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钟书“化境”论之“诱”字的深度诠释——兼论深化“化境”论研究的“打通事理”的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0,共6页
钱钟书的“化境”论是一个由“化”“媒”“诱”“讹”等关键字暨核心范畴支撑的相当严整的文学翻译理论体系。对四个关键字分别进行深度诠释是深化“化境”论研究的可能路径之一。基于《林纾的翻译》的文本细读,本文对“诱”字进行了... 钱钟书的“化境”论是一个由“化”“媒”“诱”“讹”等关键字暨核心范畴支撑的相当严整的文学翻译理论体系。对四个关键字分别进行深度诠释是深化“化境”论研究的可能路径之一。基于《林纾的翻译》的文本细读,本文对“诱”字进行了深度诠释。本文参照钱先生创辟的“一字数训”的文艺训诂法和“由词通道”的朴学学术方法,建构和运用了“一字训数词”的译学训释模态,对“诱”字“并行分训”:“导诱”“诱向”“诱媒”。同时以“歧出分训”论析翻译“诱向”的“诱进”和“诱返”,“导诱”的“引诱”和“去诱”。本文揭示钱先生将文学翻译与文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精妙地结合在一起,建构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诱”字翻译心理学。本文最后论述深化“化境”论研究的“打通事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境”论 “诱”字翻译心理学 一字训数词 打通事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境”论之传统美学辨 被引量:3
2
作者 伍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以中国传统美学为视角,从审美对象、审美手段、审美理想三个层面重新审视钱锺书的"化境"理论。审美对象包含传统美学中的"言"、"象"、"意",审美手段分别是"观"、"味"... 本文以中国传统美学为视角,从审美对象、审美手段、审美理想三个层面重新审视钱锺书的"化境"理论。审美对象包含传统美学中的"言"、"象"、"意",审美手段分别是"观"、"味"、"悟"。"化境"理论侧重"意境"的转化,暗合于传统宇宙观,强调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表达了传统译论的最高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境”理论 中国传统美学 审美对象 审美手段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本成译”和译之“化境”:钱钟书的翻译文本观 被引量:9
3
作者 葛中俊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96,共9页
在钱钟书所有文艺学研究中,有关翻译的论述所占篇幅极少。然而,相比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他对翻译问题的关注算是持久和深刻的。关于钱钟书的翻译思想,我们大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进行概略:"换器弹曲"、译之"化境"和&qu... 在钱钟书所有文艺学研究中,有关翻译的论述所占篇幅极少。然而,相比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他对翻译问题的关注算是持久和深刻的。关于钱钟书的翻译思想,我们大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进行概略:"换器弹曲"、译之"化境"和"失本成译"。"换器弹曲"乃译之名,译之"化境"乃译之归,"失本成译"乃译之实。"失本成译"是钱钟书对翻译史上翻译文本总体面貌的概括性描述,亦是钱钟书整体翻译观的核心;译之"化境"则是他对翻译概念特别是文学翻译属性的理论性规定。用"归化"顺畅的目的语表达换易原文从而使译本臻至"化境"固然是文学翻译的使命和理想,然而"化境"的"丰满理想"时常遭遇"无失不成译"的"干瘪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翻译观 “换器弹曲” “失本成译” 译之“化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等”“似”“化”“创”之间——余承法著《全译求化机制论》述评
4
作者 田传茂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1,共6页
作为中国传统译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钱锺书的“化境说”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翻译理论意义重大。余承法新著《全译求化机制论———基于钱锺书“化境”译论与译艺的考察》在对前人相关研究全面细致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钱锺书自译和钱... 作为中国传统译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钱锺书的“化境说”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翻译理论意义重大。余承法新著《全译求化机制论———基于钱锺书“化境”译论与译艺的考察》在对前人相关研究全面细致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钱锺书自译和钱氏作品他译语料的探讨,论述“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个基本特征,分析了等化、繁化、简化、移化、换化、分化、合化等7种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运用等化以外的6种机制组构成5类57种组合机制,进而构建了求化机制体系。“多维的研究视角、厚实的学术基础、缜密的逻辑思维、小心的假设求证”是该书的四大特色。“等”“似”“化”“创”是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理想追求和现实存在,是“化境说”的四大基本要素。在传统译论的深入挖掘、系统阐释和理论发展方面,该书做出了表率,值得向翻译专业师生和从业人员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化境说” 《全译求化机制论》 求化机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圣叹对《水浒传》结局的修改 被引量:1
5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11-114,共4页
论金圣叹对《水浒传》结局的修改谭王景舜《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明代及后期文人根据载于《宋史目》一段讲述宋江等36人在河南起义的文字及有关的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版本众多,大多数版本都为100回或12... 论金圣叹对《水浒传》结局的修改谭王景舜《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明代及后期文人根据载于《宋史目》一段讲述宋江等36人在河南起义的文字及有关的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版本众多,大多数版本都为100回或120回。崇祯年间的文学理论家金圣叹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水浒传》 《水浒》 《西厢记》 梁山泊 “化境 繁本 农民起义 统治者 “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