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韧性:指数测算与效应检验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珊珊 高铭阳 吕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
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以数字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逐渐成为关键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测度了数字经济、产业... 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以数字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逐渐成为关键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测度了数字经济、产业融合以及农业产业链韧性指数,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且农村产业融合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但对本地农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邻近地区农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农业产业链韧性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基于大健康产业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房宏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9,共9页
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技术促进大健康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催生出一系列健康服务领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数字... 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技术促进大健康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催生出一系列健康服务领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数字技术通过加快技术创新、促进资源聚合、触动组织变革、完善治理体系而实现大健康产业内部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赋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出基于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及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驱动产业新变革。着眼未来,我们要从科技创新、数据共享、社会参与、完善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优化,推动大健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大健康产业 产业融合 新路径 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产品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浩 徐子贤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产品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传统制造企业的产品吸引力。但是,随着产品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企业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占有更多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传统制造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失去竞争优势。提出的理论解释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产品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效果,丰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两化融合)的理论内涵,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传统制造业 产业融合 产品数字化转型 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推动城乡产业链融合发展: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
4
作者 黄庆华 尹蓝月 +1 位作者 王浩力 梁诗敏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4,共15页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则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门槛模...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则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门槛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产业链融合的推动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产业链融合的推动作用具有非线性特征,二者呈现U型关系。数字经济对城乡产业链融合的推动作用存在异质性,其推动作用在中东部地区较为显著,在其他地区则相对滞后;在大型城市群、大数据试点城市较为显著,而非大型城市群和非大数据试点城市则相对滞后。数字经济对城乡产业链融合的影响存在不同城镇化发展水平下的门槛效应。因此,提出破除要素流通壁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要素信息化,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产业链融合新态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城乡产业走数实融合发展之路三点建议。旨在为优化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产业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下的产业集聚数字化转型:动因、机理和路径
5
作者 纪玉俊 韦晨怡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52,共11页
数实融合正推动产业集聚从地理集中向数字生态跃迁,这一进程如何重塑集聚演化逻辑、重构经济空间格局,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变革的核心命题。文章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构建“动因解构—机理阐述—路径探索”分析框架,系统揭示了... 数实融合正推动产业集聚从地理集中向数字生态跃迁,这一进程如何重塑集聚演化逻辑、重构经济空间格局,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变革的核心命题。文章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构建“动因解构—机理阐述—路径探索”分析框架,系统揭示了产业集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规律。在动因维度,从数字技术变革下集聚收益和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数字技术除通过马歇尔“三大效应”与集聚形成替代关系外,也会使得集聚和技术成本约束减弱,从而以上述双重机制重构集聚均衡;在机理层面,创新性提出数字经济—产业—空间复合三位一体模型,发现以产业数字化、空间数字化的互动为基础,数字化后的新产业和新空间重新聚合而形成更合意产业集聚模式,从而实现产业集聚数字化转型;在路径层面,识别出要素配置结构主导的差异化路径,即实体要素重塑驱动优化型集聚、虚拟要素嵌入催生深化型集聚、双重要素协同形成强化型集聚。研究可为我国构建“虚实空间融合”的新型产业格局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实融合 产业集聚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技术密集类产业融合的理论机制与路径研究
6
作者 龚新蜀 赵丽玉 谢晓利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9,共11页
基于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未包括港澳台)的技术密集类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就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的关联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赋能产业融合,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依托科技创新与网络载体,进而赋能产业融... 基于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未包括港澳台)的技术密集类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就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的关联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赋能产业融合,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依托科技创新与网络载体,进而赋能产业融合;这种影响存在异质性,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产业融合效果更显著;相比现代服务业发达区,现代服务业相对落后区数字经济的产业融合效果更为明显;并且这种影响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建议推动数字经济创新,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打造数字融通共享平台,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模式;实施动态化战略,构建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密集类 产业融合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劳动力转移与技术渗透的双重视角
7
作者 张子珍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9,共10页
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正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要素优化配置的核心动力。本研究基于2012—2022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转移与技术渗透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了产业数字化对城乡... 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正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要素优化配置的核心动力。本研究基于2012—2022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转移与技术渗透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了产业数字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加速技术渗透扩散,显著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新动能。异质性分析揭示,产业数字化的融合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城市层级差异,其对中部地区城市及高行政级别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制度通过提升政策适配性,高等教育发展通过增强技术扩散能力,均能有效强化产业数字化的城乡融合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数字化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只有当数字化水平突破中低发展阶段的门槛值时,才能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 城乡融合发展 劳动力转移 技术渗透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史歌 任保平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1,共12页
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 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和区域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程度持续深化,通过提升企业网络协作效率、丰富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其中对增链力和强链力的影响效应更强。东部地区实数融合对稳链力、强链力和增链力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部地区实数融合对强链力和增链力的提升效果更强;西部地区实数融合则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据此,应健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缩小实数融合的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创新协作和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实数融合 产业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融合与协同创新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毛爽 张晶晶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89,共5页
本文选取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探究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进而更深入地理解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创新水平能够直接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虽然产... 本文选取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探究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进而更深入地理解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创新水平能够直接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虽然产业融合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但其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在后续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深化产业融合、加强协同创新、优化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协同创新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融合程度、路径和模式的统计测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梓琪 周国富 徐莹莹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5,共15页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和促进数字经济在产业层面交融互动,是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经济普查数据,在识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以技术经济联系为导向的产业网络,制定了从数...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和促进数字经济在产业层面交融互动,是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经济普查数据,在识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以技术经济联系为导向的产业网络,制定了从数字经济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对数字经济的产业融合程度、路径和模式进行统计测度的研究框架,并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中国数字经济产业融合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产品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后向融合程度都较高,对经济系统兼具较强的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作用;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程度相对较低,且以后向融合为主。(2)数字产品制造业占据产业链枢纽位置,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其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大多位于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业的下游,获得了大量的商务服务和资金支持。(3)数字产品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既存在以技术经济溢出为主的“主溢出”模式,也存在以技术经济传递为主的“双向溢出”模式;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表现为“数字孤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统计测度 投入产出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壮大数字产业集群的推进机制和发展策略
11
作者 李銮淏 夏杰长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5,共13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数据要素的海量生成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迭代普及,全球范围内传统产业从单纯性的地理集聚向线上空间和线下实体共生交互的方向变革,演化为由数字产业化集聚和产业数字化集聚构成的数字产业集群形态。数字产业集...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数据要素的海量生成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迭代普及,全球范围内传统产业从单纯性的地理集聚向线上空间和线下实体共生交互的方向变革,演化为由数字产业化集聚和产业数字化集聚构成的数字产业集群形态。数字产业集群具有数字产业主导性、数据要素驱动性、平台边界模糊性的内容架构特征以及资源配置虚拟化、空间分布灵活化、产业链条一体化、知识创新外溢化的运行功能属性。我国加速壮大数字产业集群,对于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在提出数字产业集群内容丰富度、系统关联度、要素安全度三大发展维度的基础上,构建数实融合驱动数字产业集群壮大的机制框架。数实融合通过引领集群业态扩张和范式创新、驱动集群主体互通和双线互联、赋能集群要素流动和有效治理,从而驱动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然而,在我国推进数字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数实融合驱动乏力、产业集群监测薄弱、政策引导局部僵化泛化以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已经成为制约数实融合赋能力度和效率的严重梗阻。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健全促进“数”和“实”深度融合机制,创新完善我国数字产业集群的统计体系,动态协调和指导治理双线产业集群,稳步开拓数实融合“外循环”驱动路径,从而进一步深化和畅通数实融合壮大数字产业集群的驱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数字产业 产业集群 数据要素 数字平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素养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张曦 霍学喜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0-1371,共12页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探究数字素养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影响,对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探究数字素养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影响,对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素养的提升可以有效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素养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可得性、增强信贷获取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素养可以推动所有年龄段农户参与产业融合,但对低龄农户的影响相对更大;数字素养可以推动城郊地区农户参与产业融合,但对非城郊地区农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坚持推动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乡村数字化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发挥数字经济新优势,进一步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产业融合 乡村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13
作者 向子威 何建佳 +1 位作者 张悦 李煜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86,共11页
基于数字化发展趋势,在搭建数字浪潮-数字暗流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软件进行数据清洗,结合本体论揭示数字化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数字浪潮、数字暗流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机理以及未来产业目标... 基于数字化发展趋势,在搭建数字浪潮-数字暗流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软件进行数据清洗,结合本体论揭示数字化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数字浪潮、数字暗流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机理以及未来产业目标下融合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应管理启示。研究发现: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3个阶段均存在数字浪潮和数字暗流,数字浪潮由环境要素驱动下的技术层面、组织层面变革引发,进而辐射产业,催生数字暗流;第二,3个阶段的传导机制相似,均是基于环境要素促进微观层面技术和组织发生数字化变革,从而辐射产业,形成新环境要素,驱动从数字暗流到下一个数字浪潮的演变;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以主营业务为区分依据,对数字浪潮和暗流作出不同战略定位,未来产业需依靠场景驱动、数字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合集群 数字暗流 未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杨浩昌 赖孟 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共12页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且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但数字化转型对邻近地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②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呈现梯次增长,而东北地区则不显著。同时,当城镇化水平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③政府支持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而市场化水平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关系,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空间杜宾模型 中介效应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理论机理和实证检验
15
作者 林海波 魏浩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68,共7页
选取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门槛效应检验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选取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门槛效应检验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这一结果仍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大数据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地区和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普惠金融发展和劳动力配置优化具有显著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检验发现,伴随数字经济跨过不同门槛值,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正向影响呈现边际递增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 普惠金融发展 劳动力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水平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16
作者 李伟 朱轲 章琳云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6,共15页
推进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智慧助老”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战略方向。首先,基于供给侧的技术融合和需求侧的市场融合,构建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的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灰色GM(1,N)模型进行测算,发现东部与中... 推进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智慧助老”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战略方向。首先,基于供给侧的技术融合和需求侧的市场融合,构建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的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灰色GM(1,N)模型进行测算,发现东部与中西部省份之间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其次,结合5期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进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能显著提升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再次,以健康消费水平和健康服务效率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机制探讨,结果表明,在健康需求效应视角下,推进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有助于提高人均健康消费水平,进而改善其健康状况;在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效应视角下,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能够优化健康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升个体健康水平。最后,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发展对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城乡属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显现出更强的健康效应,且受高等教育和年龄更大的群体在两业融合过程中的受益更大。因此,要持续加强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健康服务资源效率,并强化数字融合推动中老年人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与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产业融合 健康制造业 数字基础产业 健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产业融合与共同富裕
17
作者 李雅瑾 李琛 陈国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3-129,共7页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持。文章在测度共同富裕和农村产业融合的基础上,使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机制分析结果...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持。文章在测度共同富裕和农村产业融合的基础上,使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一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应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其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农村产业融合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转型的“三链融合”逻辑、模式及路径
18
作者 申云 杨洛梓 景艳茜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1,共11页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动乡村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协同融合发展。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系统揭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转型的“三链融合”运行机理、模式比较及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转型加速了乡...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动乡村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协同融合发展。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系统揭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转型的“三链融合”运行机理、模式比较及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转型加速了乡村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协同融合,通过拓展数字技术渗透乡村产业场景、深化数字网络信息传播、增强数据要素整合能力来实现“三链融合”与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进而壮大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然而,当前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转型中仍存在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不足、园区数字营销手段相对单一、业态创新链的数字融合程度不高等困境。为此,建议加强数据要素的共享机制保障,提升数字网络价值链,加快数字农业场景渗透融合来助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和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 农业新质生产力 三链融合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研究
19
作者 吴亚杰 《当代农机》 2025年第8期91-92,94,共3页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正经历深刻变革。为此,介绍了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数字经...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正经历深刻变革。为此,介绍了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效率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武威市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
作者 王丽 《现代农机》 2025年第4期62-64,共3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赋能成为推动地方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武威市系统谋划、超前布局,在农文旅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在农文旅经济扩能增值增效上做文章,农文旅融合已初见成效。然而,当前武威市农文旅产业融...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赋能成为推动地方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武威市系统谋划、超前布局,在农文旅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在农文旅经济扩能增值增效上做文章,农文旅融合已初见成效。然而,当前武威市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面临一些问题,通过数字赋能解决现存问题,有望推动武威市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农文旅产业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