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基斯坦恐怖组织与中东的联系及其对“动荡弧”地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中民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54-60,共7页
中东与巴基斯坦反恐形势的互动是当前巴安全局势恶化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基于巴所处的联系南亚与西亚、中亚的特殊地缘位置及其伊斯兰文化属性,本文重点考察了阿富汗、伊朗、沙特三个有重要相关性的国家对巴反恐局势的影响;基于全球恐... 中东与巴基斯坦反恐形势的互动是当前巴安全局势恶化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基于巴所处的联系南亚与西亚、中亚的特殊地缘位置及其伊斯兰文化属性,本文重点考察了阿富汗、伊朗、沙特三个有重要相关性的国家对巴反恐局势的影响;基于全球恐怖主义网络的运作机制,本文从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三条主要联系渠道,分析了巴基斯坦恐怖势力与中东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巴局势恶化对"动荡弧"地带安全局势的影响,并就巴局势恶化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 反恐形势 中东恐怖组织 “动荡弧”地带 非传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青建 方锦程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恐怖主义经过三轮扩散,在中亚、南亚北部、西亚和北非以及萨赫勒地区的广大地域形成了新的"动荡弧"。在此"动荡弧"上,国际恐怖主义既各自为阵又彼此相连,形成了四大分中心的辐射区。国际恐怖主义和本土恐怖主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恐怖主义经过三轮扩散,在中亚、南亚北部、西亚和北非以及萨赫勒地区的广大地域形成了新的"动荡弧"。在此"动荡弧"上,国际恐怖主义既各自为阵又彼此相连,形成了四大分中心的辐射区。国际恐怖主义和本土恐怖主义彼此勾结、相互借助、合流共存的共生关系是当前恐怖主义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死、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恐怖主义的扩散不仅对全球反恐斗争造成了巨大挑战,而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海外经济利益、边疆安全和内地稳定以及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鉴于此,中国应在全球、地区、国家间以及国内四个层面上促进反恐合作,应对恐怖主义的挑战,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动荡弧” 反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极端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涛 宁彧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8,119,共15页
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早期传播带有浓厚的经院特点,传播的力度与广度相对有限。穆拉比特运动、穆瓦希德运动以及"富拉尼圣战"为19世纪萨拉菲主义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萨拉菲主义... 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早期传播带有浓厚的经院特点,传播的力度与广度相对有限。穆拉比特运动、穆瓦希德运动以及"富拉尼圣战"为19世纪萨拉菲主义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手段日益多元化。其中,极端化的萨拉菲主义以"圣战"分子为传播载体渗透至撒哈拉及其周边地区,不仅冲击了撒哈拉以南非洲以苏菲主义为主流的宗教格局,而且在瓦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体制的同时,消耗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红利。某些宣扬萨拉菲主义的极端组织在辖区内进行社会控制,灌输超越国界的"乌玛"与"哈里发国家"理念,对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已困难重重的民族国家建构构成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哈拉以南非洲 萨拉菲主义 极端主义 “动荡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