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的高职“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教育改革——以岗位要求为指引
1
作者 肖敏 张国海 赵远飞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8期192-195,共4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为了解决高职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记不住、不会用、没兴趣”等问题,根据企业调研,基于OBE理论,以岗位需求为指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日常...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为了解决高职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记不住、不会用、没兴趣”等问题,根据企业调研,基于OBE理论,以岗位需求为指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日常教学、实训与企业生产紧密关联,通过有针对性的项目化实训,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使高职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匹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配合 测量技术 岗位要求 项目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晋顺 《职教论坛》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机械工程高等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课程体系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慧 樊瑞昕 《南方农机》 2017年第24期208-208,共1页
文章对高职院校《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本门课程基础性应用型较强,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恒 《河北农机》 2013年第4期68-68,73,共2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机械行业中不论是设计制造的工程师还是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工人,都要具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如何优化提升《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机械行业中不论是设计制造的工程师还是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工人,都要具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如何优化提升《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教学方法 实践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驱动法在《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红利 《南方农机》 2020年第5期204-204,共1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理论和实践并重。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是理论教学,但知识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理论和实践并重。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是理论教学,但知识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向导,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新芝 《湖北农机化》 2013年第2期43-43,共1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机械行业的工作岗位,从设计制造工程师到生产一线的操作工都必须具备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优化《公...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机械行业的工作岗位,从设计制造工程师到生产一线的操作工都必须具备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优化《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背景下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双霞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3期146-146,151,共2页
目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堂仍然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科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本课题组基于慕课背景及技术丰富的智慧教室环境支持下,设计了以翻转课堂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 目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堂仍然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科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本课题组基于慕课背景及技术丰富的智慧教室环境支持下,设计了以翻转课堂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师生互动、提升知识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教学模式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教学方法之我见
8
作者 邹颖 《湖北农机化》 2013年第3期48-49,共2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从机械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我院教学改革情况提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公差配合 测量技术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例谈
9
作者 谭岱红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5期52-53,共2页
讲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时,要启发学生记忆基本术语及定义,注意联系实际,要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要教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理念。
关键词 公差 配合 技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10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年第14期64-64,共1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根据教育部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体现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特色,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编写的。内容着重突出了几何量公差在图上的标注与检测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 公差配合 测量技术 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培养 测量课程 规划教材 高职高专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差技术测量课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慧琴 王晓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本文探讨了专业课程设置调整后,公差技术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提出了实验教学的创新举措,实践了教改的新思路、新手段和新考核办法.介绍了改革后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公差实验 教学改革 技术测量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的典型零件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研究与实践
12
作者 武斌 《南方农机》 2020年第4期115-115,共1页
典型零件的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是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成果为导向,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综合性应用技术极强,是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强,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学习。文章根据成果导向进行方向设计,模拟工厂真实的工作场景... 典型零件的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是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成果为导向,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综合性应用技术极强,是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强,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学习。文章根据成果导向进行方向设计,模拟工厂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零件的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 成果导向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构建职业能力——“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雪梅 张祖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16期51-52,共2页
本文通过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设计,探究课程改革的方法:遵循职业能力构建过程的规律性,系统考虑课程所蕴涵的知识和能力,搭建新的课程结构,从生产实践情景出发,通过项目教学,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评价过程中... 本文通过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设计,探究课程改革的方法:遵循职业能力构建过程的规律性,系统考虑课程所蕴涵的知识和能力,搭建新的课程结构,从生产实践情景出发,通过项目教学,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评价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和相关经验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 职业能力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课程设计 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制配合中实际尺寸测量误差对配合公差的影响
14
作者 刘亚南 周泗忠 +2 位作者 胡献森 石松林 吴通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13-16,共4页
阐述了在配制配合中由于先加工件实际尺寸与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所引起的配合公差的变化以及它对配合件配合性质的影响 ,给出了配制配合公差的计算方法和在单件小批生产时配合公差超出给定值的可能性。最后还给出了为保证配制配合设计和... 阐述了在配制配合中由于先加工件实际尺寸与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所引起的配合公差的变化以及它对配合件配合性质的影响 ,给出了配制配合公差的计算方法和在单件小批生产时配合公差超出给定值的可能性。最后还给出了为保证配制配合设计和实际尺寸检测时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制配合 配合公差 配合性质 尺寸测量关系
全文增补中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探讨
15
作者 唐琳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1期48-48,共1页
本文通过介绍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现状,提出了优化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措施,给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极限配合 技术测量 教学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差造船与激光测量——激光技术的应用(摘要)
16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84-84,共1页
笔者论述了造船工业发展史上的历次重大技术革命以及当前国际国内造船史上又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公差造船。
关键词 公差造船 激光技术 激光测量 摘要 应用 技术革命 造船工业 造船史 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的认识
17
作者 王敏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年第4期124-125,共2页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它影响着后续课的学习和将来的生产实践。笔者从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一些认识和体会。主要包括:一是知识体系;二是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三是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机械类专业 学习方法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的工作载荷下公差建模 被引量:14
18
作者 冯 洪军 +1 位作者 郭俊康 王永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00-1508,共9页
传统的公差模型以刚体假设为前提,无法考虑机械系统在工作载荷下的变形,而实际工作过程中机械系统性能与各零件在工作载荷下的变形关系密切,为解决此问题,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中的认证表面思想提出一种修正公差模型,考虑复... 传统的公差模型以刚体假设为前提,无法考虑机械系统在工作载荷下的变形,而实际工作过程中机械系统性能与各零件在工作载荷下的变形关系密切,为解决此问题,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中的认证表面思想提出一种修正公差模型,考虑复杂变形对公差分析的影响,更为真实准确地对系统功能末端的空间位置进行精度预测。采用小位移旋量法和齐次坐标变换法建立传统公差模型;根据认证表面的思想提出拟合配合表面的概念,再根据实际变形表面、拟合配合表面与理想设计表面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出修正传统公差模型的方法;给出获取修正矩阵的步骤,建立修正公差模型,进行工作载荷下的公差分析,得到封闭环尺寸的分布规律。以某尾座顶尖为工程对象,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拟合配合表面 工作载荷 修正矩阵 公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要求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彪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2期45-46,共2页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了解如何确定机械零件的公差配合及其几何参数的测量手段。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掌握公差配合与测...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了解如何确定机械零件的公差配合及其几何参数的测量手段。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掌握公差配合与测量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定义; (2)了解有关的公差标准常用规则,会查找公差表格,能对常用零件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公差和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公差配合 几何参数 公差配合 基本要求 公差配合 光滑极限量规 选择方法 表面粗糙度 公差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之我见
20
作者 邹颖 郑颖 《湖北农机化》 2011年第2期46-46,共1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从基础课程过渡到专业课程的桥梁,本课程以数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等课程为基础,主要讲授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测量,表面粗糙度及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从基础课程过渡到专业课程的桥梁,本课程以数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等课程为基础,主要讲授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测量,表面粗糙度及测量、尺寸链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几何参数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各种典型几伺参数的测量方法,具备正确使用常用的计量器具的能力,会使用各种公差标准与标注,并能进行常用的计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教学方法 技术基础课 专业课程 几何参数测量 位置公差 表面粗糙度 机械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