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文气”与“养气”
1
作者
张力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59-160,共2页
"气"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文学批评范畴,它包含着中国人对文学、艺术以及审美的独特体验。曹丕首开"文气"论,孟子哲学体系中又以"养气"之说为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理论对后世影响颇深。试图...
"气"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文学批评范畴,它包含着中国人对文学、艺术以及审美的独特体验。曹丕首开"文气"论,孟子哲学体系中又以"养气"之说为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理论对后世影响颇深。试图就"文气"论与"养气"论加以展开,探求疏通二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气”论
“养气”论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春青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0-145,共6页
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李春青在蜀学系统中,苏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人格理想、学术旨趣、诗学观念与其父兄有相近相通之处,也有其个人的特点。就诗学观念而言,苏辙最为引人瞩目的当然是他的著名...
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李春青在蜀学系统中,苏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人格理想、学术旨趣、诗学观念与其父兄有相近相通之处,也有其个人的特点。就诗学观念而言,苏辙最为引人瞩目的当然是他的著名的“养气说”。以往论者对苏辙此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理想
人学价值
诗学价值
养气
说
苏辙
“养气
”
人格境界
文化心理结构
诗学观念
道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养气"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
作者
沈时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0,共3页
"养气"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而且是从哲学的角度喻意其与生命来源的联系。先秦老庄"养气"说理论奠定了我国古代"养气"说理论的雏形,两汉时期桓谭、王充等人进一步确立以自然论生命意识范畴的"...
"养气"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而且是从哲学的角度喻意其与生命来源的联系。先秦老庄"养气"说理论奠定了我国古代"养气"说理论的雏形,两汉时期桓谭、王充等人进一步确立以自然论生命意识范畴的"养气"说理论;汉代刘勰认为养气的实质是"清和其心,调畅其气",是古代"养气"说理论体系中极富代表性的学说,对后世影响较大。古代思想家们对"养气"说理论的探究,对"养气"说理论的最终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气
”
自然生命意识
体育健身
生命形态
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刘勰的文学创作审美境界论──兼论《养气》篇的主旨
被引量:
2
4
作者
祁海文
于维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1-17,共7页
试论刘勰的文学创作审美境界论──兼论《养气》篇的主旨祁海文,于维璋文学创作的审美境界问题,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主要是指文学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即作家应以怎样的心态进行创作、文学创作应该在怎样的状态下...
试论刘勰的文学创作审美境界论──兼论《养气》篇的主旨祁海文,于维璋文学创作的审美境界问题,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主要是指文学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即作家应以怎样的心态进行创作、文学创作应该在怎样的状态下进行。一般说来,中国古人崇尚文道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审美境界
“养气
”
创作审美
《神思》
境界论
《文心雕龙》
创作才能
庄子
文学创作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论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德礼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65,共7页
“气”本是一个哲学范畴,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由于这一思维方式注重宇宙的生命有机性和注重宇宙生命运化规律等特点,使它很自然地和美联系起来,并逐步进入美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艺术理论使用最广的范畴之一。...
“气”本是一个哲学范畴,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由于这一思维方式注重宇宙的生命有机性和注重宇宙生命运化规律等特点,使它很自然地和美联系起来,并逐步进入美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艺术理论使用最广的范畴之一。气论在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气”
创作主体
宇宙生命
“生气”
“养气
”
审美主体
气论
“气韵生动”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典美学论灵感的培养
6
作者
潘知常
《中州学刊》
1986年第3期62-66,共5页
灵感,有人称它作思维莽原上的昙花,更多的人则称它为顽皮的情人。是的,创作中常出现这样的一幕:你热切地企望灵感的到来,但却“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你并没去寻找它,它却突然地奔涌而来。怎样才能促发这风马云车、出没无常的灵感?这...
灵感,有人称它作思维莽原上的昙花,更多的人则称它为顽皮的情人。是的,创作中常出现这样的一幕:你热切地企望灵感的到来,但却“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你并没去寻找它,它却突然地奔涌而来。怎样才能促发这风马云车、出没无常的灵感?这“思无定契”的灵感的培养,是不是“理有恒存”,蕴藏着一定的规律呢?这种种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作家艺术家
创作灵感
研阅
“养气
”
文心雕龙
玄览
黄侃
创作过程
诗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6-130,139,共6页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李凯苏辙为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艺思想虽不如其兄苏轼那样丰富全面,但散见于苏辙文集中的文艺思想仍是很丰富和富有特色的。以“养气”说为核心,苏辙的文艺思想涉及到...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李凯苏辙为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艺思想虽不如其兄苏轼那样丰富全面,但散见于苏辙文集中的文艺思想仍是很丰富和富有特色的。以“养气”说为核心,苏辙的文艺思想涉及到了文学与生活、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文艺思想
“养气
”
“文气”说
“气”
中国文学
苏轼
古代文论
文学的社会作用
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
被引量:
3
8
作者
叶太平
《江淮论坛》
1987年第5期86-90,103,共6页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根源于大自然,是自然之“气”的一种引伸。人类的生存,首先在于向自然索取,同自然作斗争。自然界向人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山是固定的,水是流动的;还有聚散无常、游忽不定的云气。“气”,甲骨文作“(?)”,象上升...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根源于大自然,是自然之“气”的一种引伸。人类的生存,首先在于向自然索取,同自然作斗争。自然界向人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山是固定的,水是流动的;还有聚散无常、游忽不定的云气。“气”,甲骨文作“(?)”,象上升;篆文作“(?)”,象水;古文作“(?)”,从火。古人注意到,水在经受日照或火烧等热力之后,便蒸腾而上,成为云气。《说文》:“气,云气也”。一是水火相合,一是蒸腾而上,这是“气”的基本属性和特点;“云气”,这是“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气”
基本属性
甲骨文
《说文》
自然界
文学作品
“养气
”
篆文
古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书艺美学中之“气”说
被引量:
1
9
作者
周浩然
田旭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古代的不少评论家特别重视贯穿于书法中的“气”,和书法家的“养气”。对书法艺术中这一带规律性的问题加以探讨,对于造就新一代书法工作者,提高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鉴赏水平,...
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古代的不少评论家特别重视贯穿于书法中的“气”,和书法家的“养气”。对书法艺术中这一带规律性的问题加以探讨,对于造就新一代书法工作者,提高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鉴赏水平,无疑是会有所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气”
书法家
“养气
”
美学
书艺
鉴赏水平
评论家
优秀文化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子、庄子比较研究三题
10
作者
常为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84-86,105,共4页
面对先秦残酷的社会现实:孟子归因于统治者的暴政,庄子归因于统治本身;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孟子希望统治者行善政,庄子主张“无治”与“返朴”;关于个人修养:孟子注重外放性的“内圣”与“养气”,庄子则主张内敛性的“逍遥”。
关键词
庄子
孟子
比较研究
统治者
“内圣”
“养气
”
道德境界
社会问题
归因
仁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心雕龙》的文艺心理学体系
11
作者
刘伟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38-51,共14页
我国齐梁时期的刘勰(约公元465—520或521),他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美学史中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它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完全可以和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的《美学》相比美.对这部巨著,人们多从文章学、文学学、艺术学或美学方...
我国齐梁时期的刘勰(约公元465—520或521),他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美学史中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它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完全可以和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的《美学》相比美.对这部巨著,人们多从文章学、文学学、艺术学或美学方面去研究,而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却甚少.其实,《文心雕龙》存在着系统而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而且在中国美学史和文艺心理学史中,具有横贯始终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很值得作一番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艺心理学
艺术想象
艺术鉴赏
“养气
”
《神思》
情采
创作主体
作家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气”与“养气”
1
作者
张力舟
机构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59-160,共2页
文摘
"气"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文学批评范畴,它包含着中国人对文学、艺术以及审美的独特体验。曹丕首开"文气"论,孟子哲学体系中又以"养气"之说为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理论对后世影响颇深。试图就"文气"论与"养气"论加以展开,探求疏通二者的可能性。
关键词
“文气”论
“养气”论
文心雕龙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春青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0-145,共6页
文摘
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李春青在蜀学系统中,苏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人格理想、学术旨趣、诗学观念与其父兄有相近相通之处,也有其个人的特点。就诗学观念而言,苏辙最为引人瞩目的当然是他的著名的“养气说”。以往论者对苏辙此论一...
关键词
人格理想
人学价值
诗学价值
养气
说
苏辙
“养气
”
人格境界
文化心理结构
诗学观念
道学家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养气"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
作者
沈时明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系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0,共3页
文摘
"养气"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而且是从哲学的角度喻意其与生命来源的联系。先秦老庄"养气"说理论奠定了我国古代"养气"说理论的雏形,两汉时期桓谭、王充等人进一步确立以自然论生命意识范畴的"养气"说理论;汉代刘勰认为养气的实质是"清和其心,调畅其气",是古代"养气"说理论体系中极富代表性的学说,对后世影响较大。古代思想家们对"养气"说理论的探究,对"养气"说理论的最终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养气
”
自然生命意识
体育健身
生命形态
中国哲学
Keywords
'cultivating Qi'
consciousness of natural lif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G852.6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刘勰的文学创作审美境界论──兼论《养气》篇的主旨
被引量:
2
4
作者
祁海文
于维璋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1-17,共7页
文摘
试论刘勰的文学创作审美境界论──兼论《养气》篇的主旨祁海文,于维璋文学创作的审美境界问题,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主要是指文学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即作家应以怎样的心态进行创作、文学创作应该在怎样的状态下进行。一般说来,中国古人崇尚文道自...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审美境界
“养气
”
创作审美
《神思》
境界论
《文心雕龙》
创作才能
庄子
文学创作过程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论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德礼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65,共7页
文摘
“气”本是一个哲学范畴,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由于这一思维方式注重宇宙的生命有机性和注重宇宙生命运化规律等特点,使它很自然地和美联系起来,并逐步进入美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艺术理论使用最广的范畴之一。气论在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过...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气”
创作主体
宇宙生命
“生气”
“养气
”
审美主体
气论
“气韵生动”
审美意识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典美学论灵感的培养
6
作者
潘知常
机构
郑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州学刊》
1986年第3期62-66,共5页
文摘
灵感,有人称它作思维莽原上的昙花,更多的人则称它为顽皮的情人。是的,创作中常出现这样的一幕:你热切地企望灵感的到来,但却“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你并没去寻找它,它却突然地奔涌而来。怎样才能促发这风马云车、出没无常的灵感?这“思无定契”的灵感的培养,是不是“理有恒存”,蕴藏着一定的规律呢?这种种疑问。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作家艺术家
创作灵感
研阅
“养气
”
文心雕龙
玄览
黄侃
创作过程
诗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凯
机构
内江师专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6-130,139,共6页
文摘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李凯苏辙为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艺思想虽不如其兄苏轼那样丰富全面,但散见于苏辙文集中的文艺思想仍是很丰富和富有特色的。以“养气”说为核心,苏辙的文艺思想涉及到了文学与生活、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
关键词
苏辙
文艺思想
“养气
”
“文气”说
“气”
中国文学
苏轼
古代文论
文学的社会作用
批评史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
被引量:
3
8
作者
叶太平
出处
《江淮论坛》
1987年第5期86-90,103,共6页
文摘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根源于大自然,是自然之“气”的一种引伸。人类的生存,首先在于向自然索取,同自然作斗争。自然界向人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山是固定的,水是流动的;还有聚散无常、游忽不定的云气。“气”,甲骨文作“(?)”,象上升;篆文作“(?)”,象水;古文作“(?)”,从火。古人注意到,水在经受日照或火烧等热力之后,便蒸腾而上,成为云气。《说文》:“气,云气也”。一是水火相合,一是蒸腾而上,这是“气”的基本属性和特点;“云气”,这是“气”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气”
基本属性
甲骨文
《说文》
自然界
文学作品
“养气
”
篆文
古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书艺美学中之“气”说
被引量:
1
9
作者
周浩然
田旭中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文摘
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古代的不少评论家特别重视贯穿于书法中的“气”,和书法家的“养气”。对书法艺术中这一带规律性的问题加以探讨,对于造就新一代书法工作者,提高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鉴赏水平,无疑是会有所裨益的。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气”
书法家
“养气
”
美学
书艺
鉴赏水平
评论家
优秀文化
民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子、庄子比较研究三题
10
作者
常为群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84-86,105,共4页
文摘
面对先秦残酷的社会现实:孟子归因于统治者的暴政,庄子归因于统治本身;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孟子希望统治者行善政,庄子主张“无治”与“返朴”;关于个人修养:孟子注重外放性的“内圣”与“养气”,庄子则主张内敛性的“逍遥”。
关键词
庄子
孟子
比较研究
统治者
“内圣”
“养气
”
道德境界
社会问题
归因
仁政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心雕龙》的文艺心理学体系
11
作者
刘伟林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38-51,共14页
文摘
我国齐梁时期的刘勰(约公元465—520或521),他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美学史中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它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完全可以和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的《美学》相比美.对这部巨著,人们多从文章学、文学学、艺术学或美学方面去研究,而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却甚少.其实,《文心雕龙》存在着系统而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而且在中国美学史和文艺心理学史中,具有横贯始终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很值得作一番探究.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艺心理学
艺术想象
艺术鉴赏
“养气
”
《神思》
情采
创作主体
作家
艺术创作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文气”与“养气”
张力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
李春青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养气"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沈时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刘勰的文学创作审美境界论──兼论《养气》篇的主旨
祁海文
于维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气论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陈德礼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古典美学论灵感的培养
潘知常
《中州学刊》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
李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
叶太平
《江淮论坛》
198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略论书艺美学中之“气”说
周浩然
田旭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孟子、庄子比较研究三题
常为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文心雕龙》的文艺心理学体系
刘伟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