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前理论”概念对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启示 |
王申蛟
马鸣扬
|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00后”大学生思想接受的“前见”因素探析 |
杨芷英
董静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论布洛赫“前仿真美学”中的三重学理 |
何晓军
李志雄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2008年雪灾过程高原上游关键区水汽输送机制及其前兆性“强信号”特征 |
施晓晖
徐祥德
程兴宏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6
|
|
|
5
|
园艺技术专业“前校后园,校岗直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
佘德琴
顾绘
孙正国
沈建忠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
6
|
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前ALIP”样结构的特征研究 |
俞夜花
袁颖华
李玲
曹桂涛
李静
陶英
姜华
侯健
石军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11 |
7
|
|
|
7
|
“前膜后草”覆盖栽培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
章新军
陈永明
毕庆文
邱妙文
汪健
谢玉华
|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
2007 |
9
|
|
|
8
|
重型载货汽车“前脸”造型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
彭婧
王铁
|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
9
|
不同套袋材料对甜柿品种“前川次郎”果实性状的影响 |
郭创业
苏彩虹
董少鹏
张丽萍
|
《经济林研究》
|
2010 |
5
|
|
|
10
|
从“前金庸”看金庸小说的历史地位 |
韩云波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2
|
|
|
11
|
校厂一体 产教结合——“前校后厂”办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
翟轰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6 |
42
|
|
|
12
|
论争与反思——对我国高等教育“前大众化”阶段的思考 |
王建华
邬大光
|
《现代大学教育》
|
2003 |
4
|
|
|
13
|
值得关注的“前创业教育” |
吴建军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
2004 |
11
|
|
|
14
|
“复旦大学前一站”为什么会产生歧义? |
戚晓杰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
15
|
“前苏联”≠“苏联” ──兼议“前、原”的词义补正 |
朱文雄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7 |
5
|
|
|
16
|
汉语“前、后”的时间指向认知研究 |
曹琳琳
邢苗苗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17
|
美国德州“前百分之十计划”的实践及启示 |
王玉国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8
|
“前胃灵”散剂对奶牛瘤胃pH值及纤毛虫活力的试验研究 |
包玉清
丁岚峰
王殿奎
韩丹丹
陈鸿雁
|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2008 |
3
|
|
|
19
|
育肥猪“前敞后限”饲养法及其对肉品的影响 |
任善茂
张牧
|
《国外畜牧科技》
|
2001 |
3
|
|
|
20
|
往“前”翻应往哪儿翻? |
崔军民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