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初“博学鸿儒”文人的命运走向及其诗史意义
1
作者 代亮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清初“博学鸿儒”文人中,不少人物均经历了从庙堂官员到隐逸之士的角色变更,个别成员甚至迭有反复。与此相应,他们的心理世界、审美趣尚及创作范式亦产生区隔;即便是同一主体,也存在阶段性差异。当居京期间,他们受到最高统治集团的感化... 清初“博学鸿儒”文人中,不少人物均经历了从庙堂官员到隐逸之士的角色变更,个别成员甚至迭有反复。与此相应,他们的心理世界、审美趣尚及创作范式亦产生区隔;即便是同一主体,也存在阶段性差异。当居京期间,他们受到最高统治集团的感化与规训,以文章华国为志业,用诗笔纪恩颂圣,讴歌升平,助推了台阁诗风的隆升。及至其后,诸多成员开启了从“在朝”向“在野”的转换历程,其诗歌所描摹的场景,从宫阙楼阁转向山水田园;所承载的主要情感内容,则从感念皇恩和称颂帝德变为抒发一己闲情逸致,又以“淡泊隽永”“清真淡远”为旨归,不但与遗民的山林之音迥然不同,即便是与自我入试前的审美好尚相比,也发生了显著蜕变,其对于清初诗史演变的意义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学鸿儒”文人 命运走向 台阁诗风 山林诗风 诗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