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海洋支点”战略背景下印尼在南海的利益探析——兼议中印尼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7
1
作者 骆永昆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82-93,I0004,共13页
2014年佐科上台以来,印尼政府提出了"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加强对海洋的管理和经略。受此战略影响,印尼在南海的利益诉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利益冲突面上升,两国在南海尤其是纳土纳群岛问题上的矛盾斗争加剧。但... 2014年佐科上台以来,印尼政府提出了"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加强对海洋的管理和经略。受此战略影响,印尼在南海的利益诉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利益冲突面上升,两国在南海尤其是纳土纳群岛问题上的矛盾斗争加剧。但"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有较多契合之处,中印尼在海洋问题上仍有较大合作空间。两国应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就南海和纳土纳群岛问题展开磋商探讨,以规避海上分歧,聚焦经济合作,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印尼在南海的利益 "全球海洋支点"战略 中印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对接“全球海洋支点”——新时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进展及前景透视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崇伯 张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108,共11页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此后不久上任的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则提...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此后不久上任的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则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5年来,双方积极对接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尽管'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印尼合作还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但两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努力,为'一带一路'对接'全球海洋支点'以及两国经济合作缔造良好氛围,经济合作展现良好前景。中国与印尼的战略对接实践,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海洋支点”战略 基础设施建设 产能合作 海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印尼佐科政府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雨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76,共22页
"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是印尼佐科总统就治国理政而提出的一个总体规划,战略意涵是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核心目标,利用印尼的独特地缘战略地位,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安全,开展海洋外交,重塑地区海洋秩序,全面提升印尼的中等强国影... "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是印尼佐科总统就治国理政而提出的一个总体规划,战略意涵是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核心目标,利用印尼的独特地缘战略地位,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安全,开展海洋外交,重塑地区海洋秩序,全面提升印尼的中等强国影响力。受不确定性因素限制,新构想实施过程中将面临建设资金短缺、海洋安全能力不足以及海洋认同薄弱的挑战。"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具有地缘政治的高敏感性,引发了区内外大国的高度关注和回应,对东亚海权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应该重视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战略对接,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支点 海洋政治 印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印尼“全球海上支点”的战略对接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博 《国际展望》 CSSCI 2015年第6期33-50,共18页
印度尼西亚新任总统佐科将打造"全球海上支点"战略作为政府今后施政的重点,中国政府也正在推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倡议。这两项战略规划将深刻地影响未来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本文在对印尼"全球海上支... 印度尼西亚新任总统佐科将打造"全球海上支点"战略作为政府今后施政的重点,中国政府也正在推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倡议。这两项战略规划将深刻地影响未来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本文在对印尼"全球海上支点"战略进行评析的基础上,讨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和印尼"全球海上支点"战略对接的必要性、条件和具体路径,以及战略对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国与印尼良好的双边关系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共同利益是保障两大发展战略成功对接的现实条件,中国与印尼双方可将贸易均衡化、增加投资、能源资源合作等领域作为突破口,逐步推进战略对接。另一方面,中国与印尼双方的战略对接也面临一系列潜在挑战,如印尼海上强势执法、其国内对华人的态度以及一些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干涉等。探讨中国与印尼双方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可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确立新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海上支点 战略对接 中印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治理的软法之治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3
5
作者 叶泉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9,共19页
随着全球海洋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日趋严峻,现行以国际硬法为核心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无法有效应对。而海洋事务的重要性、复杂性与敏感性,使得无论是修改现行的硬法抑或是出台新的硬法都难以一蹴而就。国际软法凭借更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 随着全球海洋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日趋严峻,现行以国际硬法为核心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无法有效应对。而海洋事务的重要性、复杂性与敏感性,使得无论是修改现行的硬法抑或是出台新的硬法都难以一蹴而就。国际软法凭借更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等优势,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如此,由于国际软法缺乏强制约束力,其在实践中存在权威性不足、加深集体行动困境以及加剧现有治理体系碎片化等局限。为充分发挥国际软法的积极作用,国际社会应不断探寻优化路径,包括努力提升国际软法制定的正当性、合理设定国际软法遵守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推进国际软法与硬法的衔接适用。作为正在迈向建设海洋强国征程的新兴大国,中国应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软法的制定,积极利用与搭建助推国际软法发展的话语平台,科学选择国际软法介入的治理领域,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国际软法 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的中美海洋地缘政治与战略 被引量:5
6
作者 曹文振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5-51,共7页
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仍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海洋地缘政治和由其决定的海洋战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制海权是美国保持霸权地位的关键。面对中国崛起的新局面和向海洋发展的趋势,美国正在构建类似于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的同盟... 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仍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海洋地缘政治和由其决定的海洋战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制海权是美国保持霸权地位的关键。面对中国崛起的新局面和向海洋发展的趋势,美国正在构建类似于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的同盟。中国海军长期坚持"近海防御"和"积极防御"的海洋战略,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安全利益的全球化,需要逐步改变为"全球安全"海洋战略,这是由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决定的。中国在继续推行以理性态度和原则解决海洋争端问题的同时,根据需要加强海上力量的发展,才能为最终实现以实力求和平创造条件。中美两国远隔浩瀚的太平洋,两国最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在海洋,必须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地缘政治 海洋战略 全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俄地缘战略互动及全球海洋秩序重建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冠群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37-51,I0002,I0003,共17页
近年来在以中、美、俄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主要力量之间,出现了实力对比大幅变化的情况。事关全球战略稳定与权力分配的地缘政治问题,既是三国共同高度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其展开博弈的焦点之一。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有助于中国获得较为稳... 近年来在以中、美、俄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主要力量之间,出现了实力对比大幅变化的情况。事关全球战略稳定与权力分配的地缘政治问题,既是三国共同高度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其展开博弈的焦点之一。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有助于中国获得较为稳定的大陆地缘政治环境;中美关系尽管龃龉不断,但走向缓和与合作是总体性发展趋势;俄美两国之间出现了具有难以化解且实力对比失衡加重双重特征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双方博弈还会持续较长时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在三边关系的互动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并尽快推进全球海洋秩序重建提供了有利环境。中国应利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关系发展的有利态势,推动全球海洋秩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公正的方向重建,使之更为符合当前与未来国际关系总体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俄关系 地缘战略互动 全球海洋秩序 国际秩序 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变局下中国的全球化海洋战略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大海 刘芳明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改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推进海洋发展战略,加快中国走向深海、远海的步伐,获得更多制度性权利,是维护中国海外合法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海洋强国 深度参与 海洋发展战略 全球治理体系 蓝色星球 人类居住 大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约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海洋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奇松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4期80-103,158,共24页
作为最古老的全球公域的海洋,承载着世界的安全与繁荣的重任。确保航海自由、海上贸易航线、海上关键基础设施以及能源流向,都涉及北约的安全利益。在海洋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诸如海洋环境恶化、海盗肆虐、新兴国家海军快速发展等挑战下,... 作为最古老的全球公域的海洋,承载着世界的安全与繁荣的重任。确保航海自由、海上贸易航线、海上关键基础设施以及能源流向,都涉及北约的安全利益。在海洋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诸如海洋环境恶化、海盗肆虐、新兴国家海军快速发展等挑战下,北约打着保护全球公域的旗号,根据后冷战时代海军执行的几个行动实践,在北约新战略概念指导下,2011年1月通过了"联盟海洋战略"。北约海洋战略赋予其海军承担"集体安全与威慑"、"危机管理"、"合作安全"和"海上安全"的核心使命。在利比亚战争中、在反海盗行动中以及目前的叙利亚危机中,北约海洋战略得到检验,尽管也暴露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政治意愿投资海军。偏重于海洋的军事领域、并以军事手段解决海上安全的北约海洋战略,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北约的海军力量可能会遏止中国海军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可能会介入中国与邻国的海疆纷争;对中国海军保护能源安全也会构成挑战。这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确保海洋安全战略所必须高度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约 海洋战略 全球公域 中国海洋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空经济区:空中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允春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5期75-77,共3页
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达经济体加快改革调整,再工业化取得新的进展,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在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前提和基础上,倡导... 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达经济体加快改革调整,再工业化取得新的进展,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在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前提和基础上,倡导区域共赢合作新理念、谋求新发展,以大国的勇气和担当,主动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高标准自贸区战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区域合作框架,统筹国内国际发展。为应对全球格局新变化的压力和挑战,赢得新的区域合作的主动,从而赢得新的发展的主动,本刊特邀请几位知名专家,以"新开放,新合作,新发展"为内容,商讨相关问题,以期推进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丝绸之路 临空经济区 战略支点 区域合作 共赢合作 全球经济格局 经济发展 再工业化 国家战略 全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全球布局下的亚太海洋霸权
11
作者 蔡鹏鸿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3期40-50,共11页
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海上安全战略,着眼于当前与未来之间的路径选择,是战略实施和修改的选择过程,是一种动态性的国家规划。美国全球布局下的亚太海上安全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和原则指引下的产物。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就亚太... 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海上安全战略,着眼于当前与未来之间的路径选择,是战略实施和修改的选择过程,是一种动态性的国家规划。美国全球布局下的亚太海上安全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和原则指引下的产物。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就亚太海上安全战略发布过一系列的政策报告和文件,奥巴马总统执政以来更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亚太海上安全战略,尽管战略文件接连发表,但是其目标就是依据最新的国际和地区局势变化,修订或设计如何维护美国的海洋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安全战略 全球布局 亚太 海洋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深海战略与海洋强国建设 被引量:39
12
作者 胡波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8期12-21,共10页
深海是地球上最后的未被人类全面系统感知和利用的地理空间,深海空间十分巨大,潜在战略价值近乎无限。鉴于人类正加快走向深海,深海的战略形势将极大程度上左右未来的国际海洋政治格局。当前,世界各主要海洋大国正从经济开发、军事竞争... 深海是地球上最后的未被人类全面系统感知和利用的地理空间,深海空间十分巨大,潜在战略价值近乎无限。鉴于人类正加快走向深海,深海的战略形势将极大程度上左右未来的国际海洋政治格局。当前,世界各主要海洋大国正从经济开发、军事竞争、规则塑造等方面加大对深海的关注与经营。中国在深海有海上交通线安全、资源、战略空间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重大利益,深海经略攸关海洋强国的成败。为了在深海的竞争与合作中占领先机,并依托深海这个新兴疆域成为海洋强国,中国亟需进行范式、科技和规则三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水下战 海洋强国 全球治理 海洋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与海洋权益维护”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13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98,共1页
3月30日,"全球治理与海洋权益维护"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法治研究中心、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高校智库暨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海洋战略与权益研... 3月30日,"全球治理与海洋权益维护"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法治研究中心、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高校智库暨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海洋战略与权益研究基地"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学术研讨会 海洋战略 权益维护 全球治理 社会科学创新 研究基地 闵行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印尼发展战略的对接与经济合作 被引量:12
14
作者 金英姬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42,共12页
中国和印尼是东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高度契合,为进一步推动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本文首先论述了"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包括其背景、目标... 中国和印尼是东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高度契合,为进一步推动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本文首先论述了"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包括其背景、目标、内容、路径及对其评价;其次,分析了中印(尼)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从地缘政治、国家发展战略、外交战略、经济互惠等几个角度探讨了两国加强经济合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四,剖析了对印尼贸易投资的国内风险和外交风险;最后,为深化中印(尼)经济关系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尼)经济合作 全球海洋支点 海洋强国 海洋经济 经济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15
作者 郑必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57-57,共1页
世界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向何出去的十字路口,面前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在"本国优先"的口号之下,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找出路,这是一条利益全球化的路线,显然不是出路。另一条路线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之下,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世界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向何出去的十字路口,面前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在"本国优先"的口号之下,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找出路,这是一条利益全球化的路线,显然不是出路。另一条路线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之下,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通过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合理结合、通过全球治理优化和经济政治秩序的合理系统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 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两条路线 郑必坚 中共中央党校 发展战略研究 海洋经济 海陆 集装箱海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要具有战略思维能力
16
作者 陈珂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思维能力 全球能源战略 中国海洋石油 干部 领导 全球经济格局 石油公司 公司收购 收购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安全研究》在海洋出版社出版
17
作者 肖炜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世纪以来,对北极地缘区位的认知逐渐从地理边缘的概念,向更具战略意义的地缘政治边缘地带转变。冷战期间,北极地区更是超级大国进行全球战略竞争的重要场所。冷战结束后,北极成为在政治和安全意义上自成体系的地区。
关键词 海洋出版社 冷战期间 地缘政治 全球战略 北极地区 边缘地带 自成体系 超级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发展制定渔业的战略方针
18
作者 缪圣赐 《现代渔业信息》 1987年第7期31-31,共1页
粮食、原料、能源是全球性的三大问题,要解决这三个大问题,就需要将海洋资源的应用加以考虑。
关键词 渔业 发展 战略方针 粮食 制定 问题 能源 苏联 全球 海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反应述评 被引量:31
19
作者 米拉 施雪琴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79-91,共13页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印尼,其新任总统也提出"海洋强国"的施政理念。由此引发印尼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印尼合作前景的强烈...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印尼,其新任总统也提出"海洋强国"的施政理念。由此引发印尼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印尼合作前景的强烈关注与讨论。本文聚焦印尼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的反应与讨论,从3个方面,即"一带一路"是中印尼合作的新机遇、"一带一路"是"威胁与控制"、"一带一路"可能引发印尼的社会冲突,来考察与分析印尼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本文认为以下3种观点值得关注:第一是印尼政府相关部门与相关利益群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抱有积极的认知与反应,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中印尼合作与印尼发展;第二是知识界精英则普遍保持谨慎、怀疑甚至批评的态度,认为"一带一路"负面影响较大,是"新殖民主义扩张"的表现;第三,有学者警告关注中国在印尼影响的扩大与加深可能会激化一些社会矛盾。毋庸置疑,"一带一路"为中印尼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需要中印尼双方共同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负面认知与影响,努力推动中印尼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印尼 全球海洋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言
20
作者 张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共1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含西进、北上、南下三条蓝色经济通道,海洋战略通道是蓝色经济通道上的重要海峡、水道和运河,海洋战略支点是我方经营开发的重要港口。随着贸易与战略物资运输对远洋海运依赖程度的加深,航运安全成为影响国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含西进、北上、南下三条蓝色经济通道,海洋战略通道是蓝色经济通道上的重要海峡、水道和运河,海洋战略支点是我方经营开发的重要港口。随着贸易与战略物资运输对远洋海运依赖程度的加深,航运安全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问题。海洋战略通道安全保障与航运战略支点建设成为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深化全球贸易联系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的战略物资运输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问题 国家经济安全 航运安全 战略支点 海洋战略 战略通道 全球贸易 战略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