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5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岩-应力松弛耦合作用下泥岩多尺度劣化机制
1
作者 王宇 闫亮 +1 位作者 茆苏徽 陈涛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5-857,共13页
为探讨水岩-应力松弛耦合作用劣化机制,将自研的水岩耦合试验装置搭载于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平台,开展了不同松弛应变水平下的水岩-应力松弛特性试验及单轴压缩破坏试验,并结合核磁共振测试、SEM电镜扫描和溶液参数测试进行不同损伤状... 为探讨水岩-应力松弛耦合作用劣化机制,将自研的水岩耦合试验装置搭载于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平台,开展了不同松弛应变水平下的水岩-应力松弛特性试验及单轴压缩破坏试验,并结合核磁共振测试、SEM电镜扫描和溶液参数测试进行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泥岩宏-细-微观结构特征劣化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泥岩在水岩耦合作用下的应力松弛表现为典型的非完全衰减松弛,包含快速、减速及稳定松弛3阶段。(2)水岩-应力松弛过程中,水岩作用对微小孔数量增多起主导作用,而应力松弛使得微小孔迅速发育连通,向中、大孔隙转化;水岩-应力松弛作用导致泥岩细观结构由平整、致密、孔洞裂隙少向凹凸不平、松散、孔洞裂隙发育转化。(3)水岩-应力松弛过程中,浸泡溶液的pH值、TDS值及各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基本表现为随时间先增大后稳定,表明水岩-应力松弛耦合作用初期,水化反应剧烈,矿物颗粒溶蚀、水解程度高,随后水化反应放缓进入稳定状态。(4)水岩-应力松弛过程中,泥岩劣化由微-细-宏观尺度层层递进并相互影响,为此探讨建立了宏-细-微观劣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泥岩 水岩-应力松弛 劣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苹果灰霉病菌的抑菌机制
2
作者 窦勇 董静 +3 位作者 陈成 胡佩红 刘芯池 孔令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6-203,共8页
为研究ε-聚赖氨酸(ε-PL)对苹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效果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ε-PL处理B.cinerea,研究其对B.cinerea的菌落直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对苹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B.cinerea细胞通透性、抗氧化... 为研究ε-聚赖氨酸(ε-PL)对苹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效果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ε-PL处理B.cinerea,研究其对B.cinerea的菌落直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对苹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B.cinerea细胞通透性、抗氧化酶活性、细胞可溶性蛋白与核酸的泄漏、丙二醛含量及活性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ε-PL对B.cinerea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00 mg/L,该浓度的ε-PL能有效控制苹果灰霉病;100 mg/L以上的ε-PL能显著抑制B.cinerea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P<0.05),破坏孢子膜结构,增大孢子细胞的通透性,造成可溶性蛋白与核酸发生泄漏,使孢子形态呈现萎缩干瘪、甚至溶解现象;此外,100 mg/L以上的ε-PL能显著降低B.cinerea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P<0.05)。综上,ε-PL能通过破坏B.cinerea孢子细胞膜结构、增大细胞通透性、抑制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活性氧的积累,进而增大孢子膜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损伤孢子结构,最终抑制苹果灰霉病菌的生长。此项研究可为ε-PL在苹果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抑菌机制 苹果灰霉病 细胞泄漏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机制的地震-滑坡-堰塞湖洪水作用下山区建筑群抗灾性能评估
3
作者 李钢 赵迪 +1 位作者 董志骞 李宏男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7,共17页
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降雨充沛,高山峡谷地区易爆发大规模滑坡,滑坡体启动后迅速入江堵断河道形成堰塞坝,引发溃决洪水,造成巨大的灾害链危害,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设施安全。为定量化解析地震-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灾... 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降雨充沛,高山峡谷地区易爆发大规模滑坡,滑坡体启动后迅速入江堵断河道形成堰塞坝,引发溃决洪水,造成巨大的灾害链危害,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设施安全。为定量化解析地震-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成灾过程,通过耦合Newmark刚体滑块理论、Rockfall Analyst物理模型和基于浅水波方程的溃决洪水演进物理模型构建该灾害链过程模拟方法,进而建立地震-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作用下山区临河建筑群抗多灾性能评估框架。以西南山区某临河村镇建筑群为例,分析评估震损建筑群在溃坝洪水接续作用下的抗多灾性能,并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该研究对村镇建筑选址规划和区域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了较重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 灾害链 多灾害 物理机制 临河建筑群 损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谢卫华 李小龙 +6 位作者 张瑛 王彩红 薛建军 王春爱 汤峰 徐紫清 侯怀晶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9-643,共5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脏病学领域的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MIRI的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因素。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选择性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近年来...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脏病学领域的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MIRI的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因素。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选择性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近年来在心肌保护方面显示出了潜在的治疗效果。本文重点探讨了右美托咪定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Nrf2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显著减轻MIRI的机制与作用,旨在为临床上MIRI的防治提供策略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黄芪药物作用于NF-κB通路的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亚荣 杜素芬 +3 位作者 赵信科 马文苑 田静 孟作环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0,I0014,共6页
当归-黄芪是中药方剂中常用的药对之一,药对使用有着明确的中医配伍意义,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药物组合之一。不仅可自成一方,还能作为临床基础药物组方配伍使用,故历来受到各医家的重视。当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当归与黄芪的药效组合在激发... 当归-黄芪是中药方剂中常用的药对之一,药对使用有着明确的中医配伍意义,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药物组合之一。不仅可自成一方,还能作为临床基础药物组方配伍使用,故历来受到各医家的重视。当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当归与黄芪的药效组合在激发造血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保护心脑血管、免疫系统调节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常用于血管病变、肿瘤患者免疫低下等方面的治疗。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相关信号通路所介导的炎症因子在疾病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中药单体及单药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减少炎症反应,包括调控白介素(interleukin, IL)家族、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d-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家族等因子的表达,起到抗炎抑制细胞黏附、增殖的作用。鉴于此,对当归-黄芪药理、功效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进行综述,以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黄芪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因子 抗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菟丝子-枸杞子药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成分及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宗政 胡扬 +7 位作者 徐蓓蕾 辛国松 张文君 陈鹰翔 刘树森 孙向明 宋辉 李文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9-658,共10页
目的探讨菟丝子-枸杞子药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成分及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法进行分析,结合质谱信息、对照品比对、参考文献以及UNIFI软件对化合物进行指认。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富集相关通路,再对关键... 目的探讨菟丝子-枸杞子药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成分及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法进行分析,结合质谱信息、对照品比对、参考文献以及UNIFI软件对化合物进行指认。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富集相关通路,再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鉴定出110种成分,包括26种黄酮类、23种生物碱类、15种苯丙素类、31种有机酸类、15种其他类,其中菟丝子和枸杞子共有成分32种,菟丝子独有38种,枸杞子独有40种。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有629个,核心靶点有10个;药对主要参与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膜筏、多肽反应等过程,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共有4个关键靶点和5种关键活性成分,药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展现出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本研究通过UPLC-Q-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对菟丝子-枸杞子药对化学成分进行解析,揭示其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来发挥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枸杞子药对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化学成分 作用机制 U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和顺式虾青素对胰腺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差异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晓君 郑钦生 +5 位作者 赵凯欣 冯裕杰 肖杰 贺丽苹 曹庸 刘晓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5-46,共12页
通过光碘-乙醇初提-柱层析相结合方法制备高纯度顺式虾青素,以虾青素与降血糖关键调控α-淀粉酶相互作用为切入点,采用酶活性抑制实验、光谱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虾青素异构体抑制猪胰腺α-淀粉酶(porcine pancreaticα-amylase,PPAA... 通过光碘-乙醇初提-柱层析相结合方法制备高纯度顺式虾青素,以虾青素与降血糖关键调控α-淀粉酶相互作用为切入点,采用酶活性抑制实验、光谱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虾青素异构体抑制猪胰腺α-淀粉酶(porcine pancreaticα-amylase,PPAA)活性能力的差异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制备并鉴定高纯度9-顺式(95.07%)和13-顺式(90.87%)虾青素,顺式虾青素比全反式虾青素具有更强的抑制PPAA活性效果(P<0.05)。虾青素异构体与PPAA的相互作用均对Trp残基微环境造成轻微影响,不会明显改变蛋白构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虾青素异构体的结合位点均位于PPAA的催化口袋,与酶竞争性抑制剂阿卡波糖的结合位点相同,并且与酶催化中心的关键氨基酸残基Asp197、Glu233和Asp300具有相互作用,从而表明全反式和顺式虾青素通过竞争性结合酶催化位点的方式抑制PPAA活性。荧光猝灭结果表明,虾青素异构体与PPAA发生结合时均为静态猝灭。进一步研究发现,虾青素异构体与PPAA的主要相互作用力均为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并且均与Glu233残基形成氢键,但顺式虾青素的氢键键长更短,表明其具有更强的氢键作用力。与此同时,与全反式相比,顺式虾青素具有更高的结合亲和力、更多的相互作用氨基酸残基和更低的热力学参数,表明其与PPAA具有更强的结合能力,使得顺式虾青素比全反式虾青素具有更强的酶活性抑制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虾青素异构体的降血糖活性差异和潜在机制,对于开发降血糖的新型功能性食品和药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全反式虾青素 顺式虾青素 胰腺α-淀粉酶 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脑-肾轴”理论探讨老年痴呆症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8
作者 杨芳芳 李磊 +11 位作者 秦大平 胡铁楠 郑礼 陈礼业 张宏 高国栋 张晓刚 宋敏 徐斌 王志鹏 徐世伟 权祯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4,共4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伴随而来的老年疾病也逐渐增多。老年痴呆症和骨质疏松症作为常见的慢性老年性疾病,二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在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危害了老年群体生命健康的同时,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伴随而来的老年疾病也逐渐增多。老年痴呆症和骨质疏松症作为常见的慢性老年性疾病,二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在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危害了老年群体生命健康的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医疗压力。近年来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密切相关,二者常相互影响,伴随发病,但其内在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同时针对两种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亦未发现,故文章从中医整体观念入手,基于“心-脑-肾轴”理论深入研究探讨老年痴呆症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轴 痴呆 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脑轴的益生菌抗抑郁机制及治疗潜力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娜 夏秀华 +2 位作者 谢强 沙文轩 赵敏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8,共10页
抑郁症是以精神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会损害机体行为、情感、思想和整体健康。近年来,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心理因素影响,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抑郁措施成为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强调... 抑郁症是以精神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会损害机体行为、情感、思想和整体健康。近年来,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心理因素影响,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抑郁措施成为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强调,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即肠-脑轴),进而诱发抑郁症。因此,肠道菌群成为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新靶点。益生菌是调控肠道菌群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和精神类疾病等方面展现出重要潜力。基于此讨论了益生菌对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指出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和发病机制,同时提出肠-脑轴信号转导机制,重点结合目前动物和人类的研究探讨益生菌介导肠-脑轴从而缓解抑郁症状的潜在机制及关键物质,最后讨论了将益生菌应用于临床的挑战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脑轴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肺-脾-肾”理论研究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作用机制
10
作者 吴曾涵 邝涛 邝高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经靶向作用于肺、脾、肾三脏和对营卫物质转化、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阐释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黄芪临床应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阳化气---肾”免疫调节体系 椎间盘重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扶阳抑阴法 “肺--肾”轴 经络学说 中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DEM-FEM方法的高位滑坡冲击框架建筑群损毁机制研究
11
作者 樊晓一 邓鑫 +3 位作者 刘欢 夏贵平 宋嘉麒 杨居颐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5-248,288,共15页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架结构建筑群的冲击过程、建筑结构破坏机理、冲击力时程与框架柱关键点应力和弯矩等动力机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PH-DEM-FEM耦合数值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碎石土滑坡中土(SPH)石(DEM)混合物的抛射弹跳、爬高绕流冲击运动过程。考虑了常规建筑垂直、平行于滑坡流向的三排建筑组合布局,位于滑坡近端的纵向排列建筑表现为连续性倾倒破坏,横向排列的建筑则呈现整体倾倒破坏;因前排建筑群对滑坡冲击能量的耗散及滑坡自身摩擦耗能,位于滑坡后端建筑表现为引流面墙体和前排柱发生局部破坏,结构保持稳定,损毁程度依次为上游无建筑缓冲耗能的建筑>有横向排列的建筑>有纵向排列的建筑;纵向、横向排列的建筑冲击力衰减幅度分别31%、21%。横向框架建筑整体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框架柱的直接剪断或节点塑形铰链失效;纵向框架建筑连续性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前排框架柱的失效引起后排框架柱轴向压力和极限弯矩增加,持续冲击荷载超过其极限弯矩致使后排框架柱发生弯曲破坏,最终结构倾倒。系统能量在动能、内能和摩擦耗能间转化,其中摩擦耗能占65.5%,结构耗能占23.6%,动能快速下降与内能急剧增加是建筑破坏的关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PH-DEM-FEM) 高位滑坡 框架结构建筑群 损毁机制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复合物耐消化性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12
作者 马文华 杨帆 +2 位作者 钱晓洁 孙冰华 马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4-423,共10页
谷物食品中淀粉的消化特性是影响餐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关键因素。淀粉依其消化速度可分为抗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快消化淀粉。淀粉-脂质复合物被认为是第五类抗性淀粉,可以在大肠中分解而不产生葡萄糖,从而降低GI。... 谷物食品中淀粉的消化特性是影响餐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关键因素。淀粉依其消化速度可分为抗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快消化淀粉。淀粉-脂质复合物被认为是第五类抗性淀粉,可以在大肠中分解而不产生葡萄糖,从而降低GI。本文综述了淀粉-脂质复合物耐消化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淀粉结构、脂肪酸含量和结构、复合过程、消化酶的作用以及食品体系内其他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并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进一步地揭示了淀粉-脂质复合物耐消化性的形成机制,为低GI健康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参数,深入探究淀粉和脂质与食品中其他营养成分之间的互作机制,并研究复合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对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提高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性和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复合方式 耐消化性 影响因素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一水硬铝石形成机制——以东兰-巴马-凤山地区为例
13
作者 罗靖伟 庞保成 +4 位作者 许箭琪 向绍立 卢光辉 徐海棚 姚双秋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34,共18页
一水硬铝石是沉积型铝土矿矿石主要矿物成分,其成因机制尚不清晰,限制了对沉积型铝土矿成矿过程的全面认识。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是桂西沉积型铝土矿主要成矿区之一,文章以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 一水硬铝石是沉积型铝土矿矿石主要矿物成分,其成因机制尚不清晰,限制了对沉积型铝土矿成矿过程的全面认识。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是桂西沉积型铝土矿主要成矿区之一,文章以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岩相学观察、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探索沉积型铝土矿中一水硬铝石的形成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桂西东-巴-凤地区铝土矿矿物组成主要为一水硬铝石、叶腊石、高岭石、针铁矿、黄铁矿、锐钛矿等,一水硬铝石晶体中普遍存在Fe、Si、Ti等元素,微细粒锐钛矿在一水硬铝石晶体中广泛存在,结合野外调查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含矿岩系顶、底板灰岩未出现变质迹象,指示一水硬铝石为简单结晶成因。在淋滤条件有利、季风性气候显著的条件下,黏土矿物水解形成大量Al离子,海水涌入碳酸盐岩台地使得台地内部呈现还原环境,水体因含矿岩系底板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碱性地球化学屏障作用和地下水位抬升作用呈碱性,Al离子在碱性、还原条件下结晶形成一水硬铝石。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一水硬铝石的形成经历了物质准备、风化、沉积、压实4个阶段,早世代一水硬铝石在风化阶段形成,晚世代一水硬铝石在沉积阶段形成。部分一水硬铝石在形成之后出现后期改造,受Si质流体交代作用形成高岭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型铝土矿 一水硬铝石 形成机制 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 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城镇空间演化治理机制研究——以呼包鄂城市群为例
14
作者 黄安 王燕 +2 位作者 向莹 郭斌 庄元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引入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框架,深入剖析城市群城镇空间演化的多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呼包鄂城市群2010-2020年的城镇空间为例,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测度多利益主体行动对城镇空间演化的影响贡献。结果表明... 引入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框架,深入剖析城市群城镇空间演化的多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呼包鄂城市群2010-2020年的城镇空间为例,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测度多利益主体行动对城镇空间演化的影响贡献。结果表明:(1)呼包鄂城市群城镇空间扩张面积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玉泉区、赛罕区和土默特左旗等中部地区,呈现出“中部扩张快、南北扩张慢”的演化态势。(2)2010-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城镇空间演化的关键要素,2015-2020年,人类活跃度是影响城镇空间演化的关键要素,且二者交互后对因变量的解释力最强。(3)政府-市场-公众等多利益主体行动对城镇空间演化扩张具有重要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研究可为城市群城镇空间演化、呼包鄂城市群以及其他类似的区域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空间演化 治理机制 社会-生态系统 地理探测器 呼包鄂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知识-机器学习模型的黄土高原铁杆蒿草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变化模拟及影响机制
15
作者 张泽凌 周莹 +4 位作者 姜峻 王丽娜 邓旭 安志超 唐亚坤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44-6558,共15页
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和蒸散(ET)是表征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碳水通量动态变化的准确模拟和驱动机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黄土高原铁杆蒿... 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和蒸散(ET)是表征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碳水通量动态变化的准确模拟和驱动机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黄土高原铁杆蒿草地生态系统2018—2022年日尺度通量观测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融合生态学知识与机器学习的生态知识-机器学习(EML)模型分别对NEE和ET进行拟合。其中,有6种基于不同生态假设的EML模型用于拟合NEE,7种基于不同生态假设的EML模型用于拟合ET。最后构建拟合效果最好和解释能力最优的EML模型并探究环境和植被因素对NEE和ET的影响。结果表明:(1)包含了气象因素、土壤水分因素和植被因素的EML模型对NEE和ET的拟合效果最好,R2和RMSE分别为0.81和0.70 g C m^(-2)d^(-1),0.83和0.48 mm/d,MRE和MAE分别为1.72和0.48 g C m^(-2)d^(-1),0.29和0.30 mm/d。该模型在NEE和ET上的拟合能力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升了24.62%和12.16%,较机器学习模型平均提升了13.02%和6.87%。(2)空气温度是NEE和ET的主要影响因素,重要性占比分别为63.12%和60.38%。6℃和22℃是草地NEE日均空气温度的阈值,在6—22℃之间NEE处于下降趋势,在22℃后NEE变为平稳趋势。0℃和22℃是草地ET日均空气温度的阈值,当空气温度大于22℃后,ET由上升趋势转变为平稳趋势。(3)土壤水分因素在NEE和ET的重要影响因素中的占比分别为17.13%和5.66%,NEE对土壤水分的敏感性高于ET。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模拟方法,并明确其对环境和植被因素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通量 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知识-机器学习模型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夏冰 董艺帆 +3 位作者 高先晶 段晓杰 布冠好 杨趁仙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358,共8页
肽-金属离子螯合物是由肽和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形成的性质稳定的环状化合物,具备的抗菌活性使其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方面展现出应用潜力。该文介绍了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构与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靶标的作用机制... 肽-金属离子螯合物是由肽和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形成的性质稳定的环状化合物,具备的抗菌活性使其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方面展现出应用潜力。该文介绍了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构与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靶标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肽-金属离子螯合物在食品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具有抑菌活性的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螯合物 抑菌活性 结构 抑菌机制 防腐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特征
17
作者 马旭东 王想 +1 位作者 周依 马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6-680,711,共6页
利用张家口-渤海地震带2009-01—2023-02的708个M_(L)≥2.0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进行反演,得到该区域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分布特征和主应力轴方位角;结合唐山马家沟矿井水位资料,分析该区域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西段与中... 利用张家口-渤海地震带2009-01—2023-02的708个M_(L)≥2.0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进行反演,得到该区域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分布特征和主应力轴方位角;结合唐山马家沟矿井水位资料,分析该区域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西段与中段主应力轴方位角自1978年以来一直呈现相反变化趋势,东段主应力轴方位角在1966—2009年一直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2009年之后略有减小;张家口-渤海地震带M_(L)≥4.0地震大多位于应力张量方差低值区;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东段约70%的M_(L)≥3.0地震的震前misfit值下降,马家沟矿井周边几次M_(L)≥4.0地震前都发生应力增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 震源机制 应力场 应力张量方差 垂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其子宫复旧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青玲 王志有 +1 位作者 侯生珍 杨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25-2536,共12页
子宫复旧是动物繁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复旧程度决定母畜能否成功受孕。母畜分娩后子宫复旧的完成通常受到营养、产后护理和分娩季节等因素影响。反刍动物子宫复旧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 子宫复旧是动物繁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复旧程度决定母畜能否成功受孕。母畜分娩后子宫复旧的完成通常受到营养、产后护理和分娩季节等因素影响。反刍动物子宫复旧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来调控。然而,目前对母羊子宫复旧机制方面的研究尚不系统,HPGA调控母羊子宫复旧的机制尚不明析。基于此,本文将从母羊子宫复旧机制、子宫复旧影响因素以及子宫复旧过程中HPGA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理解HPGA对母羊子宫复旧的重要性提供参考,为HPGA调控母羊子宫复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羊 子宫复旧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暴露引起“肠道菌群-肠-脑轴”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佳熙 姬向荣 +3 位作者 刘芙瑶 傅宇辰 裴阳阳 云妙英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31,共13页
微塑料由于其自身粒径小、吸附性强、难降解等特点,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而且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等途径使得生物长期暴露其污染之中,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向上累积.有研究发现,微塑料单独或与其他污染物联合暴露能够对机体产生如... 微塑料由于其自身粒径小、吸附性强、难降解等特点,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而且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等途径使得生物长期暴露其污染之中,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向上累积.有研究发现,微塑料单独或与其他污染物联合暴露能够对机体产生如肠道菌群紊乱、神经行为毒性等不良影响.肠道菌群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与大脑进行双向交流,这一路径与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相关.目前关于微塑料对“肠道菌群-肠-脑轴”的毒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微塑料毒性及“肠道菌群-肠-脑轴”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微塑料对肠道菌群及神经行为的毒性效应、研究潜在的毒性机制、寻找可能存在的生物标志物与防护措施、保障环境生态与人类健康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毒性 肠道菌群--脑轴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粒形对砂浆抗Cl^(-)与CO_(2)耦合侵蚀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王晓敏 罗素蓉 +1 位作者 丁金龙 汤国华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8-607,共10页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测定并分析标准砂、河砂及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研究Cl^(-)与CO_(2)耦合作用下机制砂粒形对砂浆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均低于河砂,且受片状颗粒含量影响显著;Cl^(-)与CO_(2)耦合侵蚀...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测定并分析标准砂、河砂及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研究Cl^(-)与CO_(2)耦合作用下机制砂粒形对砂浆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均低于河砂,且受片状颗粒含量影响显著;Cl^(-)与CO_(2)耦合侵蚀下,砂浆内对流区终点的pH值为12.0~12.5;随着细骨料粒形指数的降低,砂浆中的自由Cl^(-)含量和表观Cl^(-)扩散系数先下降后上升,与孔径50 nm以上风险孔比例呈正相关,且受单个循环周期内CO_(2)侵蚀时长的影响;细骨料粒形指数的降低增强了骨料的曲折效应,提高了细骨料对外界侵蚀的阻滞效果。建议将机制砂的合理粒形指数取为0.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粒形指数 耦合侵蚀 自由Cl^(-)含量 表观Cl^(-)扩散系数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