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主客观感受性倾向的多因素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邓云华
许群爱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93,共12页
文章采用多重对应分析(MCA)和二项逻辑回归模型(BLR)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义的主客观性倾向,对比了汉英主客观感受性倾向影响因素的共性和差异,并应用认知语言学转喻、隐喻和识解理论,阐释了认知动因。基于C...
文章采用多重对应分析(MCA)和二项逻辑回归模型(BLR)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义的主客观性倾向,对比了汉英主客观感受性倾向影响因素的共性和差异,并应用认知语言学转喻、隐喻和识解理论,阐释了认知动因。基于COCA和BCC语料的多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主客观感受性倾向均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共同影响因素是动用颜色词、主语有生性、认知方式、语用意义及心理/情感变化,不同影响因素分别是语用意义和语态。不同于英语的客观性倾向,汉语的“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更倾向主观识解。文章对非母语者习得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及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用
颜色
词
+
宾语”
主客观性
多因素
认知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
5
2
作者
唐启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83-92,共10页
词类活用,作为一个语法术语,是指一个词在它所属词类的句法职能之外的一种灵活用法.这种灵活用法,超出了它所属词类固有的句法职能,担当了别的词类的句法职务,临时用如别的词类,所以称为词类活用.作为一种特定的含义,词类活用往往简称...
词类活用,作为一个语法术语,是指一个词在它所属词类的句法职能之外的一种灵活用法.这种灵活用法,超出了它所属词类固有的句法职能,担当了别的词类的句法职务,临时用如别的词类,所以称为词类活用.作为一种特定的含义,词类活用往往简称为活用.词类活用的研究很有价值.在词类问题上,把词的基本功能和临时功能区别开来,这是一个重要原则.词类活用是属词的临时功能,它不能决定词性.如果一个词只有在具体句子的用法上才能决定它的词类,实质上就否定了词类的存在,在划分词类的时候,要看一个词的本质特征,要看一个词的基本功能.如果不区别词的基木功能和临时功能,“那就是把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混同起来了.”区别词的基本功能和临时功能,研究词类活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
词
形容
词
活用
词
类活用
词
的使
动用
法
宾语
副
词
意
动用
法
古汉语
词
主语
实字虚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例说
3
作者
卢香颜
《远程教育杂志》
1999年第3期95-96,共2页
一、使动用法 现代汉语里宾语总是动作行为或变化的对象,动作行为或变化是主语发出的,而文言文里有时动词后面跟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的动作行为或变化不是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即是主语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
一、使动用法 现代汉语里宾语总是动作行为或变化的对象,动作行为或变化是主语发出的,而文言文里有时动词后面跟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的动作行为或变化不是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即是主语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含有“使他(它)那样”的意思。这就叫做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
的使
动用
法
意
动用
法
文言文
不及物动
词
动作行为
形容
词
活用
带
宾语
名
词
活用
《病梅馆记》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古汉语动宾关系中的为动用法
4
作者
刘勇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3期2-3,共2页
在古汉语里,有些动词和宾语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为宾语动"的为动关系,动词对宾语常含有服务的性质,有时还表示"对宾语怎么样"的意义。这种用法即是为动用法。其所表示的动宾关系大体有三个意思:宾语是动...
在古汉语里,有些动词和宾语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为宾语动"的为动关系,动词对宾语常含有服务的性质,有时还表示"对宾语怎么样"的意义。这种用法即是为动用法。其所表示的动宾关系大体有三个意思:宾语是动作的受益者,作"给、替"讲;宾语是动作的目的或原因,作"为了、因为"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
动用
法
疑问代
词
支配关系
双
宾语
结构
使
动用
法
类
词
梁惠王
侯主
君赐
薛谭学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主客观感受性倾向的多因素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邓云华
许群爱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9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BYY009)资助。
文摘
文章采用多重对应分析(MCA)和二项逻辑回归模型(BLR)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义的主客观性倾向,对比了汉英主客观感受性倾向影响因素的共性和差异,并应用认知语言学转喻、隐喻和识解理论,阐释了认知动因。基于COCA和BCC语料的多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主客观感受性倾向均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共同影响因素是动用颜色词、主语有生性、认知方式、语用意义及心理/情感变化,不同影响因素分别是语用意义和语态。不同于英语的客观性倾向,汉语的“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更倾向主观识解。文章对非母语者习得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及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动用
颜色
词
+
宾语”
主客观性
多因素
认知动因
Keywords
“verbalized colour word+object”constructio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multifactor
cognitive motivation
分类号
H109.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
5
2
作者
唐启运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83-92,共10页
文摘
词类活用,作为一个语法术语,是指一个词在它所属词类的句法职能之外的一种灵活用法.这种灵活用法,超出了它所属词类固有的句法职能,担当了别的词类的句法职务,临时用如别的词类,所以称为词类活用.作为一种特定的含义,词类活用往往简称为活用.词类活用的研究很有价值.在词类问题上,把词的基本功能和临时功能区别开来,这是一个重要原则.词类活用是属词的临时功能,它不能决定词性.如果一个词只有在具体句子的用法上才能决定它的词类,实质上就否定了词类的存在,在划分词类的时候,要看一个词的本质特征,要看一个词的基本功能.如果不区别词的基木功能和临时功能,“那就是把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混同起来了.”区别词的基本功能和临时功能,研究词类活用.
关键词
名
词
形容
词
活用
词
类活用
词
的使
动用
法
宾语
副
词
意
动用
法
古汉语
词
主语
实字虚用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例说
3
作者
卢香颜
机构
浦江县电大工作站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1999年第3期95-96,共2页
文摘
一、使动用法 现代汉语里宾语总是动作行为或变化的对象,动作行为或变化是主语发出的,而文言文里有时动词后面跟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的动作行为或变化不是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即是主语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含有“使他(它)那样”的意思。这就叫做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关键词
词
的使
动用
法
意
动用
法
文言文
不及物动
词
动作行为
形容
词
活用
带
宾语
名
词
活用
《病梅馆记》
现代汉语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古汉语动宾关系中的为动用法
4
作者
刘勇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3期2-3,共2页
文摘
在古汉语里,有些动词和宾语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为宾语动"的为动关系,动词对宾语常含有服务的性质,有时还表示"对宾语怎么样"的意义。这种用法即是为动用法。其所表示的动宾关系大体有三个意思:宾语是动作的受益者,作"给、替"讲;宾语是动作的目的或原因,作"为了、因为"讲;
关键词
为
动用
法
疑问代
词
支配关系
双
宾语
结构
使
动用
法
类
词
梁惠王
侯主
君赐
薛谭学讴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主客观感受性倾向的多因素研究
邓云华
许群爱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唐启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例说
卢香颜
《远程教育杂志》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谈古汉语动宾关系中的为动用法
刘勇
《现代中文学刊》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