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二号”卫星多光谱与全色影像配准策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忠武 刘顺喜 +2 位作者 戴建旺 尤淑撑 孟超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3,共6页
"高分二号"(GF-2)卫星能够提供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全色影像和优于4m的多光谱影像,可以作为高精度土地基础数据采集的影像数据源之一。针对多光谱与全色影像配准精度对后续数据处理和应用影响较大的问题,文章分别采用原始多光... "高分二号"(GF-2)卫星能够提供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全色影像和优于4m的多光谱影像,可以作为高精度土地基础数据采集的影像数据源之一。针对多光谱与全色影像配准精度对后续数据处理和应用影响较大的问题,文章分别采用原始多光谱与全色影像的自动配准和纠正后配准两种方法,对比不同策略的配准精度,结合土地资源遥感调查监测的相关技术规程,形成GF-2卫星多光谱与全色影像配准策略。对10景山区和平原区完整景GF-2卫星影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原始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自动配准方法不仅能保证配准精度,而且能缩短影像预处理完成时间,是规模化数据应用中较好的配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配准 精度 策略 “高分”卫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的资源二号卫星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汪小钦 邬群勇 +1 位作者 王钦敏 励惠国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06-110,共5页
针对基于Darbechies等正交小波函数的遥感影像融合时引起失真的现象,引入双正交小波函数,提出了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对资源二号卫星和TM的多光谱影像的融合进行研究,并把融合结果与主成分、IHS和Brovey等融合结果进行比... 针对基于Darbechies等正交小波函数的遥感影像融合时引起失真的现象,引入双正交小波函数,提出了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对资源二号卫星和TM的多光谱影像的融合进行研究,并把融合结果与主成分、IHS和Brovey等融合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光谱特征曲线、相关系数、光谱扭曲程度等分析和空间细节的对比,说明双正交小波融合方法除了提高空间分辨率外,最好地保持了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有利于专题信息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交小波变换 影像融合 资源卫星 多光谱影像融合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融合方法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江威 何国金 +2 位作者 倪愿 郑守住 马瑞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20-125,共6页
高分二号(GF-2)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的首颗"亚米级"卫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空间分辨卫星影像的自给率。遥感影像融合是高分辨遥感处理和应用的关键流程,选择北京、大连和福州地区GF-2影像,采用彩色标准化变... 高分二号(GF-2)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的首颗"亚米级"卫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空间分辨卫星影像的自给率。遥感影像融合是高分辨遥感处理和应用的关键流程,选择北京、大连和福州地区GF-2影像,采用彩色标准化变换(Brovey)法、相位恢复(Gram-Schmidt)法、色度空间变换(HSV)法、主成分变换(PCA)法和超分辨率贝叶斯(Pansharp)法共5种融合方法对实验区影像进行融合实验。首先对5种融合结果进行目视效果评价,然后构建了标准差、信息熵、平均梯度、相关系数和扭曲程度5个指标对融合结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Pansharp法在图像信息、细节以及光谱都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Gram-Schmidt和PCA次之,HSV和Brovey色彩失真较明显,该结论可为GF-2卫星影像科研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 影像融合 效果评价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融合方法对比和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薛晶 官云兰 +2 位作者 李宜龙 周冰 裴东东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9,共9页
由于融合处理方法的原理以及获取影像的传感器特性不同,目前尚没有某种融合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影像。为了探究适用于"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的融合方法,文章以GF-2卫星影像全色与多光谱数据为数据源,采用Brovey、PCA、G... 由于融合处理方法的原理以及获取影像的传感器特性不同,目前尚没有某种融合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影像。为了探究适用于"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的融合方法,文章以GF-2卫星影像全色与多光谱数据为数据源,采用Brovey、PCA、GS、HPF、NNDiffuse五种融合方法对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主观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影像融合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HPF变换法的融合影像光谱畸变最小,光谱信息保持最好;NNDiffuse变换法的综合效果最好,其在可见光波段的融合效果方面很突出;而在近红外波段的融合上,可以考虑PCA法和GS法。文章的研究成果可对GF-2卫星影像数据的融合处理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融合 融合方法 品质评价 “高分”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二号”卫星和TM影像融合的滩涂信息提取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亨霖 汪小钦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23-27,共5页
利用“资源二号”的全色波段和Landsat-7 ETM的多光谱波段,采用主成分变换的方法进行融合,对福建省的福清、长乐沿海的滩涂信息进行增强和提取。比较了融合影像和原始影像,表明影像中滩涂的清晰度得到了改善,大大方便了对滩涂信息... 利用“资源二号”的全色波段和Landsat-7 ETM的多光谱波段,采用主成分变换的方法进行融合,对福建省的福清、长乐沿海的滩涂信息进行增强和提取。比较了融合影像和原始影像,表明影像中滩涂的清晰度得到了改善,大大方便了对滩涂信息的目视解译,同时也丰富了滩涂信息的色彩,提高了分类提取滩涂信息的精度和准确度,不失为滩涂信息提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卫星 主成分变换 影像融合 滩涂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值权重和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北京一号”卫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6
作者 陈生 骆剑承 +2 位作者 沈占锋 郜丽静 周小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8,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差值权重和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影像融合方法——DWF,对"北京一号"小卫星的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该算法根据卫星影像的成像过程,通过傅立叶变换获取全色影像的高频、低频信息和多光谱影像在IHS颜色空间中分量... 提出一种基于差值权重和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影像融合方法——DWF,对"北京一号"小卫星的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该算法根据卫星影像的成像过程,通过傅立叶变换获取全色影像的高频、低频信息和多光谱影像在IHS颜色空间中分量的低频信息,由这3种信息通过基于差值权重的决策计算获得融合影像的空间信息。实验采用PCA、GS、DWF以及基于小波的IHS变换的融合方法,结果表明DWF方法优于其他融合方法,比较适合于"北京一号"卫星的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卫星 快速傅立叶变换 影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二号”卫星影像的砂金矿区环境地质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安志宏 吴春明 +2 位作者 孙禧勇 杨怡 王亚娟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砂金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开展砂金矿区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对于砂金矿区环境评价、监管和治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东北珲春河中游砂金矿区为研究区,基于"高分二号"(GF-2)卫星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修正后... 砂金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开展砂金矿区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对于砂金矿区环境评价、监管和治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东北珲春河中游砂金矿区为研究区,基于"高分二号"(GF-2)卫星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修正后处理的方法开展了矿区环境地质要素提取研究。以野外实地调查修正收集的矿区环境地质要素成果作为参考数据,对提取精度进行评价,将提取结果和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尾矿堆和采矿坑的提取总精度达到95%。分析结果表明GF-2卫星影像对砂金矿区环境地质要素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能够满足矿区环境地质调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金矿区 环境地质调查 珲春河 “高分”卫星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港口船舶识别的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融合方法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益智 朱海天 +2 位作者 李修楠 杨劲松 陈鹏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96,共7页
在卫星遥感影像识别中,相较于海上单一环境的船舶识别,港口船舶识别由于存在集装箱、码头等大量干扰目标,显得更为困难。采用强度-色度-饱和度(Intensity-Hue-Saturation, IHS)变换、Brovey变换(Brovey Transform, BT)、ESRI全色锐化变... 在卫星遥感影像识别中,相较于海上单一环境的船舶识别,港口船舶识别由于存在集装箱、码头等大量干扰目标,显得更为困难。采用强度-色度-饱和度(Intensity-Hue-Saturation, IHS)变换、Brovey变换(Brovey Transform, BT)、ESRI全色锐化变换、简单均值变换和施密特正交变换法(Gram-Schmidt, GS)等5种融合算法,进行高分二号卫星全色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试验,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选出适用于港口船舶影像的最优方法。结果显示GS融合方法在增加影像空间信息的同时维持了光谱保真性,其均方根误差、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等指标均优于其他4种融合方法,可用于港口船舶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影像融合 港口船舶 高分卫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二号”卫星影像的黑臭水体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文龙 赵起超 +2 位作者 金永涛 苑林 罗巍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8,共9页
黑臭水体的遥感识别对水环境监测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廊坊市及其周边区域地面采集水体数据的光谱信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决策树的黑臭水体识别算法,并利用“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进行验证,分析黑臭水体空间分布特... 黑臭水体的遥感识别对水环境监测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廊坊市及其周边区域地面采集水体数据的光谱信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决策树的黑臭水体识别算法,并利用“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进行验证,分析黑臭水体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利用决策树模型对GF-2卫星2020年5月影像黑臭水体空间分布进行排查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卫星同步样点验证,决策树算法识别准确率达到80%,在迁移实验中也有79%准确率,优于传统的阈值法与波段指数法,能有效地识别出黑臭水体;2)黑臭水体分布广泛且不连续,水体受到工业生产、人类生活影响较大,窄小河道、坑塘和断头浜容易发生黑臭现象。利用文中所提方法进行黑臭水体遥感识别,精度高且响应迅速,在水环境管理监测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高分”卫星影像 决策树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卫二号卫星影像纠正实践
10
作者 周晓乐 邵子玉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5期62-63,72,共3页
辽宁省于2006年开始进行全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和全省水利工程环境遥感普查,卫星影像采用台湾福卫二号卫星原始数据,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机处理,对卫星图像进行加工、改造,提高图像的判读解译效果,同时与已有的矢量数据更好地衔接,影... 辽宁省于2006年开始进行全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和全省水利工程环境遥感普查,卫星影像采用台湾福卫二号卫星原始数据,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机处理,对卫星图像进行加工、改造,提高图像的判读解译效果,同时与已有的矢量数据更好地衔接,影像纠正包括几何精纠正、正射纠正、彩色融合、镶嵌拼接、信息增强、坐标转换等几个步骤,最终生成了符合解译要求的遥感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卫卫星 卫星影像 纠正流程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一号小卫星及其数据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童庆禧 卫征 《航天器工程》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结合小卫星技术介绍了北京一号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计划和项目进展情况,综述了北京一号系统的主要组成和性能,并结合其数据特点,介绍北京一号遥感影像的示范应用和重点应用,探讨、分析了其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北京卫星 遥感影像处理遥感数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在北京森林生态系统资源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军 张萍萍 纪中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64-3469,共6页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关注,最近几年,北京市加大力度进行西北部山区矿山治理以及生态恢复,以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北京西北部山区作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区,其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以北京市西北部山区为主要研...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关注,最近几年,北京市加大力度进行西北部山区矿山治理以及生态恢复,以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北京西北部山区作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区,其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以北京市西北部山区为主要研究区,以"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参考航空影像与地面调查数据,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对北京市各区县森林生态系统资源进行调查监测,统计2006年北京市各区县森林资源的地类面积,将调查结果与2006年地面调查结果进行对比,进行精度分析和综合评价。评估"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能力。进而为森林资源评价、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规划及效益分析等方面提供支持。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影像作为信息源,进行北京森林生态系统资源分析与研究是切实可行的,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方法。针对北京而言,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的分类精度均在90%以上,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常规监测分析,对北京森林生态系统资源动态监测的快速进行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号”卫星 遥感影像 森林资源 土地利用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2卫星影像在土地变更监测中的适用性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蕾 杨武年 +1 位作者 任金铜 邓晓宇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105,共10页
为进一步推广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在国土资源行业中的应用,针对土地利用监测与现状变更调查业务需要,探索"高分二号"(GF-2)卫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现状变更调查工作中的适用性及其潜力。以四川隆昌县金鹅镇为研究区,... 为进一步推广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在国土资源行业中的应用,针对土地利用监测与现状变更调查业务需要,探索"高分二号"(GF-2)卫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现状变更调查工作中的适用性及其潜力。以四川隆昌县金鹅镇为研究区,通过定性、定量评价原始影像数据质量,对比分析同级数据,结合多方法提取变更信息,从不同角度测试其变化监测能力。结果显示,GF-2卫星数据地物清晰,光谱信息丰富,目标解译性较好,影像效果优于"高分一号"(GF-1)和SPOT6数据;主成分分析法和光谱变异法的结合可快速发现影像上的变化信息,GF-2卫星影像能满足土地利用变更监测的需求,具有较大潜力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质量评价 土地利用变更 变化监测能力 “高分号” 遥感数据 卫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地表覆盖数据辅助多源影像融合提取城市不透水面
14
作者 霍嘉婷 赵展 朱秀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GlobeLand30数据辅助多源数据融合进行城市不透水面自动提取的方法。首先基于波段映射和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方法,融合哨兵二号和高分二号影像,获得同时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融合影像,其具有丰富的光谱特...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GlobeLand30数据辅助多源数据融合进行城市不透水面自动提取的方法。首先基于波段映射和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方法,融合哨兵二号和高分二号影像,获得同时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融合影像,其具有丰富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有利于提升复杂城市区域的不透水面和非不透水面区分能力。然后利用GlobeLand30数据的类别信息自动获取初始分类样本,基于融合影像的丰富光谱信息构建多种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建成区指数,对初始分类样本进行优化。最后利用优化后的训练样本,使用光谱、地物指数等特征训练分类器,实现城市不透水面的自动准确提取。本文以济南市2019年的高分二号和哨兵二号影像为试验数据,在时相、分辨率与影像均不同的GlobeLand30全球地表覆盖数据辅助下获得了总体精度优于92%的不透水面提取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 高分卫星 哨兵卫星 影像融合 不透水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落图像匹配的嫦娥三号着陆点位置评估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万文辉 刘召芹 +6 位作者 刘一良 刘斌 邸凯昌 周建亮 王保丰 刘传凯 王镓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4期5-12,共8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着陆器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和嫦娥二号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嫦娥三号着陆点位置评估方法。以高分辨率降落图像上的着陆器位置为基础,通过降落序列图像间的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匹配,计算序列图像间的几何转换参数,完成着陆... 提出了一种应用着陆器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和嫦娥二号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嫦娥三号着陆点位置评估方法。以高分辨率降落图像上的着陆器位置为基础,通过降落序列图像间的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匹配,计算序列图像间的几何转换参数,完成着陆器在低分辨率降落图像上的定位。并通过提取降落图像与嫦娥二号DOM影像上的撞击坑,实现图像间的匹配与几何转换参数的计算,最终得到着陆器在嫦娥二号DOM影像上的位置。通过对比美国"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拍摄到的着陆器真实位置,验证了定位方法的有效性,其定位精度在DOM影像1个像素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三着陆器 降落相机图像 嫦娥卫星图像 图像匹配 撞击坑提取 “月球勘测轨道器”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S-DeepLabV3+——一种轻量级的复杂山地耕地提取方法
16
作者 殷海倩 甘淑 +2 位作者 袁希平 朱智富 张家铮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1-349,356,共10页
针对复杂山地空间异质性显著、耕地信息破碎化严重、提取困难等问题,对DeepLabV3+模型进行改进,基于恐龙谷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构建一种用于复杂山地耕地信息自动提取的MDS-DeepLabV3+模型.使用MobileNetV2作为特征提取器,引入其在ImageNe... 针对复杂山地空间异质性显著、耕地信息破碎化严重、提取困难等问题,对DeepLabV3+模型进行改进,基于恐龙谷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构建一种用于复杂山地耕地信息自动提取的MDS-DeepLabV3+模型.使用MobileNetV2作为特征提取器,引入其在ImageNet数据集上的预训练权重,降低复杂度,加速模型拟合;提出密集连接的空间空洞金字塔池化模块与scSE注意力模块结合的DscASPP模块,获取多尺度图像特征,整合空间通道信息.采用CARAFE算子替代原始上采样方法,在较大的感受野范围内聚合上下文信息,实现更准确和高效的特征重建.结果表明,MDS-DeepLabV3+模型平均交并比DeepLabV3+提升6.5%,平均像素准确率增加4.08%,F_(1)上升4.04%,模型参数量仅有3.97 MB.在禄丰数据集上对各种耕地类型的提取效果均优于其他分割网络,有效降低耕地漏提率和误提率,提取效率及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高分卫星影像 MobileNetV2模型 scSE注意力模块 DeepLabV3+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高分卫星数据的矿山环境变化检测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立娟 靳晓 +2 位作者 贾虎军 唐尧 马国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1-158,共8页
为了提高矿山遥感监测的自动化程度,弥补传统监测方法的缺陷,以国产高分二号(GF-2)影像为数据源,根据矿山监测的目标,提取多源特征,构建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法,用于矿山环境的动态监测。这种方法在利用变化向量分... 为了提高矿山遥感监测的自动化程度,弥补传统监测方法的缺陷,以国产高分二号(GF-2)影像为数据源,根据矿山监测的目标,提取多源特征,构建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法,用于矿山环境的动态监测。这种方法在利用变化向量分析法(change vector analysis,CVA)进行变化检测的基础上自动选择训练样本,然后利用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提取变化信息。将该方法与其他常用的5种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精度高达98. 73%,且自动化程度高,很适用于矿山环境的动态监测分析;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的典型矿山和尾矿库为例,开展矿山及周边环境动态监测实验,准确地检测出了矿山及其周边区域所发生的变化,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也为矿山实施大规模遥感动态监测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监测 变化检测 高分卫星影像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随机森林算法的GF-2影像分类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迎港 刘培 +1 位作者 张合兵 张文志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RF,RandomForest)对“高分二号”(GF-2)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面向对象地表信息提取时存在如下不足:1)有限的光谱波段导致随机森林可选特征变量受限,影响分类器性能;2)面向对象影像分割尺度以经验判别为主,缺少定量化的判...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RF,RandomForest)对“高分二号”(GF-2)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面向对象地表信息提取时存在如下不足:1)有限的光谱波段导致随机森林可选特征变量受限,影响分类器性能;2)面向对象影像分割尺度以经验判别为主,缺少定量化的判定标准。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优化特征空间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首先根据面向对象分割的理论方法,引入方差变化率,获取研究区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然后利用随机森林–平均精度减少模型(RF-MDA,Random Forest-Mean Decrease in Accuracy)与K折交叉验证算法(K-CV,K-Cross Validation),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序并优化特征空间;最后,基于不同特征组合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进行面向对象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基于特征优选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3.44%和0.928,优于原始RF算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GF-2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分类方面的精度,可为国土监测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遥感影像 特征优选 随机森林 面向对象分类 最优分割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epLabv3+与GF-2高分辨率影像的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分类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成业 李飞跃 +4 位作者 李军 邢江河 杨金中 郭俊廷 杜守航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3,共10页
遥感与深度学习为及时掌握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情况提供了高效率的技术手段。基于国产高分二号(GF-2)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深度学习DeepLabv3+模型实现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识别,并与U-Net、FCN、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法等... 遥感与深度学习为及时掌握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情况提供了高效率的技术手段。基于国产高分二号(GF-2)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深度学习DeepLabv3+模型实现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识别,并与U-Net、FCN、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法等方法进行对比。首先,制作高分辨率影像样本数据,通过敏感性测试确定适合研究区露天煤矿场景的样本最佳裁剪尺寸和方式;然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DeepLabv3+模型,进行土地利用识别实验;最后,比较不同方法的识别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露天煤矿场景下的样本最佳裁剪尺寸为512像素×512像素,最佳裁剪方式为随机裁剪。采用的DeepLabv3+模型对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识别的总体精度、Kappa系数分别为80.10%、0.73,均优于U-Net、FCN、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法等方法的识别精度。DeepLabv3+模型的识别速度与上述5种方法保持在同一数量级,验证了DeepLabv3+模型和GF-2卫星影像在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识别中的可行性,对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区 土地利用 高分辨率影像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高分卫星 自动识别 识别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两种空间光谱分辨率影像的语义分割网络
20
作者 卢儒 范冲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133,共9页
针对遥感影像的语义分割领域中处理两种不同空间和光谱分辨率的影像时,通常采用传统的图像融合方法融合两种影像作为语义分割网络的输入,之后进行地表覆盖类型分类会导致效率和精度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能输入两种不同空间和光谱分辨率... 针对遥感影像的语义分割领域中处理两种不同空间和光谱分辨率的影像时,通常采用传统的图像融合方法融合两种影像作为语义分割网络的输入,之后进行地表覆盖类型分类会导致效率和精度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能输入两种不同空间和光谱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语义分割网络,实现端到端的遥感影像融合与地表覆盖分类。首先,采用光谱特征编码器融合两种影像的光谱信息;然后,分别采用骨干网络扩大特征图的感受野、空间特征编码器保留遥感影像的空间细节信息;最后,采用解码器融合提取的特征图生成分割结果。以广东省广州市周边高分二号卫星影像作为研究区域。实验结果证明,与采用最邻近扩散(nearest neighbor diffusion pan sharpening,NNDiffuse)法融合研究区域的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之后,再输入到目前最优的语义分割网络Deeplab v3+相比,所提出的语义分割网络的总体分类精度和平均交并比分别提高了3.99%和5.26%,验证了该网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 全色影像 多光谱影像 影像融合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