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未完成性特色的“历史的中间物”──由汪晖的鲁迅研究而引发的关于中间物的一些新的历史特征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思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9期11-17,共7页
具有未完成性特色的“历史的中间物”──由汪晖的鲁迅研究而引发的关于中间物的一些新的历史特征的思考何思玉难以摆脱的政治意识形态鲁迅经过长期的探索,把自己确立为"历史的中间物"。"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 具有未完成性特色的“历史的中间物”──由汪晖的鲁迅研究而引发的关于中间物的一些新的历史特征的思考何思玉难以摆脱的政治意识形态鲁迅经过长期的探索,把自己确立为"历史的中间物"。"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①过了半个多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中间物” 鲁迅研究 未完成性 历史特征 传统文化 历史中间 政治意识形态 文化巨人 生命意识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7-14,共8页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二)●王乾坤“中间物”与终极笔者为什么要以“中间物”作为一个托底性的概念,描述鲁迅的整个思想之宫?在一些地方我已有所涉,现在作一个较集中的说明。个别处与以前不免有些重复,还请读者原谅。1991年,...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二)●王乾坤“中间物”与终极笔者为什么要以“中间物”作为一个托底性的概念,描述鲁迅的整个思想之宫?在一些地方我已有所涉,现在作一个较集中的说明。个别处与以前不免有些重复,还请读者原谅。1991年,我在参加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物” 鲁迅世界 鲁迅研究 “历史中间物” 逻各斯 柏拉图 哲学 “反抗绝望” 上帝 死海古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地彷徨》自序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晖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10期34-43,共10页
1 在这个尚有寒意的春夜里,我有些惊异于自己的踌躇:书稿已于两个月前寄给了出版社,而现在我却不知道是否应当重版其中的某些发表于80年代的文章。这部书稿中的有些文章的观点、术语以至行文方式,在今天,不仅需要作更精确的表述,而且需... 1 在这个尚有寒意的春夜里,我有些惊异于自己的踌躇:书稿已于两个月前寄给了出版社,而现在我却不知道是否应当重版其中的某些发表于80年代的文章。这部书稿中的有些文章的观点、术语以至行文方式,在今天,不仅需要作更精确的表述,而且需要做细致的反省。实际上,自80年代末期以来发生着一连串含义深远的事件,它们在促成世界历史的巨变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80年代 术语 鲁迅思想 出版社 鲁迅研究 鲁迅小说 “历史中间物” 思想史 自我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有限”与“陌生化”之间 被引量:1
4
作者 金鑫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陌生化” 鲁迅世界 生命哲学 鲁迅研究 “历史中间物” 海德格尔 乾坤 认知模式 鲁迅精神 《野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先生”与“幼者本位”的进化诗章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为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8期4-11,共8页
“赛先生”与“幼者本位”的进化诗章刘为民R.韦勒克指出:“唯有当一种进化论隐含着对这个进程进行机械论的解释的时候(这是达尔文的独特贡献),而且唯有这种进化论使用了诸如‘适者生存’,‘自然淘汰’,‘物种变态’等概念时,... “赛先生”与“幼者本位”的进化诗章刘为民R.韦勒克指出:“唯有当一种进化论隐含着对这个进程进行机械论的解释的时候(这是达尔文的独特贡献),而且唯有这种进化论使用了诸如‘适者生存’,‘自然淘汰’,‘物种变态’等概念时,它才能被称为达尔文的进化论。”①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历史中间物” 进化论 赛先生 周作人 中间物” 进化观 儿童文 五四新文学 人生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呐喊》《彷徨》的知识分子形象系列
6
作者 张足先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1-66,共6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呐喊》 《彷徨》 鲁迅 “历史中间物” 封建主义 “疯子” 艺术形象 卫道者 孔乙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情结与孤独意识──梁启超与鲁迅精神特征比较研究
7
作者 陈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28-32,共5页
梁启超与鲁迅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精神的代表.一方面,他们虽持有以身许国的同一人生计值标准,但因各自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与文化思想而表现出迥异的精神特征:前者终生不改英雄情结,后者饱含深刻的孤独意识。另一方面,他们不同的... 梁启超与鲁迅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精神的代表.一方面,他们虽持有以身许国的同一人生计值标准,但因各自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与文化思想而表现出迥异的精神特征:前者终生不改英雄情结,后者饱含深刻的孤独意识。另一方面,他们不同的精神特征又最终导致了各自不同的人生实践:前者受古典人格的制约,由叛逆回归传统;后者具有清醒的“历史中间物”意识(现代人格),毅然与传统决裂。追溯梁启超和鲁迅的精神历程,对后人理解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孤独意识 英雄情结 鲁迅精神 精神特征 特征比较 文化思想 “历史中间物” 中国近现代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鲁迅的阐释与阐释的制约
8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7-44,共8页
新时期鲁迅的阐释与阐释的制约●皇甫积庆1鲁迅是说不完的。20世纪中国现代作家中,迄今为止,受阐释最多,被阐释时间最长的是鲁迅。从本世纪初《怀旧》被人评点起,到1936年逝世后,对鲁迅的“人本”和“文本”的阐释从来没有... 新时期鲁迅的阐释与阐释的制约●皇甫积庆1鲁迅是说不完的。20世纪中国现代作家中,迄今为止,受阐释最多,被阐释时间最长的是鲁迅。从本世纪初《怀旧》被人评点起,到1936年逝世后,对鲁迅的“人本”和“文本”的阐释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是中国社会从封建走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鲁迅研究 新时期 自我意识 “历史中间物” 钱理群 王富仁 批评方法 鲁迅思想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