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止沉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走向终结过程中的逆流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0,共9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顺应现实政治要求改变在台海立场,美蒋“共同防御条约”面临危机。台湾当局试图阻止危机发生,最终遭到失败。尼克松访华后,虽然美国国家层面并未放弃美中关系正常化的目标,但缺乏切实推进,甚至在国内矛盾压力下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顺应现实政治要求改变在台海立场,美蒋“共同防御条约”面临危机。台湾当局试图阻止危机发生,最终遭到失败。尼克松访华后,虽然美国国家层面并未放弃美中关系正常化的目标,但缺乏切实推进,甚至在国内矛盾压力下在台湾地区问题上出现立场的倒退。伴随着中南半岛的撤军进程,美国在亚洲进行着战略上的收缩,但其不甘于彻底退出。怀着尽可能保存“残余”影响力的愿望,美国谨慎地处理着美中关系正常化中的台湾地区问题。为阻止台湾地区这个曾被称为“航空母舰”的“巨轮”沉没,美国最高层与国会达成妥协,准备以国内法的形式维持与台湾地区方面的非官方关系,同时放任亲台人士进行各种“补偿”与“安抚”。蒋经国利用美国保守派对意识形态武器的执念,进行危机处理并获得实利。在更为孤立艰难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争取美方支持,蒋经国的治台理念发生变化。台湾当局开始推进“民主化”,为分裂势力扩展了空间,台海两岸统一进程被延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防御条约” 台湾当局 美国 蒋经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