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金融政策对消费市场下沉的影响——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杨佩 武苏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56,共4页
本文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22年我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机理分析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科技金融政策对消费市场下沉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可以显著提升试点地... 本文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22年我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机理分析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科技金融政策对消费市场下沉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可以显著提升试点地区消费市场下沉,且这一影响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和相关稳健性检验;从作用机制来看,科技金融政策实施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中介变量来间接推动消费市场下沉;异质性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在推动消费市场下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和城市等级异质性,其在东部地区和高等级城市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和一般城市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最后,从深化科技金融政策实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差异化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 消费市场 产业结构升级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促进了地区创新水平提升吗?——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44
2
作者 马凌远 李晓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42,共13页
文章以我国2011年设立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6年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系统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对于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显著提升了试点... 文章以我国2011年设立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6年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系统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对于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显著提升了试点地区的创新水平,这一结论在考虑了识别假设条件和一系列其它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地方政府效率、初始创新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而试点设立对于高等级和低等级城市的创新水平提升均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相对而言,低等级城市试点对创新绩效促进作用更大;此外,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地区通过地方金融发展效率改善、政府科技支出占比提高促进地区创新水平的提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进一步提升地区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政策试点 地区创新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发展促进了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吗?--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振权 田何志 吴非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5,共9页
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往往能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技术的部署和应用。借助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变动的外生冲击,充分剖析并展示了这一冲击对我国上市企业数字技术运用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往往能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技术的部署和应用。借助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变动的外生冲击,充分剖析并展示了这一冲击对我国上市企业数字技术运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试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应用数字技术的意愿和投入,且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在不同属性企业上展现出了差异化的效果:此政策的驱动效力更多地体现在非国有、东中部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样本中。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投融资行为,进而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特别地,有效的金融监管是发挥科技金融政策的重要条件。从科技金融的视角,拓展了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的研究文献,为政府部门科技金融政策设计和微观主体创新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数字化技术应用 双重差分 试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基于地市级微观数据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胡超凡 陈柳钦 谢捷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1,共13页
基于2009年至2021年282个城市的数据,利用第一、二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自然实验,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新质生产力指数。同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来系统评估这一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深入探讨... 基于2009年至2021年282个城市的数据,利用第一、二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自然实验,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新质生产力指数。同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来系统评估这一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显著,并且这种影响在空间上具有扩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表现出动态演化和持续增强的趋势。通过安慰剂检验和PSM-DID等稳健性测试,验证了该机制的可靠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策赋能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中介角色。数字经济通过智能技术与数据赋能起到了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集聚、产业集聚和非资源型城市政策效应更加显著。根据各城市的特性,建议实施因地制宜的科技金融政策,推动数字经济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五位一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 新质生产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点政策促进了科技和金融结合吗?——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7
5
作者 邹克 郑云丹 刘熹微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2-182,共11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亟待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化建设。以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3—2018年274个城市数据,在测度城市科技和金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亟待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化建设。以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3—2018年274个城市数据,在测度城市科技和金融结合水平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评估了试点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效果。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形成政策引导与资金撬动效应并承担创新风险,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科技和金融结合水平,不同类型的稳健性检验表明结果十分稳健;政策效果的区域异质性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基期效应使试点政策对中、西部影响幅度更大;通过政策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及其交互效应促进了试点城市科技与金融结合水平更快地提升。研究结果对科技金融政策完善和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结合 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政策 PSM-DI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实践浅析及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国丽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9-114,共6页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在中国深化科技体制、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图按照政策试点的内在逻辑,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进展进行系统和深入的解析,提出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完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激励相容...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在中国深化科技体制、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图按照政策试点的内在逻辑,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进展进行系统和深入的解析,提出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完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激励相容机制,大力发展基于区域的借款人中介机构,建立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结合 试点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能促进企业污染减排吗?——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永生 曹增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共14页
金融创新对于促进企业污染减排、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科技金融作为一种旨在推动科技创新的新兴金融模式,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构建科技金融与企业污染排放的局部均衡模型,将科技金融的污染排放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 金融创新对于促进企业污染减排、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科技金融作为一种旨在推动科技创新的新兴金融模式,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构建科技金融与企业污染排放的局部均衡模型,将科技金融的污染排放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选取中国工业企业为样本,匹配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污染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和城市统计年鉴,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评估科技金融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因果效应,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及城市、行业、企业性质方面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分别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6.1%和6.6%。机制分析发现,科技金融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规模效应)加剧了污染排放;通过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循环用水率、增加减排设备投资(结构效应)和提升技术水平(技术效应)降低了污染排放。并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大于规模效应。此外,科技金融的减排效应主要体现在大城市、高污染行业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研究结论为政府推广实施科技金融政策,探索现代化污染治理新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结合试点 污染排放 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技术效应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企业期限错配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朱仁泽 陈享光 李光武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既是以典型治理为特征的渐进式改革,也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离不开长期资金的支持。基于2007—2020年中... 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既是以典型治理为特征的渐进式改革,也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离不开长期资金的支持。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和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对企业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显著抑制了企业的期限错配,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影响渠道分析发现,科技金融结合试点通过权益性融资、长期债权类融资、政府帮扶三种途径缓解企业的期限错配。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期限错配严重的企业以及理性借款的企业抑制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政府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结合试点 期限错配 典型治理 金融资本 融资方式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有效吗?——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研究 被引量:56
9
作者 郑石明 伍以加 邹克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8,共10页
于2011年底实施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旨在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政策实施以来对科技创新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需要定量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法,利用2003—2015年283个地市的数据研究了科技和金融... 于2011年底实施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旨在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政策实施以来对科技创新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需要定量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法,利用2003—2015年283个地市的数据研究了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显著地促进了试点地区的技术创新,PSM-DID稳健性检验也支持以上结果;由于技术创新的集聚发展特征与大城市在吸引创新要素集聚方面的优势,该试点政策在大城市的效果更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是试点政策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之一。进一步地,试点政策通过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本文的研究为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提供了定量支撑,能够为制定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结合 技术创新 政策评估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基建背景下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效应评估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蓉蓉 王梅玲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5,共12页
金融科技创新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辅相成、互为驱动。基于2011—2018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以2011年和2016年实施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深入考察数字新基建背景下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 金融科技创新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辅相成、互为驱动。基于2011—2018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以2011年和2016年实施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深入考察数字新基建背景下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净效应、异质性、影响机制以及结合试点政策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实验组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水平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动态边际影响效应呈即时性态势;结合试点政策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正面效应与财政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的异质性相关;结合试点政策对金融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结合试点政策也可以通过中介效应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上结论对提高数字新基建背景下金融科技创新水平、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政策 金融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 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范区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跟踪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明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49,共6页
本文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进行了跟踪和评价研究,剖析政策的突破点,总结政策的执行效果。研究发现,支持创业投资政策的引导效应不明显,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较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科技保险功能未充分发挥... 本文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进行了跟踪和评价研究,剖析政策的突破点,总结政策的执行效果。研究发现,支持创业投资政策的引导效应不明显,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较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科技保险功能未充分发挥。最后提出制定对天使投资和科技信贷的扶持政策,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环境,推动科技担保体系网络化发展,加快推进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不断丰富科技保险内涵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露子 丁建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47-151,共5页
文章将我国于2016年开展的第二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2011—2020年的数据,评估该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 文章将我国于2016年开展的第二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2011—2020年的数据,评估该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地区金融资金支持及企业信贷能力提高,是该政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非国有性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 准自然实验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3
作者 王树林 王海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2-84,共3页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活动是一个系统问题,这一系统具有基本功能与外部的经济功能。从 系统整体结构来看,金融与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科技与系统的发展,应正确认识系统存在的结构、 环境等问题,本着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经济发展...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活动是一个系统问题,这一系统具有基本功能与外部的经济功能。从 系统整体结构来看,金融与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科技与系统的发展,应正确认识系统存在的结构、 环境等问题,本着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 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本 金融 结合系统 对策 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企业数字技术应用与产业结构优化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大伟 田何志 吴非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39,共11页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微观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转型,科技金融在推动企业创新转型上有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集,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数据,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应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微观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转型,科技金融在推动企业创新转型上有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集,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数据,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应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与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之间呈现出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而言,科技金融的驱动作用更为明显。从机制上看,科技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融资成本,从而为数字技术应用提供良好条件。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基于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充分解读科技金融对微观企业数字创新转型的关系,为当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有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数字化技术应用 双重差分 产业结构 试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试点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帅 刘春学 马显光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共12页
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基于中国2001—2020年280个地级市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和科技金融相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实施双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 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基于中国2001—2020年280个地级市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和科技金融相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实施双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试点政策组合能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双试点通过促进风险机构集聚、改善制度环境和发展金融科技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双试点存在协同创新效应,双试点比单一试点能更有效地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且对先行实施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城市和非东部地区的城市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本研究探索了政策组合的协同创新效应,为完善城市创新治理体系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科技金融政策 试点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的对策研究
16
作者 尹荣章 乌宁奇 +1 位作者 贾国泰 尹晓红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4-48,共5页
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的对策研究尹荣章,乌宁奇内蒙古科学技术委员会贾国泰,尹晓红内蒙古科技信息研究所根据自治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部分厂矿企业1990年至1992年三年间鉴定、验收过的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情况现状调查结果,... 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的对策研究尹荣章,乌宁奇内蒙古科学技术委员会贾国泰,尹晓红内蒙古科技信息研究所根据自治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部分厂矿企业1990年至1992年三年间鉴定、验收过的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情况现状调查结果,参考区外兄弟省市自治区在应用推广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体制改革 对策研究 科技人员 技术创新 科技与金融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学技术工作 科技人才 科技奖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