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入分配失衡与“低价工业化”增长机制的牵扯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0,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近年来甚至呈现出失衡的局面,进而对我国的消费和生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利用回溯法可推导出"低价工业化"增长机制是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得出我国收入分配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近年来甚至呈现出失衡的局面,进而对我国的消费和生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利用回溯法可推导出"低价工业化"增长机制是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得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我国增长机制的转变;收入分配失衡的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价工业化 收入分配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模仿通向创新之路——低价工业化与经济增长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枫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1,共6页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经历了由模仿向独立自主创新转变的内在逻辑和过程。政府干预下企业低成本竞争对于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低价工业化发展是后进国家由模仿通向创新的必由之路。向下扭曲要素价格,高估企业价值的低价...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经历了由模仿向独立自主创新转变的内在逻辑和过程。政府干预下企业低成本竞争对于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低价工业化发展是后进国家由模仿通向创新的必由之路。向下扭曲要素价格,高估企业价值的低价工业化是增长路径向最优增长路径回归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 创新 技术进步 低价工业化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模仿、低价工业化与最优经济增长路径
3
作者 黄文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7-60,共4页
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一条主线,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我国低价工业化过程中,技术模仿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文章从累积创新框架下的厂商创新竞赛模型分析技术模仿的动力机制,结合典型现实剖析技术模仿的动力机制形成的原因,... 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一条主线,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我国低价工业化过程中,技术模仿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文章从累积创新框架下的厂商创新竞赛模型分析技术模仿的动力机制,结合典型现实剖析技术模仿的动力机制形成的原因,最后得出技术模仿是我国低价工业化的最优经济增长路径的内在要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模仿 低价工业化 最优经济增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资源配置机制
4
作者 金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9-14,共6页
一、人口大国的工业化难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工业化有许多特殊的现象。也面临一些特殊的难题。中国工业化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全国解放时,仅城市失业人员就达400多万,相当于在职职工人数的... 一、人口大国的工业化难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工业化有许多特殊的现象。也面临一些特殊的难题。中国工业化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全国解放时,仅城市失业人员就达400多万,相当于在职职工人数的一半。到国民经济恢复的1952年,失业率(待业率)仍高达13.2%。加之在人口政策上的一度失误,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一直高速增长,除了1958—1961年由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人口增长这一度下降之外,从1951~1973年的22年间,我国人口的年增长率都在2%以上,最高的1963年甚至超过3%。因此,从建国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工业化过程 资源配置机制 人口大国 劳动资源 劳动力 失业率 国民经济 高速增长 经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姜作培 《现代经济探讨》 2006年第2期22-26,共5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把握好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型工业化的关系,必须站在多维视野上,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速度与工业化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工业与农业、服务产业等国民经济各产业发...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把握好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型工业化的关系,必须站在多维视野上,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速度与工业化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工业与农业、服务产业等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工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有机统一,新型工业化与就业增长的有机统一。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健全推进新型工业化运作的市场机制、自主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规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和谐社会 重要环节 机制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 必然选择 和谐 工业经济增长 市场机制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以市场机制为引导发展人口城市化──义乌稠城的启示
6
作者 王蕾娜 《人口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3-10,共8页
关键词 小商品市场 小城镇 人口城市化 市场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义乌 经济增长 第三产业 城市体制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风险特征、政府行为与增长方式转变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明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6,75,共5页
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要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但高附加值产业由于其包含的信息类要素的数量和价值量都比较大,因而更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市场风险,因此,高附... 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要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但高附加值产业由于其包含的信息类要素的数量和价值量都比较大,因而更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市场风险,因此,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好的市场环境。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促进政府只能优先选择以工业化为主的粗放式增长,而公务员的收入分配制度又激励了公务员的寻租、设租和保租行为,从而导致市场信息的不充分、竞争的不完全、价格的不真实,再加上社会信用的不发达,严重阻碍了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这是我国粗放式增长方式一直难以扭转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方式转变 风险特征 政府行为 粗放式增长方式 高附加值 政绩考核机制 收入分配制度 现代服务业 高技术产业 对称问题 市场风险 市场环境 发展需要 政府只能 市场信息 社会信用 公务员 价值量 工业化 不发达 优先 寻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饶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新思维
8
作者 董清明 《企业经济》 1995年第8期16-18,共3页
上饶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新思维江西省上饶地区经委主任董清明近些年来,江西省上饶地区工业生产虽然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但产品结构趋同化、企业整体素质偏低、工业增加值中技术含量少、工业经济整体效益同生产发展速度不协调等... 上饶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新思维江西省上饶地区经委主任董清明近些年来,江西省上饶地区工业生产虽然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但产品结构趋同化、企业整体素质偏低、工业增加值中技术含量少、工业经济整体效益同生产发展速度不协调等矛盾日显突出,整个工业经济显得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经济增长 上饶地区 国有企业 扭亏增盈工作 竞争优势 企业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农业工业化 经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失衡 被引量:3
9
作者 夏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59,共4页
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441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规定,我国已步入高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将向高收入国家跃升。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阶段,极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规避我国"中等收入陷阱"... 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441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规定,我国已步入高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将向高收入国家跃升。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阶段,极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规避我国"中等收入陷阱"应主要改变收入分配失衡的格局,具体对策是: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低价工业化"增长机制转变为共享式增长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大力支持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促进就业来控制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加强对再分配领域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收入分配失衡 “低价工业化”增长机制 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路径由模仿到创新的转换与中国省际数据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枫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8,共7页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可以节约成本,是实现赶超的主要途径。在由以模仿主导的技术进步向以独立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技术进步转变的过程中,逐利企业发挥着主体作用。同时,政府干预,向下扭曲要素价格,高估企业价值对于经济快...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可以节约成本,是实现赶超的主要途径。在由以模仿主导的技术进步向以独立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技术进步转变的过程中,逐利企业发挥着主体作用。同时,政府干预,向下扭曲要素价格,高估企业价值对于经济快速实现赶超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低价工业化是增长路径向最优增长路径回归的内在要求。通过对1999年至2006年省际数据的分析,也证实了部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创新 技术进步 低价工业化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问题概说──由“东亚模式”引起的思考
11
作者 罗后清 《湖湘论坛》 1997年第5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政府作用 经济发展 “东亚模式”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经济改革 市场失灵 政府质量 经济增长 市场机制 政府失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产业发展后顾前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玲燕 李曦辉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共7页
关键词 西藏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工业化社会 产业成长 经济增长 市场机制 产业梯度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
13
作者 彭劲松 《经济前沿》 2005年第2期57-65,共9页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一中心,三基地,扶持三大战略产业,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三线两极六圈的板块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加大区域协调机制建设...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一中心,三基地,扶持三大战略产业,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三线两极六圈的板块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加大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构建外向型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经济带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布局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区域协调机制 增长 长江经济带 构建 优势 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经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6-52,共7页
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以比较利益偏低的农业为基础,但是,过度偏低的农业比较利益又会障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这就必须因势利导地探索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又不使农业比较利益过于偏低的正确途径。而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机制... 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以比较利益偏低的农业为基础,但是,过度偏低的农业比较利益又会障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这就必须因势利导地探索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又不使农业比较利益过于偏低的正确途径。而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必须强化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动员与协调能力。这就涉及到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和政府对农业投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国民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增长 非农业部门 农业投资 市场机制 工业化过程 经济体制改革 制造业 社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与实践论对外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崇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6期86-91,共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发展经济学在其第一阶段含有重工轻农,重物轻人,重计划轻市场和重封闭轻开放等四个特点。影响所及,不少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封闭式的、计划指令性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使国内资源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国内经济不能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发展经济学在其第一阶段含有重工轻农,重物轻人,重计划轻市场和重封闭轻开放等四个特点。影响所及,不少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封闭式的、计划指令性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使国内资源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国内经济不能和国际经济接轨,国民经济低效率运转而缺少活力。第二阶段的发展经济学总结教训,提出了把中心点放在从僵硬的计划管理模式的束缚下解脫出来,迈步走向市场经济的基本思路。较早地按照这种思路调整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证明了对外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市场经济 发展经济学 对外开放 工业化过程 经济增长 价格机制 市场机制 改革开放 基本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春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4年第2期41-43,共3页
我国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长期存在,欠发达地区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条件上,借鉴先发地区的成功经验,选择和培育加快区域发展的增长点,并通过制度和观念的改革创新激发区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政府则应在市场主体从自发到自觉的转换过程中充... 我国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长期存在,欠发达地区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条件上,借鉴先发地区的成功经验,选择和培育加快区域发展的增长点,并通过制度和观念的改革创新激发区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政府则应在市场主体从自发到自觉的转换过程中充分发挥调控效能,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创新 经济增长 比较优势 农业产业化 工业化 基础设施 人才培养 技术引进 市场机制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