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效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原理——兼析中国教学研究特色形成的问题 被引量:12
1
作者 卜玉华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4,共10页
有效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原理是个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论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效课例研究模式是“三轮螺旋递进式”模式。在我国,“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建的“前移后续式”课例模式在实践中运用了近20年,也充分证明其有效... 有效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原理是个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论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效课例研究模式是“三轮螺旋递进式”模式。在我国,“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建的“前移后续式”课例模式在实践中运用了近20年,也充分证明其有效性。对比分析这两类课例研究模式,可发现有效课例研究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研究主题明确;多主体参与;坚持多步骤、长时段的研究过程;研究步骤之间是环环相扣的持续发展关系;且能产生知识创新的效果。同时可以发现两者的差异性:“三轮螺旋递进式”模式更注重多轮次研究和学生状态研究,“前移后续”模式更注重理念的指导性和大学或地方专业人员等“能人参与者”的指导,体现了教育传统的差异。其认识论原理在于这类研究模式符合缄默知识转化论的要求,遵循了SECI知识创新的规律。这些都启发我们如何认识中国教育教学研究特色创新的问题所在及未来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课例研究 校本教学研究 “新基础教育” “前移后续式” 缄默知识转化论 SECI知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视角下我国中小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4
2
作者 卜玉华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8,共4页
当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存在价值参照系不清晰、教师角色分工不科学、教研活动设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基于多年实践研究,提出改进建议:一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明晰教研工作的价值参照系;二是构建深度合作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多主体参与... 当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存在价值参照系不清晰、教师角色分工不科学、教研活动设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基于多年实践研究,提出改进建议:一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明晰教研工作的价值参照系;二是构建深度合作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多主体参与和个性化成长;三是依据学校教育活动节律,开展教研活动的长程策划;四是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放大节点活动的多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组建设 价值参照系 “前移后续教研 节点活动 反思性探究 “新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