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改造方案运动响应和波浪荷载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何炎平 谭家华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3年第6期9-12,共4页
对“南海 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一种改装方案的运动响应和波浪荷载进行计算与分析 ,结果表明按该方案改造后 ,“南海 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运动响应性能优良 ,适于在我国南海深水域工作。
关键词 “南海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 深水改造 运动响应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井喷时可燃气体扩散规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修峰 陈国明 +2 位作者 孟会行 朱渊 师吉浩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5,120,共6页
以南海某半潜式钻井平台为例,通过建立平台简化模型及气体扩散模型,模拟了南海环境下井喷天然气扩散行为,分析了可燃气云分布及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风速5 m/s环境下产能200万m3/d气井井喷天然气在短时间内形成稳定的大范围可燃气云,垂... 以南海某半潜式钻井平台为例,通过建立平台简化模型及气体扩散模型,模拟了南海环境下井喷天然气扩散行为,分析了可燃气云分布及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风速5 m/s环境下产能200万m3/d气井井喷天然气在短时间内形成稳定的大范围可燃气云,垂直方向上扩散至井架中部区域,来风作用下钻台下风向区域处于危险状态。风速较小时,可燃气云主要向上部空间发展,发生燃爆后将直接造成井架顶部设备失效;随着风速增大,可燃气云达到稳定状态时间缩短,稳定状态下其空间分布范围减小,向下风向的偏斜角度增大,发生燃烧易导致井架坍塌而引发连锁破坏。由于建筑物阻挡作用,船首和右舷来风强度减弱,气流不稳定,可燃气云达到稳定状态所用时间长,稳定状态下其分布范围最大;船尾来风时,可燃气云主要分布在生活区,燃爆产生的超压、高温和强热辐射会对生活区设备和人员产生较大伤害;左舷来风时,天然气随来风迅速飘离平台,可燃气云分布范围最小,右舷固井泵室、应急发电机室和振动筛房等易受到气云燃爆风险的危害。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南海深水油气钻采作业应急救援提供科学指导,对深水钻井平台防火灾、爆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水 钻井平台 井喷 天然气扩散 可燃气云 危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半潜式生产平台桁架组块设计关键技术——以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邦敏 王忠畅 +3 位作者 张晖 赵阔 文志飞 王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200,共8页
由于浮式平台对重量控制的敏感性,而桁架式结构能使材料应用更充分,且更易获得开阔的甲板空间,因此,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组块采用了大型桁架式结构设计。对比了固定式平台和半潜式平台组块在设计上的差异... 由于浮式平台对重量控制的敏感性,而桁架式结构能使材料应用更充分,且更易获得开阔的甲板空间,因此,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组块采用了大型桁架式结构设计。对比了固定式平台和半潜式平台组块在设计上的差异,首次在中国国内平台组块主结构设计中采用了屈服强度达414 MPa的高强钢,以增加平台组块的刚度;基于该平台组块跨度大、主梁高的特点,对组块梁格进行了合理规划,保证组块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且传力路径较优,并改进了以往用筋板加强主梁下翼缘的常规做法,提出了采用隅梁增加主梁稳定性的方法,以确保大梁的稳定性;针对半潜式生产平台组块疲劳问题突出的特点,在设计时强调了组块主桁架的保护,提出了优化结构连接形式、设置不可焊接区域等解决措施;完成了组块各类节点的疲劳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此外,为了提高平台组块疲劳寿命的冗余度,指出了疲劳关键区域建造时的注意事项。本文的相关经验做法可为今后其他半潜式平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水17-2气田 生产平台 “深海一号”能源站 桁架结构 梁格规划 主桁架保护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潜式平台永久锚泊系统解脱技术及其应用——以流花11-1油田“南海挑战”号平台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义勇 冒家友 +3 位作者 原庆东 王火平 冯丽梅 吴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7,共4页
以流花11-1油田"南海挑战"号半潜式平台为例,对半潜式平台永久锚泊系统解脱方案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应用效果表明,运用水下锚链切割、平台限位和孤立内波实时检测等技术可使平台锚泊系统安全解脱,节省了作业时间和费用,为今后... 以流花11-1油田"南海挑战"号半潜式平台为例,对半潜式平台永久锚泊系统解脱方案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应用效果表明,运用水下锚链切割、平台限位和孤立内波实时检测等技术可使平台锚泊系统安全解脱,节省了作业时间和费用,为今后国内类似的各种浮式平台永久锚泊系统解脱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挑战” 平台 永久锚泊系统 解脱技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简化疲劳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文会 谢彬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43,共7页
研究适用于中国南海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结构简化疲劳分析方法。依据中国南海环境条件,计算平台结构应力响应,得到平台结构应力范围长期Weibull分布形状参数。通过结构波浪应力的长期预报,计算得到平台寿命期一遇波浪载荷,依据寿命期... 研究适用于中国南海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结构简化疲劳分析方法。依据中国南海环境条件,计算平台结构应力响应,得到平台结构应力范围长期Weibull分布形状参数。通过结构波浪应力的长期预报,计算得到平台寿命期一遇波浪载荷,依据寿命期一遇波浪载荷计算平台结构寿命期一遇最大热点应力范围。采用简化疲劳分析方法计算平台结构疲劳寿命,用谱疲劳分析方法验证简化疲劳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证实了简化疲劳分析方法相对保守,可应用于平台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平台 Weibull形状参数 长期预报 简化疲劳分析 中国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断裂力学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文会 谢彬 +2 位作者 李阳 王俊荣 朱小松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29,133,共4页
采用断裂力学分析方法和谱疲劳分析方法对比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典型节点在南海典型海洋环境条件下的疲劳寿命,断裂力学分析中将平台结构裂纹作为张开型裂纹来处理,对比初始裂纹深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结构谱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采用断裂力学分析方法和谱疲劳分析方法对比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典型节点在南海典型海洋环境条件下的疲劳寿命,断裂力学分析中将平台结构裂纹作为张开型裂纹来处理,对比初始裂纹深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结构谱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断裂力学方法用于南海环境条件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疲劳分析较为准确,认为在缺乏结构初始裂纹数据情况下,半潜式平台结构采用断裂力学分析方法所采用的初始裂纹深度可用于平台结构的初始寿命评估及结构发现裂纹后剩余寿命的验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平台 断裂力学 裂纹深度 谱疲劳分析 中国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大型半潜式天然气生产平台风险管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海 谢玉洪 冯加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158,共8页
位于南海北部的陵水17-2气田半潜式天然气生产平台是国内首个1500 m水深、立柱内大容量储存凝析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为了识别其各系统的潜在风险并进行风险管理,利用HAZOP、SIL和基于熵权的贝叶斯网络方法,结合专家的经验,对该平台的常... 位于南海北部的陵水17-2气田半潜式天然气生产平台是国内首个1500 m水深、立柱内大容量储存凝析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为了识别其各系统的潜在风险并进行风险管理,利用HAZOP、SIL和基于熵权的贝叶斯网络方法,结合专家的经验,对该平台的常规和特有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方法和步骤包括:①确定事件与事故的因果关系,建立贝叶斯网络;②进行事故致因分析,确定最大事故致因链;③开展敏感性分析,找出对事故发生概率影响最大的事件,为风险防控提供重要依据;④依据风险识别与分析结果,针对平台各子系统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建议。由此建立了该半潜式平台的风险管理流程,将平台划分为系泊、立管、平台上部(气体接收和分离、气体压缩、气体脱水和燃气、生产水、凝析油处理、排水管和火焰)、船体设施、生活区以及货物装卸区等11个区域,针对每一个区域进行HAZID分析,识别出平台火灾爆炸、烟气扩散、船舶碰撞、落物、逃生撤离救生、化学品泄漏以及凝析油储存和外输等风险源,并给出了主要风险的应对措施。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未来深水油气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陵水17-2气田 生产平台 深水天然气 凝析油储存 火灾爆炸 泄漏 贝叶斯网络 熵权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外回接工艺在半潜式平台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顾纯巍 罗鸣 +1 位作者 徐一龙 吴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南海西部海域某井在采用半潜式钻井平台进行钻井作业时,φ244.4 mm套管下至井深2546.00 m时遇阻,距离设计井深还有35.00 m。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处理后未能成功解卡,选择切割φ244.5 mm套管,使用套管外回接技术回接套管并实现套管挂坐... 南海西部海域某井在采用半潜式钻井平台进行钻井作业时,φ244.4 mm套管下至井深2546.00 m时遇阻,距离设计井深还有35.00 m。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处理后未能成功解卡,选择切割φ244.5 mm套管,使用套管外回接技术回接套管并实现套管挂坐挂及密封。在泥线以下40~60 m位置(单根套管中间位置)切割回收套管及套管挂;下入套管壁内外修整铣鞋磨铣修整套管割口0.2~0.5m;下入套管外回接补贴工具,使原套管进入外回接补贴工具并进入延伸筒,直至套管挂坐挂到位,使套管外回接补贴工具与原套管连为一体;加压对套管外回接补贴工具密封进行测试;该井在井深203.02 m处成功切割回收了9根φ244.5 mm套管及套管挂,对套管割口磨铣0.24 m后,套管外回接补贴工具下至井深205.40 m进行回接,试压20.69 M Pa合格,实现套管对接及密封。现场应用表明,套管外回接工艺不缩小现有管串内径,保障套管通径,密封寿命满足油田开发要求,能够解决半潜式平台套管未下到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平台 套管外回接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八号”深水钻井平台投用
9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48,共1页
“南海八号”深水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1400m,最大钻井深度可达7620m,作业能力在国内仅次于“海洋石油981”。2012年12月5日,完成升级改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八号”傲然挺立于深圳洲岛码头,正式加入中国海油深水舰队。
关键词 钻井平台 深水 南海 作业能力 钻井深度 海洋石油 升级改造 中国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朱海山 李达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陵水17-2气田开发采用带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功能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国际上首个采用立柱储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该平台设计面临环境条件恶劣、建造场地和合龙资源受限、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安全性要求高、立管... 陵水17-2气田开发采用带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功能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国际上首个采用立柱储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该平台设计面临环境条件恶劣、建造场地和合龙资源受限、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安全性要求高、立管运动要求严格等诸多挑战。本文详细阐述了“深海一号”能源站总体设计技术,包括深水环境条件分析、基于受限场地资源的定制化设计、凝析油U型储存隔离与安全储存和动力定位外输以及整体船型参数设计等,并重点介绍了深水系泊系统设计、深水钢悬链立管布置与疲劳寿命分析、平台低频运动响应预报、关键结构设计及30年不进坞的防腐方案设计等关键技术。基于上述技术,研制出了新型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母型船——“深海一号”能源站。该平台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洋工程制造业逐步向深水浮式生产平台等高端装备业进军,也为同类深水浮式平台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水17-2气田 生产平台 “深海一号”能源站 立柱储油 凝析油储存与外输 总体设计 深水系泊系统 深水钢悬链立管 低频运动响应 30年不进坞防腐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981”平台南海首钻成功
1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1-441,共1页
2012年5月9日在距离香港东南约320公里处,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开始首钻成功。"海洋石油981"的这一钻使得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能力从300 m水深挺进到3 000 m深海,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深海战... 2012年5月9日在距离香港东南约320公里处,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开始首钻成功。"海洋石油981"的这一钻使得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能力从300 m水深挺进到3 000 m深海,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深海战略拉开序幕,对于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钻井平台 南海 自主设计 能源安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L在中国南海成功进行深水试验井作业
12
作者 郭永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5期26-26,共1页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COSL)于2009年3月28日至4月27日,在中国南海海南岛以东约250km的深水海域,成功进行了ASDD(浮筒式)深水钻井的试验井作业,此次作业完成了全部计划内容,取得了预期效果。COSL在这次试验井作业中,出动...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COSL)于2009年3月28日至4月27日,在中国南海海南岛以东约250km的深水海域,成功进行了ASDD(浮筒式)深水钻井的试验井作业,此次作业完成了全部计划内容,取得了预期效果。COSL在这次试验井作业中,出动了中国目前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5号平台,其排水量为2.5万t,它也是亚洲最大的钻井平台之一;出动了3条在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型拖轮(南海212号、南海213号和南海216号),其单船马力均在10000匹马力以上,以及各种生产与生活保障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深水钻井 试验井 作业 钻井平台 生活保障 海南岛 浮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一号”能源站钢悬链立管总体方案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贾旭 贾鲁生 +4 位作者 黄俊 刘毅 李达 李刚 易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174,共10页
陵水17-2气田开发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是国内首次应用钢悬链立管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如何在南海恶劣海况条件下使立管满足总体强度指标和30年疲劳寿命要求是该气田采用半潜式生产平台开发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开... 陵水17-2气田开发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是国内首次应用钢悬链立管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如何在南海恶劣海况条件下使立管满足总体强度指标和30年疲劳寿命要求是该气田采用半潜式生产平台开发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开展了不同浮式平台和立管形式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了自由钢悬链立管回接至直角立柱深吃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开发模式的可行性。针对平台垂荡和偏移较大的问题,开展了精细化环境参数研究,波浪参数采用方向极值,风和流采用相应的条件极值,解决了大管径钢悬链立管触地段在极端海况下出现压缩的问题。基于平台储卸油特性和涡激运动显著的特点,采用不同吃水工况平台运动计算了立管强度和疲劳寿命,确保立管强度及疲劳寿命满足要求,并指出平台涡激运动和波浪对立管疲劳损伤存在较大影响,后续应重视对波浪数据、平台涡激运动监测数据以及外输立管监测数据的后评估。开展了立管泄漏对生活楼的定量风险评估,合理确定了立管布置位置,降低了立管泄漏对生活楼的损伤风险。陵水17-2气田已于2021年6月成功投产,充分说明了钢悬链立管在"深海一号"能源站的适用性,所采用的外输立管创造了同等水深半潜式平台钢悬链立管最大管径的应用记录,相关经验做法可为类似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钢悬链立管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水17-2气田 “深海一号”能源站 生产平台 钢悬链立管 立管强度 疲劳寿命 涡激运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海油将在南海独立勘探开发深水油气
14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3期408-408,共1页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日前透露,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将在中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这也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关键词 油气勘探开发 深水油气 南海海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钻井平台 中国石油公司 海洋石油工业 自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油气勘探动向三则
15
作者 叶学洋 《海洋地质动态》 1989年第7期22-23,共2页
1、自1986年中国近海石油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协助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从加拿大购买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以来,最近在该公司协助下,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又从挪威购得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命名为"南海六号"并已于4月23日从挪威拖航到海... 1、自1986年中国近海石油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协助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从加拿大购买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以来,最近在该公司协助下,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又从挪威购得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命名为"南海六号"并已于4月23日从挪威拖航到海南岛三亚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南海 钻井平台 挪威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