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延安前期“作家到前线去”运动的动员——响应机制
1
作者 秦林芳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9,共9页
在延安前期“作家到前线去”运动的兴起和展开的过程中,显现出了比较完整有效的动员—响应机制。毛泽东、洛甫、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作为动员主体,对延安文艺工作者发出了“到前线去”的号召。延安各界对此不但积极回应,而且侧重从文学角... 在延安前期“作家到前线去”运动的兴起和展开的过程中,显现出了比较完整有效的动员—响应机制。毛泽东、洛甫、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作为动员主体,对延安文艺工作者发出了“到前线去”的号召。延安各界对此不但积极回应,而且侧重从文学角度对“作家到前线去”的价值、意义作出了进一步的阐发。他们因此也成了动员主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二者的合力作用下,延安文艺工作者作为动员客体受到了触动。在其所采取的响应方式上,除个别是由个体动议而后经组织批准外,基本上是由鲁艺、文协等组织统筹安排。这一动员—响应机制的建构和运行,使延安前期“作家到前线去”得以真正地成了一个运动,并为延安后期相关文艺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资参照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到前线去”运动 动员—响应机制 延安文艺 西北战地服务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青作家的精神突围与自我拯救——文学“寻根”运动的心理动因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润兰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文学寻根 知青作家 阐释空间 心理动因 自我拯救 运动 突围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七年”女作家创作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留下的文化遗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传霞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25-31,共7页
作为"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亲历者,甚至是创建者,女作家的创作既是对这一时期妇女文化与生活图景的一种文学再现,也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性别文化想象与建构。不仅是从其所反映的内容与题材,还是表现方法与表达形式,... 作为"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亲历者,甚至是创建者,女作家的创作既是对这一时期妇女文化与生活图景的一种文学再现,也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性别文化想象与建构。不仅是从其所反映的内容与题材,还是表现方法与表达形式,以及所建立的女性气质与文化审美等方面来看,"十七年"女作家创作都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索性,不论其特点特征抑或成就缺陷,都不是"政治化""泯灭性别""中性化写作"等词语所能简单概括与归纳的,它既有主题、人物、风格等方面主导性或者说整体性建构,也有相应方面"异质""复杂"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作家创作 妇女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人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黑人女剧作家
4
作者 嵇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在评价“黑人文艺复兴运动”时,评论界从根本上忽略了黑人女性的文学贡献,从而遭到当今越来越多的批评。仅以戏剧为例,当时就出现了一批影响大、很具活力的女剧作家,如约翰逊、米勒、斯宾塞、赫斯顿。研究“黑人文艺复兴运动”,黑人女... 在评价“黑人文艺复兴运动”时,评论界从根本上忽略了黑人女性的文学贡献,从而遭到当今越来越多的批评。仅以戏剧为例,当时就出现了一批影响大、很具活力的女剧作家,如约翰逊、米勒、斯宾塞、赫斯顿。研究“黑人文艺复兴运动”,黑人女剧作家及其作品是不可或缺的视域,因为她们通过戏剧语言表现了黑人民族精神力量的另一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文艺复兴运动 黑人女剧作家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东北流亡作家的运动轨迹 被引量:5
5
作者 沈卫威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一、混沌产生有序在东北现代文学研究中,随着研究者主体意识的逐步强化乃至参预,和由此带来的思维观念、方法的刷新,以及时间的过滤,我们的扫描和透视将突破具体、单一的作家作品的定质定性,向带有历史感、整体感、运动感的境界中探寻... 一、混沌产生有序在东北现代文学研究中,随着研究者主体意识的逐步强化乃至参预,和由此带来的思维观念、方法的刷新,以及时间的过滤,我们的扫描和透视将突破具体、单一的作家作品的定质定性,向带有历史感、整体感、运动感的境界中探寻。作为与客体十四年东北流亡文学相对应的创作主体是“东北流亡作家群”。它是历史的客观存在物,在其自身形态和运动过程中,必然具备一般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层序性、转换调节性的特值。“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我们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因而我们的认识就完备了……”所以要历史地、系统地认识和把握“十四年东北流亡文学”,就必须从创作主体的运动形态入手。主耗散结构说的普里高津博士通过“白蚁筑巢”发现,一个随意开始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亡文学 东北文学 作家作品 作家 运动轨迹 创作主体 抗战文艺 群体结构 思维观念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提要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6
作者 汤逸中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7期21-22,共2页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北伐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工农武装斗争的旗帜,单独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国民党实行清党大屠杀,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工农大众和小资产阶级,需要从革命文学中了解前途,鼓舞斗争信心。这是背景之一。...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北伐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工农武装斗争的旗帜,单独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国民党实行清党大屠杀,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工农大众和小资产阶级,需要从革命文学中了解前途,鼓舞斗争信心。这是背景之一。1928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运动 工农大众 革命作家 文艺大众化 低潮时期 大众文学 文化“围剿” 历史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社女性作家论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延礼 郭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46,共13页
南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无性别限制的文学社团。柳亚子《南社纪略》统计,有女社员61人。据目前所能看到的材料,有作品流传的约占总数的1/3。在这些女性社员中,有小说家、政论文学家、翻译家,更多的是诗人、词人。本文主要论述其诗歌(词)... 南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无性别限制的文学社团。柳亚子《南社纪略》统计,有女社员61人。据目前所能看到的材料,有作品流传的约占总数的1/3。在这些女性社员中,有小说家、政论文学家、翻译家,更多的是诗人、词人。本文主要论述其诗歌(词)创作。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群体,她们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不同的审美风尚,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惜乎至今无人作专门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社女性作家群体 女权运动 吕碧城 徐自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作家性别观的问卷调查——十位作家的同题回答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3,共9页
调查的背景与缘起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年。今天我们想到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时,会想到民主、平等、自由、科学这些先进理念的引入,也会想到现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想当年,20世纪初中国最杰出的男性知识分子及男性作家无一不是女... 调查的背景与缘起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年。今天我们想到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时,会想到民主、平等、自由、科学这些先进理念的引入,也会想到现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想当年,20世纪初中国最杰出的男性知识分子及男性作家无一不是女性解放运动的有力推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作家 问卷调查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性别观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解放运动 男性作家 先进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成人礼”——论韩国作家金英夏的长篇小说《猜谜秀》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昌竻 何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0-175,共6页
二十一世纪是电脑和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网络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无处遁形。网络的出现对年轻一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这些变化难免令学者们忧心,直指“网络使人更加异化”。在韩国,“八○后”... 二十一世纪是电脑和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网络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无处遁形。网络的出现对年轻一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这些变化难免令学者们忧心,直指“网络使人更加异化”。在韩国,“八○后”是网络时代的代表性群体,他们成长于多媒体的全盛时代,不曾经历二十世纪韩国的军事独裁时期和民主化运动时期,因而对宏大叙事疏远淡漠。他们热爱这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沉醉于数字产品的更新换代,更对消费情有独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长篇小说 韩国 成人礼 猜谜 作家 生活方式 民主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11
10
作者 白长青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4期144-151,共8页
本文论述了东北流亡作家群形成的年代、社会历史背景,概括了这个作家的群体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共同特色,评价了他们的创作在当时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还对有争议的关于东北流亡作家群是否已形成一个文学流派的问题提出... 本文论述了东北流亡作家群形成的年代、社会历史背景,概括了这个作家的群体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共同特色,评价了他们的创作在当时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还对有争议的关于东北流亡作家群是否已形成一个文学流派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作家群客观上确已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但它是个不够典型、不够完善的文学流派。对东北作家作品进行综合性的系统研究还有待加强,发表此文,以期引起研究者们对此问题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左翼文化运动 作家 东北 形成 中篇小说 祖国 四十年代 文学流派 创作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的化蛹为蝶:再谈作为“先锋”作家的余华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侃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33,共7页
在中国,“余华”之于“先锋”,几为一对互为表里的称谓。自余华成名以来,“先锋”就为“余华”进行了及时的定义,“余华”也为“先锋”提供了完美的注解。今年三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为余华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其议题就... 在中国,“余华”之于“先锋”,几为一对互为表里的称谓。自余华成名以来,“先锋”就为“余华”进行了及时的定义,“余华”也为“先锋”提供了完美的注解。今年三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为余华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其议题就直接将余华的三十年创作经历命名为“先锋的道路”。一直以来,存在着对“先锋”的两种理解:一是,取其作为舶来语之本义,重视其“前卫”、“探索”、“一往无前”的艺术精神,强调其与一切传统、一切陈规决裂的革命性艺术形象,这个“先锋”,是一种气质象征:孤绝、峻洁、遗世独立;二是,取其狭义,特指一九八0年代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先锋文学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作家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陆 创作经历 艺术精神 艺术形象 文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与古文运动 被引量:1
12
作者 解少华 《学习论坛》 1997年第10期39-41,共3页
一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生于唐代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由于德宗初期藩镇的叛乱,他家的经济情况受到了打击,迫使他“就食江南”。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开始做官。曾屡次上疏指陈时弊。任监察御史时... 一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生于唐代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由于德宗初期藩镇的叛乱,他家的经济情况受到了打击,迫使他“就食江南”。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开始做官。曾屡次上疏指陈时弊。任监察御史时,为了关中灾民请求减免赋役,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又因反对迎拜佛骨,触怒唐宪宗,贬为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古文运动 作家 唐代古文 杜甫 碑志 书信 作品 中小地主 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被引量:20
13
作者 林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2,共4页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其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生产力的本质应如何理解?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理解与阐释,有着不少的存疑与误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可以得出劳动资料或生产资...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其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生产力的本质应如何理解?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理解与阐释,有着不少的存疑与误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可以得出劳动资料或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即为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生产力的结论。生产关系相对于活动着的人们来说,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将生产力理解成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结果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将生产关系理解成人的“自主活动形式”,那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即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与人的“自主活动形式”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表现为物质生产活动与“自主活动形式”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 马克思唯物主义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历史观 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物质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通讯员:作家培养的“预备队”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向阳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5期49-55,共7页
文艺通讯员运动和文艺(写作)小组活动,都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艺组织形式。文艺通讯员运动(文艺写作小组)究竟培养了多少作家、诗人,取得了多大成就,或许不容乐观。但在这场运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文艺通讯员对于促进民... 文艺通讯员运动和文艺(写作)小组活动,都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艺组织形式。文艺通讯员运动(文艺写作小组)究竟培养了多少作家、诗人,取得了多大成就,或许不容乐观。但在这场运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文艺通讯员对于促进民族解放事业、壮大当代文学队伍、推进当代文学生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文化宣传领域的“轻骑兵”,也是当代作家培养的“预备队”。这支“轻骑兵”,在团结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赴国难、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革命征程中功不可没。这支“预备队”,为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储备了不少人才,为当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通讯员运动 文艺(写作)小组活动 作家培养 预备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左翼文化运动研究
15
作者 朱法娟 张太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9,共9页
关键词 左翼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共产党领导 左翼文学运动 革命斗争 社会科学家 3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作家
16
作者 朱文华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1期92-99,共8页
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作家的四个基本类型层次构成的基础上,对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作家阵容的新格局和新素质进行了预测,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这种预测的依据。作者认为,到二十一世纪初,在目前的中国当代作家中将有若干人创作出一批真实而深刻... 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作家的四个基本类型层次构成的基础上,对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作家阵容的新格局和新素质进行了预测,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这种预测的依据。作者认为,到二十一世纪初,在目前的中国当代作家中将有若干人创作出一批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风貌的巨著,由此标志着中国文学真正地走向了世界文坛,获得巨大的世界声誉。而这些世界性的大文学家,只能产生于目前的“五七年作家”和“新时期青年作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作家 中国当代作家 世纪初 中国文学 创作能力 新格局 新文学运动 类型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通籍台湾作家的小说创作
17
作者 钦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115-120,共6页
在回顾南通现代文学运动的历程时,我们不能遗忘了活跃在海峡彼岸的一群南通作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抛井离乡,寓居台湾,但仍然是南通人民的儿女,他们与故乡仍然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之情,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自然也应当纳入南通文学... 在回顾南通现代文学运动的历程时,我们不能遗忘了活跃在海峡彼岸的一群南通作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抛井离乡,寓居台湾,但仍然是南通人民的儿女,他们与故乡仍然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之情,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自然也应当纳入南通文学研究者的视野。学术界评价台湾文学的现状,大抵以为散文创作的成就高于小说。而就南通籍台湾作家的创作看,我认为,倒是小说成就更为可观。在我们知悉的近十位作家中,起码有半数以上侧重于小说创作,他们不仅以自己丰产的作品崛起于台湾文坛,而且各具艺术成就,获得文坛的佳评,既为自已赢取了声名,也扩大了南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台湾作家 台湾文坛 小说作品 台湾文学 文学创作 散文创作 艺术成就 文学运动 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昌吉地区抗日期间捐献运动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良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Z2期45-48,44,共5页
抗日战争期间,新疆迪化的昌吉地区(包括昌吉、绥来等8地)各族人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反帝总会、分会,各县救国后援分会的组织领导下,以学校师生、群众团体为骨干,组织各种宣传募捐队,纷纷走上街头巷尾,深入... 抗日战争期间,新疆迪化的昌吉地区(包括昌吉、绥来等8地)各族人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反帝总会、分会,各县救国后援分会的组织领导下,以学校师生、群众团体为骨干,组织各种宣传募捐队,纷纷走上街头巷尾,深入农村牧区,广泛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发动各阶层献金、捐物、劝募寒衣、购买战斗飞机和战马,并写慰问信,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兹作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献运动 抗日救国 募寒衣 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期间 迪化 昌吉地区 募集寒衣 乾德县 救国公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陆贽对韩愈及唐古文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时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2-27,共6页
陆贽(754—805),字敬舆,嘉兴(今属浙江)人,中唐时期著名的宰相,卓越的政治家,也是应用公文写作的大手笔。收入其《翰苑集》的一百四十一篇文章,都是代皇帝起草的制诰诏书和上给皇帝的奏章奏议,均属应用公文。唐代古文运动之前,唐朝的一... 陆贽(754—805),字敬舆,嘉兴(今属浙江)人,中唐时期著名的宰相,卓越的政治家,也是应用公文写作的大手笔。收入其《翰苑集》的一百四十一篇文章,都是代皇帝起草的制诰诏书和上给皇帝的奏章奏议,均属应用公文。唐代古文运动之前,唐朝的一切应用文字,上起诏敕,下至判辞书牍,一般都是用四六骈文写成,陆贽当然也不例外。古文运动兴起后,骈文同古文判若水火,两派作家互相攻讦,不遗余力。但陆贽这样一位骈文作家,却受到历代古文家高山仰止般的尊重。由宋至清,蜚声文坛的大文豪们都对陆贽推崇备至,许多著名评论家屡屡将陆贽与古文大家相提并论。如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贽 韩愈 古文运动 骈文 昌黎先生集 奏议 应用公文 笃挚 德宗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广东新文学运动的历史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颂声 邓国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77-82,共6页
鲁迅自1927年南下广州之后,对广东新文学运动反复进行“五四”思想启蒙工作,是广东新文学运动的播火者和拓荒者。30年代以后,广东文学的繁荣与鲁迅精神的影响是有密切关系的。其影响巨大是同那时广东的历史条件、文学要求和鲁迅本人的... 鲁迅自1927年南下广州之后,对广东新文学运动反复进行“五四”思想启蒙工作,是广东新文学运动的播火者和拓荒者。30年代以后,广东文学的繁荣与鲁迅精神的影响是有密切关系的。其影响巨大是同那时广东的历史条件、文学要求和鲁迅本人的精神、思想相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南中国》 “来粵作家 广东新文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