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印太构想”下日本对东南亚的海洋安全政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马千里
-
机构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
西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政府治理研究中心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1,共2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日海洋安全关系新动向及我国方略研究”(18XGJ01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从国家安全战略演变角度检视,作为日本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印太构想”,可谓丰臣秀吉时代以来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发展的必然产物。“印太构想”在出台前历经“胚芽期”“胚胎期”“胎儿期”三个战略观念发展阶段,日本对东南亚的海洋安全认知也随之变迁。在“印太构想”的“胎儿期”,日本对东南亚海洋安全形成了新认知,主要将之视为通过主导“印太”海洋安全秩序构建而主导“印太”安全秩序的关键着力点。基于此,“印太构想”出台以来,呈现三大特点:以编织由日本主导的“共享基本理念”的东南亚海洋安全国际联盟网络为政策目标,以开展“体系化防卫合作”战略性提升与东盟及其成员国海洋安全关系为核心政策措施,以将南海问题作为关键抓手形塑秩序规则认同和深化与东南亚相关海陆浅纵深交通枢纽国的海洋安全合作为政策重点。未来五年,日本会进一步以海洋安全为重心深化实施“印太构想”,强化在东南亚的海洋安全影响力,以辐射整个“印太”尤其是“印太”其他中小国家。日本的东南亚海洋安全政策在目标、核心措施和重点上均会有所调整,以加速构建由日本主导的“印太”海洋安全秩序。不过历来重视大国平衡的东盟并不会轻易选边站。“印太构想”下日本充满陆海二元对立和排他性特质的东南亚海洋安全政策,自始至终都有其限度。
-
关键词
东南亚
“印太构想”
海洋安全秩序
海洋安全认知
海洋安全政策
-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印太”的经济逻辑辨析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杨怡爽
-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
-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9年第2期84-105,152,共23页
-
基金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中国与周边国家构筑利益共同体研究"(17YJCGJW01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对"印太"的诠释多将印度洋经济重要性的上升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之间不断增强的经济联系作为"印太"概念的经济基础。但通过对这一观点的检视,我们发现无法断言印度洋经济重要性的上升或两洋经济联系已经改变了地缘经济格局。在"印太"概念的成型和推广中,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中国在这一地区经济影响力的上升,这被"印太"概念的主推者认为对现有地区力量均势构成了挑战。有效应对这一进程,是美澳日印四方利益诉求的重合之处。但是,由于存在经济利益和投入权重的差异,四国在"印太"框架下的经济议程各不相同,美国与澳日印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同时,目前"印太"在经济合作的实践层面较为空泛,而且对于亚太现有的区域机制来说,"印太"本身缺乏建设新机制的能力,因此这一概念是否能满足澳日印经济议程的需求尚待观察。经济逻辑的薄弱、经济议程上的差异和经济内容的空泛导致,"印太"概念很难成为安全与经济的双轮驱动,在应对和评估"印太"概念的提出所造成的影响时,这些因素值得考量。
-
关键词
“印太”战略构想
地缘经济
地缘政治
经济议程
-
Keywords
Indo-Pacific region
geopolitics
geoeconomics
economic agenda
-
分类号
K901.4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全球南方”视域下的日本对非洲政策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马汉智
-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
-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37,142,共22页
-
文摘
非洲作为“全球南方”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日本实现其“政治大国”夙愿的重要依托。日本在战略上,诱拉非洲国家进入其“印太构想”,拓展战略空间;政治上,紧密团结非洲,推动联合国改革;经济上,完善对非经济外交,夯实日非务实合作根基;安全上,优化制度设计,确保非洲供日能源安全;软实力建设方面,注重理念引领和实践,提升日本在非影响力。由于日本对非政策长期以来的外生性、日非合作民间基础薄弱等原因,日本实现对非战略目标的掣肘多。“全球南方”崛起背景下,日本对非政策给中非合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展望未来,日本只有摒弃对“全球南方”的错误认知,才可能使其对非洲的政策调整收获预期的效果。
-
关键词
“全球南方”
日非关系
日本“印太构想”
中非合作
-
分类号
D831.32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