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定建 舒庆 +3 位作者 许宝泉 巢志聪 严宏 郭江飞 《中国冶金教育》 2016年第3期64-65,69,共3页
实验教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地方资源特色,对实验教材、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无机化学实验 实验教材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文清 赵俊岚 乔晓华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改革我国工程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校以往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并着重从优化理念、确立目标,抓住师资队伍这一育人的关键,探索以创新...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改革我国工程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校以往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并着重从优化理念、确立目标,抓住师资队伍这一育人的关键,探索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为特色的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教学改革 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蒋慧 黄小林 +1 位作者 王荣 陈超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第4期152-154,共3页
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现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上存在的"三个脱节"问题,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探讨研究。文章重点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的体系建设、实验类型与... 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现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上存在的"三个脱节"问题,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探讨研究。文章重点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的体系建设、实验类型与教学方法,提出了课程建设思路与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8
4
作者 黄俊彦 王晓敏 +3 位作者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89-93,98,共6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实施"卓越计划"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而且要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提出的思考将对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俊彦 王晓敏 +3 位作者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包装学报》 2013年第4期85-88,共4页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创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构建校企合作、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创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构建校企合作、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校企"双向交流"关系、开展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实施毕业设计形式改革等措施,建立企业全程参与,校企共克难关、携手共赢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机制,以确保"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思维视角的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晓闻 刘宁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2,共4页
普通思维是以现实中的个人和集体为主体,以发现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和内在规律为目的的科学逻辑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工程思维是以工程眼光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式,其具有非线性、超协调逻辑性、集成性的思维特点。基于工程思维... 普通思维是以现实中的个人和集体为主体,以发现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和内在规律为目的的科学逻辑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工程思维是以工程眼光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式,其具有非线性、超协调逻辑性、集成性的思维特点。基于工程思维的视角,提出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教学方式强调超协调逻辑性、课程体系体现系统性和整合性的工程思维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思维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工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 被引量:91
7
作者 王宝玺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明晰以下问题:卓越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卓越计划"的"卓越"是相对概念,强调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都可以很优秀,强调追求卓越的精神...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明晰以下问题:卓越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卓越计划"的"卓越"是相对概念,强调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都可以很优秀,强调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保证达成卓越应主要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是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五是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毕业后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程师,只是工程师的"毛坯"。如何落实一年企业实习时间,根据不同层次要有不同的考虑。"卓越计划"最核心的内容是要改变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 高等工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985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晓报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6期24-30,共7页
为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现状,选取了3所"985工程"大学,通过对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存在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企业学习时间... 为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现状,选取了3所"985工程"大学,通过对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存在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企业学习时间尤其是直接的实践技能培养时间不足;专门的伦理课程缺失等问题。与普通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发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的特色在实践教学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但在通识教育部分以及课程结构上,"卓越计划"专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进一步完善该计划,加强其特色,建议完善通识课程;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并细化各实践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实施场域;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985工程"大学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 被引量:43
9
作者 乔小六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4,共6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项目。工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顺应该计划要求,通过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重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模式,并采用多维动态的评估模式使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程本科高校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研究——对部分试点高校网络调研综述 被引量:35
10
作者 蔡静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1期7-14,共8页
通过网络调研及访谈调研等方式,对部分试点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年多以来的进展进行调研,从学校层面看:实施"卓越计划"启动快速,进展顺利;从行业企业层面看:新机制已经启动运行;从政府层面看:正在制... 通过网络调研及访谈调研等方式,对部分试点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年多以来的进展进行调研,从学校层面看:实施"卓越计划"启动快速,进展顺利;从行业企业层面看:新机制已经启动运行;从政府层面看: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然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高等工程教育实施"卓越计划"认识不一致,"卓越计划"要真正干起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不能一蹴而就,教学理念的更新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把握好宣传发动,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几个关键环节,切实提高工程技术人才水平和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 高等工程教育 校企合作 进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从军 王毅 刘琳琳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76-80,85,共6页
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学生累计一年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将直接决定这项教育改革的成败。本文通过对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实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睅越工程... 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学生累计一年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将直接决定这项教育改革的成败。本文通过对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实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睅越工程师培养中建立企业教学实践体系的关键问题、改革实践培养模式的思路及提高企业教学实践效果的措施,对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工程 卓越工程师计划 工程实践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通信原理”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常静 李晓辉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年第5期43-47,共5页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研究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和要求的课程改革方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精讲理论知识为核心,校内外实践...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研究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和要求的课程改革方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精讲理论知识为核心,校内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紧紧围绕原理分析、系统应用、创新科技竞赛和工程实践的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验分析能力;以科技竞赛和企业实践经验促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通信原理 教学改革 科技竞赛 企业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的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13
作者 赵功群 朱海燕 《图书馆界》 2017年第6期26-29,39,共5页
分析卓越工程师培育中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通识课教育的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四年各个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任务和信息需求特点设置教学模块,以图书馆学科馆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实施分段式教学,以馆藏资源检索、大学生创新创... 分析卓越工程师培育中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通识课教育的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四年各个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任务和信息需求特点设置教学模块,以图书馆学科馆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实施分段式教学,以馆藏资源检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检索、专利信息检索与利用等为课程内容,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整合到"卓越计划"专业学习中,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对信息素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信息素养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探索
14
作者 吴玉花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3-135,共3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计划。本文探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之一的河南科技大学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培养模式与教学规划。通过确立培养目标,增强国际交流,加...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计划。本文探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之一的河南科技大学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培养模式与教学规划。通过确立培养目标,增强国际交流,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培养跨学科人才等途径进行教学改革。这对于培养高素质适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工科院校 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鹏 余有灵 许维胜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年第5期6-9,共4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1],以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1],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针对学科特点和实践能力要求,设计有效的培养体系和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意义深远。本文以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创新培养模式为例,阐述自动化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及三段式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 三段式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明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18期36-36,共1页
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地推动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是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项目背景下探析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地推动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是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项目背景下探析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问题,并且对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提出意见及方法,为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与完善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美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张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7-89,共3页
集美大学为适应国家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工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为打造一流的工程师,积极探索该计划的实现形式。这一举措是学校迎合新形势、提升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集美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计划2.0视角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18
作者 周振国 徐其博 +1 位作者 刘欣 张兵 《工程管理学报》 202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卓越工程师工程计划2.0强调新工科建设,与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同时智能建造在企业的发展已经走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前面,因此高校应厘清智能建造人才需求,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中心,整合教学资源;以产教融合为抓手,组建师资队伍;... 卓越工程师工程计划2.0强调新工科建设,与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同时智能建造在企业的发展已经走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前面,因此高校应厘清智能建造人才需求,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中心,整合教学资源;以产教融合为抓手,组建师资队伍;以全面实践为基础,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高校、企业、政府多位一体的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2.0 智能建造 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合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全争 田长安 +2 位作者 鲁红典 尹奇异 赵娣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247-249,共3页
本文以合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施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开展教学体系改革及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以培养后备工程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力争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配置、... 本文以合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施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开展教学体系改革及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以培养后备工程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力争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配置、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模块化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以华中科技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20
作者 郭刚 苗蕾 +2 位作者 冯晓楠 姜薇 王宗平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意在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卓越型人才。以华中科技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高校给排水卓越人才前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结...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意在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卓越型人才。以华中科技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高校给排水卓越人才前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够紧密、课程难度深度不高、学科交叉研究不够广泛、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欠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等,进行了培养体系改革创新与实践。一是,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是,紧扣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难度、深度与广度;三是,聚焦学科前沿,注重学科交叉,着重提高学生创新研究、汇报总结、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四是,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三维融合”工程创新型环境人才培养机制;五是,加快创设水处理综合创新实验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科研基础设施平台,综合提高人才全过程、全方位培养质量。经实践检验和业界评价,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创新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学生课业成绩平均提升10%以上,师生互动得到加强,学生取得“深水杯”“挑战杯”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成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满意率达100%,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卓越工程师计划 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