的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参政” 扩大民主参与 村级选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阎锡山政制革新中的士绅名流“参政”——兼与清代比较的视角
2
作者 渠桂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6,共9页
清代保甲制度名存实亡。长期以来,有识之士要求士绅"参政",主持地方事务的呼声不绝于耳。清末新政,国家现代化政权建置,给士绅"参政"提供了重要契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阎锡山迎合现代的潮流,顺应历史的要求,倚靠... 清代保甲制度名存实亡。长期以来,有识之士要求士绅"参政",主持地方事务的呼声不绝于耳。清末新政,国家现代化政权建置,给士绅"参政"提供了重要契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阎锡山迎合现代的潮流,顺应历史的要求,倚靠地方士绅名流主持地方自治事务。在阎锡山政府的驱动之下,地方士绅名流参与地方自治,成为体制内成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阎锡山新政的进程,但是士绅向"权绅"转变以及"劣绅"的出现,也成为地方士绅名流的政治常态。他们常常与政府对抗,派系斗争不断,又成了阎锡山施政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参政” 正绅 劣绅 地方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家“参政”是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趋势——兼论建立政府“思想库”的可行性
3
作者 张湘 《探索(浙江)》 1986年第2期11-14,共4页
随着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加强,政府部门在决策过程中的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重大战略决策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其影响与后果也必然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领导者个人或领导者集体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断然决策是远远不够的,凭靠领导... 随着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加强,政府部门在决策过程中的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重大战略决策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其影响与后果也必然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领导者个人或领导者集体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断然决策是远远不够的,凭靠领导者个人拍脑袋进行的传统决策模式往往会产生重大的失误。因此,政府部门在决策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库 政府决策 经济学家 “参政” 立政 研究机构 脑库 社会科学家 经济学理论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史》校勘四则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怀连 《中州学刊》 1987年第5期112-112,共1页
(一) 《宋史》卷398《倪思传》:“史弥远拟除两从官,参政钱象祖不与闻。”应为“史弥远拟除两从官、参政,钱象祖不与闻。” 史弥远实际控制朝廷大权是在“诛韩”政变之后,这时钱象祖已经是宰相而不是参政了,故“参政”断后,于史实不符。... (一) 《宋史》卷398《倪思传》:“史弥远拟除两从官,参政钱象祖不与闻。”应为“史弥远拟除两从官、参政,钱象祖不与闻。” 史弥远实际控制朝廷大权是在“诛韩”政变之后,这时钱象祖已经是宰相而不是参政了,故“参政”断后,于史实不符。(参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七《开禧去凶和敌日记》;《宋史》卷213《宰辅表(四)》) (二)《宋史》卷436《李道传传》:“时薛拯、胡榘等皆以新进用事……”。“薛拯”,应为“薛极”。史弥远时期,薛极,胡榘、聂子述、赵汝述四人号称“四木”,是史弥远集团的主要成员。“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 史弥远 史嵩之 诛韩 辅表 “参政” 李全 集卷 建炎 侍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泊的妻
5
作者 陆言文 《社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实在说 情绪波动 建筑项目 “参政” 平衡木 排除杂念 功利色彩 “进步” 外界环境 打毛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党委团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林兴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6-16,共1页
加强党委团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林兴科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一项新的伟大的工程来进行。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先把党委抓好,增强团结。这是党委建设的一个关键。注意任用干部这个“敏感点”,防止不正之风的... 加强党委团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林兴科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一项新的伟大的工程来进行。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先把党委抓好,增强团结。这是党委建设的一个关键。注意任用干部这个“敏感点”,防止不正之风的使人用人问题,是个“敏感点”,也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政” 加强党的建设 用人问题 敏感点 使用干部 党委集体领导 班子成员 导火索 党委建设 少数服从多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