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理教学原则及其建立的依据
- 1
-
-
作者
王升阶
-
机构
南阳师专地理科
-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2期47-49,共3页
-
文摘
关于地理教学原则问题,愈来愈引起地理教育界的注意和重视,不少地理教师正在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但直至目前我国教育界的看法和说法还不一致,这就需要大家进一步相互商讨,使意见逐步走向一致。这里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目前高校《中学地理教学法》教材中和有关地理教学刊物上,对待和谈论中学地理教学原则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不提这方面的问题,二是讲一般教学原则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没有明确提出这就是地理教学原则,三是明确提出是地理教学原则,但其内容仍是“借用”一般教学原则,四是曹琦教授别开生面的提出了具有地理学科特点的地理教学七原则,为研究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地理教学原则开创了新局面。
-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原则
乡土地理知识
地图
事实材料
地理学科
地理事象
地理教师
“借用”
唯意志论
合整体
-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曲径通幽”
- 2
-
-
作者
李克俭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8期29-29,共1页
-
文摘
读《红楼梦》,必进大观园:那泉石花木,流红滴翠;那亭台楼阁,飞檐插空;藤萝掩映,青溪泻玉……无怪乎,深知其结构幽美的贾宝玉,在进门的山石上题一横额道:“曲径通幽。”启示说:这儿极尽开阖变化之妙! 果然,这种曲折多变的“园林建筑手法”,每每为一些大手笔所“借用”,创造出不少脍灸人口,千载之下尚能摇人心旌的名篇佳作。
-
关键词
睡时
大观园
心旌
石花
名篇佳作
“借用”
园林建筑
藤萝
亭台楼阁
贾宝玉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所知道的“偷得半联”──鲁迅《自嘲》注脚一议
- 3
-
-
作者
蒋冠穆
-
机构
浙江富阳郁达夫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4-34,共1页
-
文摘
我所知道的“偷得半联”──鲁迅《自嘲》注脚一议浙江富阳郁达夫中学蒋冠穆鲁迅先生在1932年为柳亚子书写的(自嘲)一诗,内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广为传颂的名句。在该诗之后,作者题有几句说明式的附记:“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
-
关键词
《自嘲》
鲁迅先生
郁达夫
横眉冷对千夫指
所知
郭沫若
未敢苟同
“借用”
富阳
无异议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英语词义发展初探
- 4
-
-
作者
徐盛桓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55-62,共8页
-
文摘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发展的结果。在英语中,许多单词是一词多义的。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有多个互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词义这种语言现象。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反映,一词多义,就是用同一个词反映出几个互有联系的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相关联的状态、特征。以old为例,作为形容词,《英语简明牛津词典》开列了六项词义,《韦氏新世界词典》开列了十四项词义,其中主要的词义有:年老的、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自然存在期的、不年青的、不是靠近起点的,具有年长的特征的、用以表示年岁、熟练的、追溯到过去很久远的时间的、过去很久以前制造的、过去长期确定下来的、过去的,古老的、陈旧的、非观代的,等等(为节省篇幅,其英语的释义不再抄录,可查阅上述两词典,下同)。这些词义,彼此是不同的,但又有相关联的地方或有相近似之处。也就是说,old一个词可以被用来表现不同的客观事物的这些方面的特征、状态。例如:
-
关键词
基本词义
发端词
发展初探
英语词义
一词多义
客观事物
新词义
词义发展
“借用”
语言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