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看待“全盘西化”论?
1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303,共1页
马克锋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撰文《全盘西化思潮与近代文化激进主义》指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以陈独秀、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主张彻底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地位,全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马克锋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撰文《全盘西化思潮与近代文化激进主义》指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以陈独秀、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主张彻底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地位,全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不但科学技术要西化,政治制度要西化,甚至文化、思想观念也要西化,将“论语式”的头脑换成“柏拉图式”的头脑。全盘西化实质是广义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西化”论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激进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资本主义文明 西化思潮 社会科学 30年代 学习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代“全盘西化”论和“中国本位文化”论之争
2
作者 江秀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2年第4期45-49,共5页
(一) 五四前后长达十年的中西文化的大论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五四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西文化论争具有了新内容,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人们眼... (一) 五四前后长达十年的中西文化的大论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五四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西文化论争具有了新内容,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人们眼中过去浑然一片的西方文化,分裂为欧美与苏俄性质不同的两种文化,与此现关,新文化营垒中的一些成员,也因欧美社会暴露出大量弊病和中国走西方道路屡道失败的教训,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苏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坚决走上了批判资本主义的革命道路。30年代,中西文化之争也更加尖锐复杂,这一时期主要是“全盘西化”论和“中国本位文化”论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西化”论 本位文化 中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十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西文化 俄国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盘西化”论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书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6,共6页
“全盘西化”并不是时下才兴起的新鲜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就已经喧闹过一阵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全盘西化”论的出现并不偶然。它是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状况下产生的,是西方文... “全盘西化”并不是时下才兴起的新鲜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就已经喧闹过一阵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全盘西化”论的出现并不偶然。它是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状况下产生的,是西方文化传播进来以后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西化 西方文化 历史考察 陈序经 西洋 社会文化思潮 中国文化的出路 复古主义 世界文化 中国本位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全盘西化”论破产的历史启示
4
作者 肖景阳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71-77,共7页
半个世纪前,资产阶级学者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论曾在中华大地上时兴了一阵,但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的出现,胡适的“全盘西化”论宣告彻底破产了。 这... 半个世纪前,资产阶级学者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论曾在中华大地上时兴了一阵,但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的出现,胡适的“全盘西化”论宣告彻底破产了。 这是历史的必然。它的教训启迪着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西化 胡适 历史启示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西化” 半殖民地 资产阶级 实证方法论 资本主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盘西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兴起、消解与融合
5
作者 栾梅健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之时,鲁迅、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周作人等以全然决绝的姿态抛弃中国传统文学,力倡“全盘西化”;不过,他们对传统文学的批判与排斥只是一场短暂的尝试和交锋。五四运动不久,绝大多数新文学工作者就务实地站到了中... 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之时,鲁迅、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周作人等以全然决绝的姿态抛弃中国传统文学,力倡“全盘西化”;不过,他们对传统文学的批判与排斥只是一场短暂的尝试和交锋。五四运动不久,绝大多数新文学工作者就务实地站到了中国这片独有的土壤上,重新思考起中国文学的出路与未来。到民间去,到大众中去,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是他们在曲折的道路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与实践总结。“全盘西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兴起、消解与融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幻想着以西方文学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作家数量极少,且以其悲剧性的历史教训宣告了“全盘西化”的彻底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 “全盘西化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国情 消解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建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35-140,共6页
三十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探析郭建宁(北京大学哲学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弓泼的文化论争,是五四时期文化论争的继续。它提出的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等概念,对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影响重大。在... 三十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探析郭建宁(北京大学哲学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弓泼的文化论争,是五四时期文化论争的继续。它提出的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等概念,对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影响重大。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重新回顾与审视三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本位文化 文化论争 陈序经 “全盘西化 三十年代 文化建设 全盘西化 现代化 胡适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化”与“化西”——从民族心态的稳势看“全盘西化”
7
作者 王琍娴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1-131,共1页
在近几年的文化热中,有的人大肆鼓吹“全盘西化”之论,曾一度甚嚣尘上。 所谓全盘西化,无非就是彻底全面引进西方的模式,使中国全方位西方化。纵观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每当我们民族进行重大抉择之际,便会有“全盘西化”的论调出现中国现... 在近几年的文化热中,有的人大肆鼓吹“全盘西化”之论,曾一度甚嚣尘上。 所谓全盘西化,无非就是彻底全面引进西方的模式,使中国全方位西方化。纵观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每当我们民族进行重大抉择之际,便会有“全盘西化”的论调出现中国现代化到底走什么路,这是一个大题目。从文化的民族心态的稳势看全盘西化的路,是决然走不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西化 民族心态 西化” 民族文化传统 异质文化 民族性格 文化热 主导观 全面引进 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大陆不如台湾”说——兼评“全盘西化”的谬论
8
作者 罗炎卿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2,共5页
在一段时间里,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论调,说什么“经济发展大陆不如台湾,北朝鲜不如南朝鲜,东德不如西德。”这种论调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制度好,社会主义国家要纳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循环中去。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台湾 资本主义制度 “全盘西化 大陆 北朝鲜 南朝鲜 东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盘西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9
作者 王成 《人文杂志》 1987年第2期5-7,18,共4页
“全盘西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决非危言耸听。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头面人物的言论,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全盘西化”就是要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全盘”“化”为资本主义国家。王若望说:“资本主义思想、理论、意识形态”,“也要... “全盘西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决非危言耸听。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头面人物的言论,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全盘西化”就是要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全盘”“化”为资本主义国家。王若望说:“资本主义思想、理论、意识形态”,“也要引进”。方励之则说:他主张开放“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包括我们政治体制、所有制”。请看,从所有制到思想理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全盘西化”了,岂不是要在中国大地上,把社会主义“全盘”“化”为乌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西化 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 维新 日本民族 旧中国 社会化大生产 苏联 议会 藩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序经与“全盘西化论”
10
作者 高道一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陈序经 “全盘西化论” 《东西文化观》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本位”到“世界会通”:黄文山文化建设思想之发展历程
11
作者 肖文明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9,238,239,共12页
作为民国时期最具系统性的文化学家,黄文山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对于文化建设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伴随着时局之变化与自身理论之发展,其文化建设思想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他坚持“中国本位论”,反驳“全盘西化论”... 作为民国时期最具系统性的文化学家,黄文山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对于文化建设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伴随着时局之变化与自身理论之发展,其文化建设思想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他坚持“中国本位论”,反驳“全盘西化论”与“中体西用论”,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为根本原则,追求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建设。经历战争之冲击与理论思想之发展,20世纪40年代后的黄文山基于文化形态学的理论,将世界文化区分为冥观文化、实感文化与中庸文化。他对实感文化之典范现代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度的反思,认为实感文化处于衰弱之中,基于中道法则进而融会东西方文化而产生的“世界会通”文化,将是克服世界性的文化危机之出路。黄文山的文化建设思想轨迹展现了一位卓越文化学家的深厚学识、家国情怀及世界视野,其留下的思想遗产无论是对当代中国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抑或处于危机与不确定性之中的当代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本位论” “全盘西化论” 文化形态学 实感文化 文化建设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出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储昭华 《社会科学家》 1986年第2期5-13,共9页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何在?在这个问题上,提及“西化”一词,总会引起人们本能的反感,成为人们思想和论述中的一大忌讳,一块禁区,唯恐避之不及。“西化”概念究竟是什么涵义?它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又有什么意义?本文所要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何在?在这个问题上,提及“西化”一词,总会引起人们本能的反感,成为人们思想和论述中的一大忌讳,一块禁区,唯恐避之不及。“西化”概念究竟是什么涵义?它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又有什么意义?本文所要探究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 一 首先,我们来简要地探讨一下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思想,以弄清“西化”概念的源流,澄清它的本来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化” 胡适 中国传统文化 现实出路 “全盘西化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西方文明 改造中国 矫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西化”问题
13
作者 骆为龙 《学习与实践》 1987年第4期54-57,共4页
近年来,有那么一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极力宣扬中国必须“全盘西化”,实际上就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所谓论据之一就是:日本经济出现飞跃发展的奇迹,关键在于“全盘西化”、“彻底西化”。
关键词 西化” 日本经济 现代化进程 “全盘西化 资产阶级自由化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五四”的一点缺失
14
作者 何晓明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5-15,共1页
人们常说“五四”是“全盘西化”论的滥觞。其实,“五四”先驱们并没有真正做到将当时西文化的主要精华(尚不论“全盘”)向国人作完整、系统的介绍。举例来说,在西方文化体系中与“民主”相提并论的另一核心范畴“自由”,就没有得... 人们常说“五四”是“全盘西化”论的滥觞。其实,“五四”先驱们并没有真正做到将当时西文化的主要精华(尚不论“全盘”)向国人作完整、系统的介绍。举例来说,在西方文化体系中与“民主”相提并论的另一核心范畴“自由”,就没有得到他们的充分关注、准确理解和大力阐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自由” “全盘西化”论 文化体系 “民主” 精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体西用”模式的重估与重构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力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2,共11页
当下中国,坚守本土立场不动摇,继续向世界开放,以文明模式论之,“中体西用”概念最为贴切。有必要对“中体西用”模式进行重估与重构。鸦片战争后提出“中体西用”,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无法沿保守主义、孤立主义之路径运行了,高纯度... 当下中国,坚守本土立场不动摇,继续向世界开放,以文明模式论之,“中体西用”概念最为贴切。有必要对“中体西用”模式进行重估与重构。鸦片战争后提出“中体西用”,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无法沿保守主义、孤立主义之路径运行了,高纯度的中国话语模式已经发生动摇,标志了中国认知的进步。但是,未能发生自我革命的“中学为体”本质上还是保守主义的,不能拯救国家。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自我革命,既冲垮了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势力,也冲击了“中体西用”的折衷主义思路。至20世纪后期,学界发现“中体西用”并未死去,中国话语体系中依然活跃着“中体西用”的“影子”。“中体西用”模式为什么时沉时浮?因为此一模式与20世纪中国的变革之间存在复杂关系,揭示这种复杂关系,也就是对其进行重估。否定“中学为体”,容易陷入“全盘西化”,事实上不可行。如何对“中学”进行重构?“中学”纵然为体,仍需自我革命。如不能对传统文化继续进行自我批判,便无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对“西用”进行重构?“西学”固然为“用”,但不可倒退为单纯的器物之用。中国必须继续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体西用” “全盘西化 文明模式 重估与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离析与文化整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苏民 《江淮论坛》 CSSCI 1989年第3期35-40,共6页
在近年来的文化讨论中,有的学者宣称:文化是一个具有内在的有机结构和完整的功能的整体,要接受外来文化就得全盘接受;与此相应,要否定传统文化就得全盘否定。虽然他们当中也有人剖明自己的心迹,说这是鲁迅式的以掀黑屋子的房顶的呐喊来... 在近年来的文化讨论中,有的学者宣称:文化是一个具有内在的有机结构和完整的功能的整体,要接受外来文化就得全盘接受;与此相应,要否定传统文化就得全盘否定。虽然他们当中也有人剖明自己的心迹,说这是鲁迅式的以掀黑屋子的房顶的呐喊来迫使国人开窗子,但仍然引得国人哗然,仿佛真的要“全盘西化”了。 与强调文化的整体性相对立的,是对文化的可分性的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整合 外来文化 传统文化 “全盘西化 可分性 有机结构 全盘否定 鲁迅 社会形态 物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困厄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晓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7-71,共5页
试析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困厄何晓明在现代化研究中,有的西方学者注意到:“一些社会很快使自己适应了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而另一些社会必须克服来自传统信仰和习惯的巨大障碍。”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一个最成熟的传统社会,也就是一个... 试析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困厄何晓明在现代化研究中,有的西方学者注意到:“一些社会很快使自己适应了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而另一些社会必须克服来自传统信仰和习惯的巨大障碍。”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一个最成熟的传统社会,也就是一个长时期内最不情愿现代化的社会”〔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 社会心理 市民社会 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结构 农业文明 产业机制 传统社会 “全盘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位文化”论战刍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妍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本位文化”论战刍议李妍近代以来,我国思想界曾经围绕着中国文化出路问题,进行过多次论战。其中尤以三十年代关于“本位文化”的论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过去,学术界大多把这次论战视为反动思想界的一次内讧,因而重视不够。本... “本位文化”论战刍议李妍近代以来,我国思想界曾经围绕着中国文化出路问题,进行过多次论战。其中尤以三十年代关于“本位文化”的论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过去,学术界大多把这次论战视为反动思想界的一次内讧,因而重视不够。本文对此问题略陈己见。1935年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本位文化 “全盘西化 中国文化建设 《独立评论》 陈序经 西方文化 胡适 西化 “中体西用”论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热已走向新保守主义了吗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华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7-8,13,共3页
传统文化热已走向新保守主义了吗高华平自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第二次“西风东渐”势头的减弱,加之受海外兴起的新儒学思潮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出现了较多学者转而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的现象,这些学者们希望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提取... 传统文化热已走向新保守主义了吗高华平自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第二次“西风东渐”势头的减弱,加之受海外兴起的新儒学思潮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出现了较多学者转而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的现象,这些学者们希望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提取对现代文明建设的有益养分,积极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保守主义 文化热 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热 西方文化 文化批判 “全盘西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华中师范大学 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西方化”时代的历程与终结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林 《现代哲学》 1997年第1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西方化 非西方 近代化历程 近代西方文化 资本主义 伦理价值 新保守主义 “全盘西化 伊斯兰教 西方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