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苏“冷战”的起源 |
雪莲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2
|
冷藏货物运输市场的“冷战” |
赵海洋
|
《集装箱化》
|
2001 |
0 |
|
3
|
试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与“冷战” |
国荣知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3 |
1
|
|
4
|
战后美苏“冷战”与德国的分裂 |
吴友法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6 |
0 |
|
5
|
当“冷战”遇上热舞 |
王婷婷
|
《中国农垦》
|
2014 |
0 |
|
6
|
难解的“冷战”情结──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之实质透视 |
王淑芳
郭涛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7
|
当代国际关系史的新探索——评《从冷战到冷和—当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与研究》 |
魏峰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3 |
1
|
|
8
|
“后冷战时代”与克林顿的“新干涉主义”外交战略 |
李文达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1994 |
0 |
|
9
|
妈妈对我的"冷战" |
何宇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 |
0 |
|
10
|
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多音性和多地性 |
季进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7 |
3
|
|
11
|
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中国角色:总结与反思 |
王俊生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2
|
女大学生宿舍矛盾心理咨询一例 |
石周燕
黄朝峰
|
《校园心理》
|
2015 |
2
|
|
13
|
二十世纪回顾与二十一世纪前瞻──从世界现代化进程视角透视 |
罗荣渠
|
《环渤海经济瞭望》
|
1996 |
0 |
|
14
|
发展国产半导体材料任重道远 |
Suki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5
|
《肖申克的救赎》:另一个“阿甘”的现实性超越 |
单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两大恐怖主义危害最大 |
|
《政工学刊》
|
2005 |
0 |
|
17
|
“美国之音”经费紧缺 |
黄先敏
|
《语言教育》
|
1996 |
0 |
|
18
|
一场风波 |
蒋荣青
|
《中小学作文教学》
|
2006 |
0 |
|
19
|
试析“马歇尔计划” |
滕海剑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20
|
纪念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50周年(三) 发现者的发现 |
欣然
|
《太空探索》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