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融媒体时代电影的“再媒介化”生产探究
- 1
-
-
作者
黄瑛
-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8-83,共6页
-
基金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立项课题“中国故事影像表达的创新路径研究”(编号:QGRW202104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融媒体时代媒介边界的消解和媒介形态的深度融合让新兴媒介一跃而上成为社会传播的主体,使得社会传播网络进入一个万众皆媒的“视频化”社会,他们构成了电影“再媒介化”的生产语境和文化语境。电影的“再媒介化”生产改变了以往“征用”各类活动影像嵌入电影中的方式,以电影影像为基础,再结合短视频强化声音的制作特点对其内容进行拆分、改写,重新剪辑和加工生成全新的影像文本。它汲取了新媒体的“多变性”和“跨码性”特点,针对用户细分进行精准定位,“再媒介化”生产出不同形态的电影短视频,其功能和叙事语法都不尽相同。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媒介艺术冲击下电影与用户之间的“断裂感”,让电影变得可见,促使电影更大程度发挥其作为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
-
关键词
“视频化”社会
“再媒介化”
视频艺术
公共性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再媒介化”语境下的数字出版传播特征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韩坤妮
-
机构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5-37,共3页
-
文摘
数字出版自1995年开始崭露头角,以“内容+终端”的亚马逊模式开启新旧出版模式的融合并置。诸如知乎、豆瓣等数字出版形式为传统出版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促使其感知建构交互高维共情、叙事创新打造数字路径、消解原生语境实现语境重置、结合媒介时代激发审美趣味,进而突破媒介之间的阻碍,激活出版发展新视角的开辟。
-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再媒介化”
感知建构
叙事创新
语境重置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