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赖景春 彭卫卫 +1 位作者 邓江华 汪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849-851,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OL-FOX4方案...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结果:肿瘤客观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微,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程度较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的程度也较轻,而对照组恶心呕吐的程度较重,从I级到Ⅳ级均有发生,以中度呕吐为主,并有3例为难治性呕吐(Ⅳ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发热现象;治疗前后KPS评分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KP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KPS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病人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 FOLFOX4方案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补肾祛瘀解毒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柳宁 刘丽荣 +5 位作者 潘宗奇 刘译红 邓华 白建平 罗海英 徐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2-77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健脾补肾祛瘀解毒法对含5-FU/CF的FOLFOX4化疗方案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本组病例仅为小样本叙述性研究(Ddscriptive Study),2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期间和化疗后2周内配合健脾补肾祛瘀解毒中药,... 目的:观察中医健脾补肾祛瘀解毒法对含5-FU/CF的FOLFOX4化疗方案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本组病例仅为小样本叙述性研究(Ddscriptive Study),2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期间和化疗后2周内配合健脾补肾祛瘀解毒中药,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变化。结果:近期疗效中CR2例,PR7例,SD13例,PD5例,总有效率(CR+PR)8例,占34.6%,受益率(CR+PR+SD)21例,占80.7%;毒副反应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多为I^II度,骨髓抑制为I^II度,患者耐受性良好;生存质量上治疗前卡氏评分为(79.625±7.200),治疗后卡氏评分为(73.461±9.356),治疗前后比较卡氏评分有所下降,但卡氏评分降低<10分,因此生存质量稳定。结论:采用健脾补肾化瘀解毒法配合5-FU/CF类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可能能扩大该类化疗方案的适应范围,让部分因年老体弱,脏器储备功能差而难以耐受化疗的患者重新获得治疗机会,并可减毒增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解毒 晚期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止泻、解毒祛瘀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赖景春 邓江华 +1 位作者 彭卫卫 汪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683-684,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解毒祛瘀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健脾止泻、解毒祛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临床疗...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解毒祛瘀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健脾止泻、解毒祛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治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镜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KPS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积分均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解毒祛瘀法"治疗放射性肠炎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泻、解毒 放射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瘀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体会(附6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春永 李真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412-413,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复杂网络分析
5
作者 邹嘉仪 林琬宜 +2 位作者 霭嘉琪 方坚松 刘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第8期2226-2243,共18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主题文献,构建分析网络图获得代表药物集;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主题文献,构建分析网络图获得代表药物集;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Gene 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交互映射得到“药物-疾病”靶点,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图和PPI网络,进行GO、KEGG富集分析,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验证。结果 共筛选63首处方,白术-莪术-丹参-白花蛇舌草为代表药物集。药物活性成分85个,预测靶点590个,疾病相关靶点4726个,关键靶点412个,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3541个条目和196条通路。槲皮素、胡萝卜苷等通过肿瘤蛋白p5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表皮生长因子等靶点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能稳定结合。结论 本文通过挖掘有效处方,构建复杂网络,呈现了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并提供数据算法支持以及生物信息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解毒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虚邪滞”理论探讨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中医病机与微观辨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新龙 李思怡 +2 位作者 杨鹏辉 李秋月 潘华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4-1110,共7页
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具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而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olypeptide expressing metaplasia,SPEM)是GPL的初始步骤,具有恶性进展为胃癌前病变的风险。目前关于该化生阶段发病机制的探... 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具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而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olypeptide expressing metaplasia,SPEM)是GPL的初始步骤,具有恶性进展为胃癌前病变的风险。目前关于该化生阶段发病机制的探讨尚不完整,中医药依托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中药资源,在防治GPL上具有独特优势。因此,笔者基于“脾虚邪滞”理论,从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标志物、信号通路三方面进行微观辨证分析,提出以健脾化瘀解毒法为主要疗法,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行性,以期为SPEM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 微观辨证 胃癌前病变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与红霉素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周继朴 李峻 郭丽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与长期小剂量红霉素疗法在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中的疗效对比。方法:以中药辨证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进行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共102例,观察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疗效,采...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与长期小剂量红霉素疗法在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中的疗效对比。方法:以中药辨证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进行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共102例,观察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疗效,采用呼吸困难评分(MMR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胸部HRCT影像学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共脱落4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急性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圣乔治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健脾益气、化痰解毒为主的中药辨证治疗组,能改善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稳定期 中医药疗 益气、化痰解毒 急性加重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窦综合征证治八法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邦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723-724,共2页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结合中医理论 ,总结归纳出病窦综合征证治八法 ,即补阳温脉法治心阳亏虚、益气复脉法治心气虚弱、滋阴生脉法治心阴不足、健脾养脉法治气血亏损、固脱救脉法治阴阳欲离、理气和脉法治肝郁气滞、化瘀通脉法治瘀血阻脉...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结合中医理论 ,总结归纳出病窦综合征证治八法 ,即补阳温脉法治心阳亏虚、益气复脉法治心气虚弱、滋阴生脉法治心阴不足、健脾养脉法治气血亏损、固脱救脉法治阴阳欲离、理气和脉法治肝郁气滞、化瘀通脉法治瘀血阻脉、祛痰调脉法治痰浊痹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 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 补阳温脉 益气复脉 滋阴生脉 养脉 固脱救脉 理气和脉 通脉 痰调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巨噬细胞M2极化探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机制及中药预测研究
9
作者 张伟健 李俊怡 +7 位作者 李诗婷 周荻书 洪欣欣 许艺飞 蔡甜甜 潘华峰 李海文 郭绍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3-2345,共13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M2极化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的影响及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IM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IM及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数据集;采用免疫浸润分析、基因相关性分析、功能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及免疫荧光等...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M2极化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的影响及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IM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IM及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数据集;采用免疫浸润分析、基因相关性分析、功能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及免疫荧光等方法进一步阐述IM及巨噬细胞M2极化的相关性;最后将获得的枢纽基因与Coremine Medical平台相互映射,预测中医治疗IM的有效中药和治法。结果免疫浸润及免疫荧光分析显示巨噬细胞M2极化标记物CD68^(+)CD163^(+)(P=0.0394)、CD68^(+)CD206^(+)(P=0.002)在IM组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M2型巨噬细胞在IM组的的浸润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IM相关标记基因(CDX1、MUC2、TFF3)与巨噬细胞M2极化标志物(CD209、ARG1、MSR1、STAT3、IL32、SELENOP)的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功能富集分析提示IM与巨噬细胞M2极化共表达的差异基因主要与羧酸跨膜转运蛋白活性、有机酸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等分子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最后筛选出IM与巨噬细胞M2极化共表达的枢纽差异基因7个,分别为TRAF1、TNFRSF12A、BIRC3、TNFRSF11A、CTSV、SLC29A1和CDA;中药预测共映射出中医治疗IM的中药36味,按照功效分类可归为21类,其中清热解毒药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补气药和活血止痛药等。结论巨噬细胞M2极化可能通过外泌体途径参与IM病理的发生及发展过程,IM与巨噬细胞M2极化共表达的7个枢纽基因(TRAF1、TNFRSF12A、BIRC3、TNFRSF11A、CTSV、SLC29A1和CDA)和IM特异性分子CDX1、MUC2、TFF3可能存在相互关联作用,共同参与IM进展;“健脾化瘀解毒法”是中医治疗IM的核心治法,从巨噬细胞M2极化出发有望成为临床防治IM的新方向和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巨噬细胞M2极化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中药预测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途径探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机制及中药预测研究
10
作者 张伟健 吴钰淇 +6 位作者 李海文 宋书雅 周荻书 洪欣欣 许艺飞 郭绍举 潘华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452,共9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IM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IM及NETs相关数据集,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差异分析及基因相关性分析获...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IM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IM及NETs相关数据集,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差异分析及基因相关性分析获得IM与NETs共表达的关键基因集;采用功能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子对接技术及实验验证等方法进一步阐述IM及NETs的相关性;最后将获得的关键基因与Coremine Medical平台相互映射,预测中医治疗IM的有效中药和治法。结果共筛选出6个IM与NETs形成相关的共表达的差异基因,分别为THBD、HDAC9、FGA、AQP9、DECR1和PIK3CD,这些基因与NETs的3个标记性蛋白(NE、PADI4、MPO)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功能主要富集在呼吸爆发与防御反应、纤维蛋白溶解等生物学过程上;中药预测共映射出中医治疗IM的中药112味,按照功效可归为34类,其中清热解毒类中药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活血化瘀药、温里药、补气药等。结论在IM的病理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存在NETs,靶标基因NE和THBD可能存在相互关联作用,共同通过NETs通路参与IM进展;健脾化瘀解毒法是中医治疗IM的核心治法,其可能通过抑制NETs的形成,从而减缓IM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中药预测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衰老探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机制及中药预测研究
11
作者 张伟健 李诗婷 +7 位作者 李俊怡 陈楠 罗柳茹 洪欣欣 许艺飞 潘华峰 李海文 郭绍举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80-3687,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衰老(CS)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为中医药防治IM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并构建CS与IM共表达核心基因集;采用免疫浸润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相关性分析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方... 目的:探讨细胞衰老(CS)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为中医药防治IM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并构建CS与IM共表达核心基因集;采用免疫浸润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相关性分析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方法分析CS与IM的相关性;通过Coremine Medical平台映射中医治疗IM的有效中药并对其功效及性味归经进行统计。结果:免疫浸润分析显示肠上皮化生组中浆细胞的浸润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25 4)。功能富集分析提示IM与CS共表达的80个核心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NAD生物合成过程、细胞命运和癌症的转录失调等CS相关通路上。提取出IM与CS共表达的10个枢纽基因(CEBPA、LGALS3、ANPEP等),枢纽基因与IM相关标志基因表达均呈现一定程度的相关性(P<0.05)。中药预测分析共映射出用于治疗IM的潜在中药56味,涉及经脉11条,其中紫草出现的频次最高(2次);按照功效分类可归为33类,其中息风止痉药出现频次最高(6次),其次为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凉血药等(均为4次)。结论:CS介导的慢性持续性炎症促进IM发生发展,IM与CS共表达的枢纽基因可能通过激活炎症相关CS,从而与IM特异性标记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促进IM进展;“健脾化瘀解毒法”是中医治疗IM的有效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胃癌前病变 细胞衰老 慢性炎症反应 炎-癌转化 差异基因 中药预测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应用补益方剂及配伍的体会
12
作者 陈忠明 《河南畜牧兽医》 2000年第8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补阴药 养阴药 补益药 补益方剂 补气药 益气 补气 胃气虚 补中益气 补气剂 清热药 解表药 方剂组成 黄芪 补血药 利水渗湿药 畜体 活血化 活血 兽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