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生”理论下的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以嘉兴市秀洲区省级田园综合体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牟宗莉 彭峰 +1 位作者 刘胜尧 张洪元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5-39,共5页
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新的乡村发展模式,集农业生产、田园生活和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对于促进城乡各类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共生”理论与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出发,分析二者的耦合关系,从多元主体的共生、... 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新的乡村发展模式,集农业生产、田园生活和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对于促进城乡各类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共生”理论与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出发,分析二者的耦合关系,从多元主体的共生、复合空间的共生、集群产业的共生和多样环境的共生4个方面提出“共生”理论下的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并将这些策略应用于嘉兴市秀洲区省级田园综合体规划中,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田园综合体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示范样本——“景宁模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义珠 蓝雪华 熊家乐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2年第12期53-57,共5页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自然生态资源、民族特色文化、生态农产品的富集区,少数民族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多依托这些优势资源禀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和源于德国德贝里的“共生理论”都体现了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共生...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自然生态资源、民族特色文化、生态农产品的富集区,少数民族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多依托这些优势资源禀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和源于德国德贝里的“共生理论”都体现了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共生与转化关系,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两山理论”和“共生理论”分析了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景宁模式”的成功经验,从构建有限的政府主导、打破资源和制度依赖路径、协调社会发展与公民利益的平衡等方面提炼了“景宁模式”的启示价值,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宁模式” “两山理论” “共生理论” 少数民族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