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少奇与20世纪60年代初“包产到户”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志强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6期72-78,共7页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摆脱困境,恢复农业,解决吃饭问题,许多地方探索并试行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刘少奇当时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领导国民经济调整,他对"包产到户"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摆脱困境,恢复农业,解决吃饭问题,许多地方探索并试行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刘少奇当时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领导国民经济调整,他对"包产到户"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认识反映了党中央在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探索农业生产所有制形式方面的积极成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60年代 “包产到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对“包产到户”的认识和态度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荣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3期47-54,共8页
1957年整风运动前后,中央领导层对"包产到户"的态度经历了由不明朗到不公开否定的转化;1959年上半年在纠"左"的过程中,"包产到户"被严禁;1962年七千人大会前后,中央领导层中不少人主张和同情"包产到... 1957年整风运动前后,中央领导层对"包产到户"的态度经历了由不明朗到不公开否定的转化;1959年上半年在纠"左"的过程中,"包产到户"被严禁;1962年七千人大会前后,中央领导层中不少人主张和同情"包产到户",但由于毛泽东明确反对,"包产到户"最终未能获得合法地位。其原因主要是:"包产到户"当时难以有理论支撑;不符合国家的工业化战略部署;没能得到毛泽东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包产到户” 认识与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村家庭承包经济责任制的巨大生命力
3
作者 张晖明 《江海学刊》 1984年第3期35-39,共5页
经过实践的比较、筛选,农民家庭承包,即“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作为我国农村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已经得到稳定,全国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 经过实践的比较、筛选,农民家庭承包,即“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作为我国农村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已经得到稳定,全国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家庭承包经济责任制形式,围绕“包”字这一核心,把“统”和“分”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经济责任制 农村家庭 家庭承包责任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命 “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专题之一 农村改革30年考
4
作者 姚监复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7期40-43,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民族以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快速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举世瞩目。科学的理论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对实践的发展起理论指导作用;生动的实践也只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才能实现飞跃,体现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民族以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快速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举世瞩目。科学的理论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对实践的发展起理论指导作用;生动的实践也只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才能实现飞跃,体现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包产到户” 农村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杜润生 同意 专题 纪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的关系
5
作者 庄严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2期49-53,共5页
50年代,在我国农村曾终掀起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到80年代,我国农村又进行了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全面推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备种联产承包责任制。
关键词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合作化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经济体制 “包产到户” 集体所有制 50年代 合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