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教授
1
作者 黄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2-2,共1页
侯外庐教授,原名侯玉枢,男,汉族,1903年2月6日出生,山西省平遥县人。1923年毕业于山西河(?)中学,同年考入北京政法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后经高君宇介绍与李大钊相识,并在李大钊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进步刊物—《下层》,从此积极投身于学... 侯外庐教授,原名侯玉枢,男,汉族,1903年2月6日出生,山西省平遥县人。1923年毕业于山西河(?)中学,同年考入北京政法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后经高君宇介绍与李大钊相识,并在李大钊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进步刊物—《下层》,从此积极投身于学生的爱国主义运动。1927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从1928年起,着手翻译《资本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经莫斯科回国,先在哈尔滨政法大学任教授,“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大学法学院任教授,1932年9月,与王思华合译的中译本《资本论》第一卷上册正式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授 北平大学 高君宇 莫斯科 汉族 侯外庐 学术论著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 历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切缅怀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李埏先生
2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历史学家 教育家 李埏 中国经济史 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 学科创建 云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家吴晗入党记
3
作者 王宗征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55,共3页
吴晗(1909~1969),原名春晗,字辰伯,是我国著名的明史专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 吴晗(1909~1969),原名春晗,字辰伯,是我国著名的明史专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吴晗一生始终追求真理,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一位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铁骨铮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 吴晗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科学院 北京市政协 入党 西南联合大学 共产主义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学术研讨会简介
4
作者 李三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5-,共1页
关键词 共产党 中央党史研究室 共产主义小组 学术研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69,共1页
中央档案馆是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保管基地。从本期起,我们隔月推出"中央档案馆珍藏选",向广大读者介绍中央档案馆的珍贵档案。
关键词 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党宣言 中央档案馆 中国 起草 上海 重要档案 珍贵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山东共产党小组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泉 李肇年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94-101,共8页
山东共产党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之一,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贡献。弄清山东共产党小组的情况,对于编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及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特别是对编写山东地方革命斗争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由于缺... 山东共产党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之一,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贡献。弄清山东共产党小组的情况,对于编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及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特别是对编写山东地方革命斗争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文献资料,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小钼成立的时间、人员组成等问题的说法很不一致,还必须对其作深入的发掘和研究。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一、山东共产党小组的成立山东共产党小组的成立,同全国其他几个小组一样,是五四运动以后,在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列主义传播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小组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王尽美 邓恩铭 励新学会 王翔千 王复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发通知 要求认真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工作
7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7-7,共1页
关键词 先进性教育活动 党的先进性 共产党 领导小组 中央 五中全会精神 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余兆麟 杨明 《党校教学》 1990年第4期44-46,共3页
(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北京共产党小组从酝酿到建立,大体经过这样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即少年中国学会... (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北京共产党小组从酝酿到建立,大体经过这样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即少年中国学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党小组。尽管前两者同后者有着严格的质的区別,但是,这三个组织自身在组织发展中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小组 中国共产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少年中国学会 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五四运动 反帝反封建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共产党创立几个问题的辨正 被引量:14
9
作者 苏开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0-85,共6页
建国以来,随着党史资料的不断发掘,党的创立时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迄今为止,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有待于党史学界进一步探讨。本文仅就党的创立的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马林来华前国内有没有召开一大的动议和筹备活... 建国以来,随着党史资料的不断发掘,党的创立时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迄今为止,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有待于党史学界进一步探讨。本文仅就党的创立的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马林来华前国内有没有召开一大的动议和筹备活动? 关于这一问题,文献资料中历来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多数当事人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共产国际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代表会议 张太雷 马林 无政府主义者 共产主义小组 回忆说 李汉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工作机构的沿革及运行机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弛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92,99,共9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机构经历了农民运动委员会、农村工作部、农村政策研究室、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演变历程。机构演变与农村工作情势的变化是完全对应的,同时,机构本身也需要通过调整保持运行的高效性。随着农村工作从&...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机构经历了农民运动委员会、农村工作部、农村政策研究室、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演变历程。机构演变与农村工作情势的变化是完全对应的,同时,机构本身也需要通过调整保持运行的高效性。随着农村工作从"党的工作"扩展为党领导的"党和国家重大工作",机构设置从部门制发展为决策议事协调体制,党的农村工作部门从专业机构转变为综合协调机构,按照审议和协调的相关机制履行职能。乡村振兴对精准施策的要求,促使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活动日常化,夯实了对下级党委农村工作的督查与考核职能。地方党委在党内法规的统一规定下,进一步丰富了相关制度内容,彰显了地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缘何在上海诞生
11
作者 贺金浦 《学习论坛》 1998年第8期10-12,共3页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内在的客观必然性。研究这一问题,对于理解党的性质、特点及其诞生前后在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都是有益的。 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企业、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企业和民...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内在的客观必然性。研究这一问题,对于理解党的性质、特点及其诞生前后在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都是有益的。 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企业、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这三种近代企业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上海,这三部分工人的产生都早于全国其它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 中国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 中国工人运动 马克思列宁主义 共产党组织 共产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大学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的三个贡献
12
作者 李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共2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武汉大学在历史上曾经为建党做出过重要贡献。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师,是我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校之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等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武大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武汉大学在历史上曾经为建党做出过重要贡献。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师,是我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校之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等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武大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有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周佛海等5位代表都是武汉大学校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武汉大学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共产主义小组 马克思主义 早期组织 董必武 陈潭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和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宫玉书 曹平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6期132-135,共4页
关于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问题,最近几年,我国党史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是中共一大之后1921年10月正式建立的。这种意见的主要代表是易礼容同志。但是,易礼容同志提供的历史情况,在我们看来,并不够确切。从现有史料来看:
关键词 共产主义小组 毛泽东 陈独秀 湖南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共产国际代表 上海 组织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北京大学 被引量:5
14
作者 萧超然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8,45,共7页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国共产 共产主义小组 党的创建 社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 北大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日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焕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52-56,共5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留日学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留日学生在创立中共的过程中起了四方面的作用:(一)留日学生是最早和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二)留日学生是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扫除建党思...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留日学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留日学生在创立中共的过程中起了四方面的作用:(一)留日学生是最早和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二)留日学生是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扫除建党思想障碍的主力;(三)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留日学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四)留日学生是建党活动中的基本组织者和骨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学生 陈独秀 李大钊 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李达 中国共产党 共产主义小组 李汉俊 旅欧 无政府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题记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乔木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共2页
在1990年3月全国党史工作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上,尚昆、一波同志都提出要尽快写出一部完整的中共党史的希望(现行党史著作往往只写到1949年,少数写到1956年,个别写到改革开放)。在这之前,在1988年8月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领... 在1990年3月全国党史工作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上,尚昆、一波同志都提出要尽快写出一部完整的中共党史的希望(现行党史著作往往只写到1949年,少数写到1956年,个别写到改革开放)。在这之前,在1988年8月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领导小组的同志也曾提出这个任务;当时还考虑最好能写出一部篇幅不太大的党史简本,以便于广大干部、党员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历史 七十年 党史工作 领导小组 改革开放 中共党史 党史研究 中央 座谈会 负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子信 《江淮论坛》 1981年第3期14-21,共8页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六十年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建党奠定了思想基础;工人运动在国内的蓬勃兴起,使建党具备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促使两个方面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六十年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建党奠定了思想基础;工人运动在国内的蓬勃兴起,使建党具备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促使两个方面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 李大钊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阶级基础 中国工人运动 思想 十月革命 共产主义者 共产主义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杏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69-72,86,共5页
本文从两个过程(先进知识分子转变阶级立场和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三个阶段(尝试阶段、初步结合阶段、进一步结合阶段),探讨了中共创建时期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本文从两个过程(先进知识分子转变阶级立场和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三个阶段(尝试阶段、初步结合阶段、进一步结合阶段),探讨了中共创建时期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产生、成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人运动 第一次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创建 中国工人阶级 知识分子 五四运动 工会 共产主义小组 工人罢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关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21-29,共9页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1840年以后上海无产阶级的产生壮大及其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上海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阶段。第三部分着重论证了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意义,指出上海是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最集中的地区,...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1840年以后上海无产阶级的产生壮大及其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上海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阶段。第三部分着重论证了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意义,指出上海是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最集中的地区,上海无产阶级最早登上政治舞台,最早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共产主义小组,最早成立了“纯洁”工会,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指出那种以为在建党前夕,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觉悟低”,因而中国共产党“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的观点是偏面的。笔者从史论的结合上,系统地重新论证与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无产阶级 中国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 相结合 上海工人 阶级基础 共产主义小组 码头工人 资本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缪伯英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诚 《人民论坛》 1997年第3期47-46,共2页
中共“一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共有53名党员,其中有两名女党员。在法国的刘清扬是1921年1月由张申府介绍入党的,缪伯英则是1920年11月在北京由李大钊直接发展的。从而,缪伯英成为我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 缪伯英,1899年10月2... 中共“一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共有53名党员,其中有两名女党员。在法国的刘清扬是1921年1月由张申府介绍入党的,缪伯英则是1920年11月在北京由李大钊直接发展的。从而,缪伯英成为我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 缪伯英,1899年10月21日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枫树弯(今开慧乡飘峰村)。1919年,她以长沙地区考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北京,她认识了湖南籍的北京大学学生何孟雄。当时,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经何孟雄介绍,缪伯英常去北京大学读进步书报、听演讲,多次聆听李大钊讲马列主义,深受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 李大钊 高君宇 北京大学 共产主义小组 高等师范学校 女权运动 京汉铁路 邓中夏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