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辑 被引量:12
1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4,共10页
二○○五年四月九日下午,备受海内外华语文学界瞩目的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四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格非、“二○○四年度小说家奖”得主林白、“二○○四... 二○○五年四月九日下午,备受海内外华语文学界瞩目的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四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格非、“二○○四年度小说家奖”得主林白、“二○○四年度诗人奖”得主多多、“二○○四年度散文家奖”得主南帆、“二○○四年度文学评论家奖”得主李敬泽、“二○○四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得主张悦然等六位获奖者以及近百位文学名家、二百余名文学爱好者、三十多家媒体的记者出席了颁奖典礼。“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由《南方都市报》于二○○三年二月斥资设立。从第二届开始,改由《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联合主办。它是国内第一个由大众传媒创设的文学大奖,也是国内第一个邀请国家公证人员参与评奖全过程的文学大奖。这个奖每年颁出个人独得十万元、总数为二十万的奖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创立之初就因其鲜明的民间立场、透明的评奖程序而备受瞩目,它坚持“公正、独立、创造”的原则,以“反抗遮蔽,崇尚创造,追求自由,维护公正”为宗旨,为中国的文学评奖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标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推荐评委由国内外三十位最重要的华语文学传媒的负责人组成,这一届的终审评委则由洪子诚、马原、林建法、王尧、谢有顺等专家组成。该奖目前已经颁发了三届。第一届的获奖者是史铁生、韩少功、于坚、李国文、陈晓明、盛可以,第二届的获奖者是莫言、韩东、王小妮、余光中、王尧、须一瓜。据“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策划人、评委会秘书长谢有顺介绍,该奖的设立和颁发,旨在以一种文学实践的方式,描述华语文学发展的年度记忆。它提供的仅仅是一种观察的眼光,而真正对中国文学有影响的还是那些重要的作家作品。本刊特选发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授奖词和获奖作家的演说词,以见证这一奖项的独特价值和专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二00四年度文学评论家奖” 李敬泽 《南方都市报》 授奖词 演说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辑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安忆 麦家 +3 位作者 杨键 舒婷 陈超 徐则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53,共13页
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于二○○八年四月十三日下午在广州举行。王安忆凭借《启蒙时代》一书荣获年度十万元大奖——"二○○七年度杰出作家&qu... 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于二○○八年四月十三日下午在广州举行。王安忆凭借《启蒙时代》一书荣获年度十万元大奖——"二○○七年度杰出作家";麦家以《风声》荣获"二○○七年度小说家";杨键以《古桥头》荣获"二○○七年度诗人";舒婷以《真水无香》荣获"二○○七年度散文家";陈超以《中国先锋诗歌论》荣获"二○○七年度文学评论家";徐则臣以《午夜之门》、《苍声》等作品荣获"二○○七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包括格非、余光中、南帆、林白、于坚、多多等近三十位历届获奖者、七位终评委及众多文学界知名人士、媒体记者出席了本届颁奖典礼。六位获奖者在现场发表了精彩演说,并共同分享了二十万元奖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自本届起扩展成了"华语传媒文学周",除了颁奖典礼这一核心环节之外,还举办了"失语与发声:公共空间里的文学写作"、"以心声破恶声:现代世界里的文学与媒体"、"散文时代的写作伦理"、"文学与生态"等多场文学高峰论坛。"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暨"华语传媒文学周"负责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主持了各场论坛,数十位作家就当下文学的现状和走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由《南方都市报》于二○○三年二月斥资设立,是国内第一个由大众传媒创设的文学大奖,也是国内第一个邀请国家公证人员参与评奖全过程的文学大奖。它坚持"公正、独立、创造"的原则,在创立之初,就因其鲜明的民间立场、透明的评审程序而备受瞩目。每一届的评奖,终评会议不仅向媒体记者开放,现场讨论实录更是全文在媒体公布,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对此,"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委会秘书长谢有顺解释说:"这样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表明评委们对评奖结果承担具体的责任;二是可以抑制人情和私心;三是切实抵制当下文学评奖中的不良作风。"本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作品的评荐专家由海内外三十六位最重要的华语文学传媒(文学期刊和专业报纸)的负责人组成;终审评委则由马原、程光炜、林建法、王尧、程永新、李敬泽、谢有顺七位专家组成。"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第一届在广州颁奖,获奖者分别是史铁生、韩少功、于坚、李国文、陈晓明、盛可以;第二届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奖,获奖者分别是莫言、韩东、王小妮、余光中、王尧、须一瓜;第三届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奖,获奖者分别是格非、林白、多多、南帆、李敬泽、张悦然;第四届在广州颁奖,获奖者分别是贾平凹、东西、李亚伟、徐晓、张新颖、李师江;第五届在广州颁奖,获奖者分别是韩少功、北村、雷平阳、李辉、王德威、乔叶。每一届的颁奖典礼都隆重、纯粹、朴素,堪称是当年度的文坛盛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委会秘书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认为:"比起众多不断求变的文学奖来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大的特色是不变。它在第一届就确立起来的评奖宗旨、奖项种类、评奖程序、颁奖时间,甚至评委的基本阵营,至今没有大变,因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价值观,而如何保持一种值得信任的价值观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一个文学奖如何才能走得更远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南方都市报》 专辑 颁奖典礼 文学评论家 启蒙时代 《风声》 先锋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辑 被引量:2
3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2,共10页
2 0 0 4年 4月 1 8日上午 ,受到海内外华语文学界关注的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 0 0 3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莫言、“2 0 0 3年度小说家奖”得主韩东、“2 0 0 3年... 2 0 0 4年 4月 1 8日上午 ,受到海内外华语文学界关注的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 0 0 3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莫言、“2 0 0 3年度小说家奖”得主韩东、“2 0 0 3年度诗人奖”得主王小妮、“2 0 0 3年度散文家奖”得主余光中、“2 0 0 3年度文学评论家奖”得主王尧、“2 0 0 3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得主须一瓜等六位获奖者以及近七十名文学名家、二百余名文学爱好者、数十家媒体的记者出席了颁奖典礼。余光中先生也专门从台湾赶到北京领奖 ,他坦言“在北京与五位中国作家一同领奖 ,这件事对我的意义十分重大”。“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由《南方都市报》于 2 0 0 3年 2月斥资设立。从第二届开始 ,改由《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联合主办。它是国内第一个由大众传媒创设的文学大奖 ,也是国内第一个邀请国家公证人员参与评奖全过程的文学大奖。这个奖每年颁出个人独得十万元、总数为二十万元的奖金 ,堪称是当前中国年度奖金最高的纯文学大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创立之初就因其鲜明的民间立场、透明的评奖程序而备受瞩目 ,它坚持“公正、独立、创造”的原则 ,以“反抗遮蔽 ,崇尚创造 ,追求自由 ,维护公正”为宗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莫言 韩东 王小妮 王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辑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8-148,共11页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南方都市报》 专辑 《幸存者》 颁奖典礼 《空山》 长篇小说 散文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辑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平凹 东西 +3 位作者 李亚伟 徐晓 张新颖 李师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94,共10页
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于四月八日下午在中山大学礼堂举行。贾平凹凭借《秦腔》一书荣获年度大奖———“二○○五年度杰出作家”。东西以《后悔录》荣获“... 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于四月八日下午在中山大学礼堂举行。贾平凹凭借《秦腔》一书荣获年度大奖———“二○○五年度杰出作家”。东西以《后悔录》荣获“二○○五年度小说家”,李亚伟以《豪猪的诗篇》荣获“二○○五年度诗人”,徐晓以《半生为人》荣获“二○○五年度散文家”,张新颖以《双重见证》和《沈从文精读》荣获“二○○五年度文学评论家”,李师江以《逍遥游》荣获“二○○五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当天,六位获奖者从全国各地赶到广州,出席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并在现场发表了精彩演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组委会还邀请了马原、格非、林建法等众多评委及文学界知名人士出席了本届文学盛典,共同见证了一年一度的华语文学的美好时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第四届 《南方都市报》 专辑 文学评论家 《逍遥游》 中山大学 颁奖典礼 《秦腔》 贾平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论下载(038-049)--“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小说家奖”得主:韩少功 被引量:1
6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韩少功 语言 生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论下载(038-049)--“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得主:盛可以
7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盛可以 语言 叙事方法 个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论下载(038-049)--“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诗人奖”得主:于坚
8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于坚 诗歌 个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论下载(038-049)--“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奖”得主:陈晓明
9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陈晓明 文学评论 语言 理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为公共精神加冕
10
作者 李言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公共精神 中国文学 大众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论下载(038-049)--“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
11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史铁生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人生价值 人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论下载(038-049)--“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散文家奖”得主:李国文
12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散文 李国文 悲剧精神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的偏移——盛可以小说之我见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五昌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小说创作 盛可以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审美偏移 《取暖运动》 短篇小说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能承受无爱之轻——评盛可以长篇小说《无爱一身轻》
14
作者 邓国军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盛可以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美学风格 70年代 写作技术 身体写作 写作态度 《无爱一身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是那头可怜的“豹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 被引量:4
15
作者 麦家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邀请麦家到"小说家讲坛"讲演的计划,是在他的《风声》出版之后。在讲演后不久,麦家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小说家"。麦家在"小说家讲坛"及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仪式上... 邀请麦家到"小说家讲坛"讲演的计划,是在他的《风声》出版之后。在讲演后不久,麦家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小说家"。麦家在"小说家讲坛"及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大致反映了麦家对文学与写作的基本理解。麦家因《暗算》改编成电视剧而"一夜走红",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这是"喧宾夺主",因为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其实更能够显示出他在小说写作上已经达到的境界。因为这些作品,"特情小说"也成为一个"关键词"。《风声》的写作,让我们看到一个小说家的飞跃,他的这部小说一如既往地设置了种种生死攸关的悬疑,但重要的是,麦家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心智以及他对小说文体与技艺的理解在这部小说中成长了。麦家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因为混乱变得更加神秘。神秘还在于我们不仅处于混乱的现实,也背负似乎已经尘封的历史。麦家的小说始终在这个"神秘"的世界"解密",而"解密"也就是"挑战人类极限"。因此麦家把海明威笔下的"豹子"看成一种"象征"。如果作家是这样的"豹子",那么引导他走向神秘世界的便是文学的梦想。尽管我们都知道"创新"像一条狗一样在追逐写作者,但我们怎么也不能把这条狗甩掉。在谈到文学的创新问题时,麦家以为创新决不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分享公共的经验,而是要在公共经验的丛林里,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以及一个属于自己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深度;文学的创新也不是为了承认、赞美已有的文学现实,而是要在已有的现实之中,敞开一种新的写作可能性。以这样的思路看,从《解密》到《风声》,麦家已经是一个面目清晰、风格鲜明的"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家讲坛” 讲演 苏州大学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可怜 作家 《风声》 颁奖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的残酷与妩媚——专访小说家格非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淑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9-159,共1页
《人面桃花》出版于二ОО四年,获得了“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ОО四年杰出成就奖”的实质肯定,而这部被视为“十年铸一剑”的作品,更为群体沉寂的先锋派重插上标识。小说对历史主题的回归重构、对叙事语境的颠破挑战,都对... 《人面桃花》出版于二ОО四年,获得了“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ОО四年杰出成就奖”的实质肯定,而这部被视为“十年铸一剑”的作品,更为群体沉寂的先锋派重插上标识。小说对历史主题的回归重构、对叙事语境的颠破挑战,都对格非以及先锋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家 格非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人面桃花》 杰出成就奖 历史主题 叙事语境 先锋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影集
17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家影集——张新颖
18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张新颖,一九六七年生,山东招远人。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二OO二年任韩国釜山大学交换教授,二OO六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曾获得第四... 张新颖,一九六七年生,山东招远人。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二OO二年任韩国釜山大学交换教授,二OO六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二OO六年)、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二OO八年)等多种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张新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当代文学批评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博士生导师 影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家学术档案·谢有顺
19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谢有顺 1972年8月5月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获文学博士学位。历任南方都市报编辑(1998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一级作家(200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兼... 谢有顺 1972年8月5月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获文学博士学位。历任南方都市报编辑(1998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一级作家(200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兼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等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发起人兼评委会主任。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文学与批评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三百余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批评家 谢有顺 学术档案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学研究会 作家协会 福建师范大学 常务理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家影集
20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黄平.一九八一年生于辽宁桓仁,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二00九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导师程光炜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讲师,兼任《现代中文学刊》责任编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评委。近... 黄平.一九八一年生于辽宁桓仁,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二00九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导师程光炜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讲师,兼任《现代中文学刊》责任编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评委。近年来出版著作有《贾平凹小说论稿》、《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合著),主编小说选本、史料汇编多卷。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当代作家评论》二00八年度优秀论文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批评家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当代作家评论》 贾平凹小说 影集 中国人民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