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工荒”看我国“刘易斯转折点”与农民就业转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洪银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5,共6页
"民工荒"问题研究为我国就业政策的战略性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人口减少的前推力、产业技术进步的后拉力和城镇化进程的固化力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区域和年龄的结构性短缺,我国"刘易斯转折点&qu... "民工荒"问题研究为我国就业政策的战略性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人口减少的前推力、产业技术进步的后拉力和城镇化进程的固化力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区域和年龄的结构性短缺,我国"刘易斯转折点"不存在一个固定时点而是在一个区间徘徊运动。研究试图建立一个以农村职业义务教育为核心,以工资增长、劳动权益保障和市民化为基点的农民就业转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转折点” 农民就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看产业转型与农民就业转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洪银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5,共6页
"刘易斯转折点"状态与产业升级、就业转型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受技术进步和制度性因素等影响,中国刘易斯意义上的转折点具有延迟性、模糊性和转移的不完全性特点。鉴于此,中国现阶段劳动力转移宜实行"业转战略",即... "刘易斯转折点"状态与产业升级、就业转型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受技术进步和制度性因素等影响,中国刘易斯意义上的转折点具有延迟性、模糊性和转移的不完全性特点。鉴于此,中国现阶段劳动力转移宜实行"业转战略",即产业城乡间应从城市向村镇辐射转移,区域间应从东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人才资源是产业转型与农民就业转型的纽带,体能稀缺性、时效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要求农民实现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主导的就业转型。国家应推进产业协同技术创新和小城镇建设,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农村社会服务业和农民终身职业教育,引导企业转变用工观念,促进农民就业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 产业转型 农民就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与增长的持续性:来自中国的经验 被引量:16
3
作者 段文斌 张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2,共7页
通过发挥要素组合优势和承接世界产业转移,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高增长。但与此同时,也累积了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而且使收入分配不利于劳动力,进而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反复。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逼近和国际规则的... 通过发挥要素组合优势和承接世界产业转移,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高增长。但与此同时,也累积了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而且使收入分配不利于劳动力,进而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反复。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逼近和国际规则的新变化,经济格局将出现整体性调整,这可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可能进入均衡陷阱。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这需要包括企业、市场和政府在内的全面经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刘易斯转折点” 要素组合优势 现代产业体系 收入分配 发展方式 均衡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