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实修订版教材精神:教研员的“位”与“为”
1
作者 黄国才 黄彦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0,共3页
教研员作为教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教研员应当定准“位”,善作为;深入理解并熟练使用修订版教材;有效指导和服务一线教师用好教材、改进教学;及时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同时,要协作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 教研员作为教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教研员应当定准“位”,善作为;深入理解并熟练使用修订版教材;有效指导和服务一线教师用好教材、改进教学;及时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同时,要协作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备—教—学—评”互动一体的教学研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版教材 教研员 “位”与“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量词“位”的用法变异谈起——中国语言学发展之路的一点想法 被引量:30
2
作者 陆俭明 《语言科学》 2007年第6期33-35,共3页
自1968年10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只有8人参加的第1届"汉藏语构拟会议",到1974年第7届始定名为"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ICSTLL)至今,汉藏语研究已从原先的少数学者的研究兴趣,发展为当今语言科学分支中的一门... 自1968年10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只有8人参加的第1届"汉藏语构拟会议",到1974年第7届始定名为"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ICSTLL)至今,汉藏语研究已从原先的少数学者的研究兴趣,发展为当今语言科学分支中的一门显学。中国是汉藏语的故乡,但汉藏语研究却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优秀学者参与进来,这仅从每届国际汉藏语会议举办国的不同和人数的增加便可窥见一斑。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汉藏语研究已经蔚为大观。更令人欣喜的是,年轻一代的中青年学者逐渐成为汉藏语研究的生力军。面对蓬勃向上的汉藏语研究,我们不禁要思考,汉藏语研究如何才能取得更大突破。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各国学者的相互合作,以期取长补短,共同推进这项国际性事业的发展。其次,要重视第一手语言材料的发掘和保护,汉藏语的地域分布极为广阔,需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学者发挥本土优势,做实际的田野调查工作;再次,要重视方法论建设,这需要在具体研究中不断摸索、思考和总结;最后,要借鉴当代语言学最新的理论成果,促使汉藏语言学研究永葆学术活力。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孙宏开先生不仅在汉藏语研究上硕果累累,更将推动汉藏语研究发展视为己任。今年适逢国际汉藏语会议40周年,为表纪念,先生特在本刊发起、组织这次笔谈,并最终拟定七篇文章。这组文章除了少数另行约请的外,大多都在今年中国黑龙江大学召开的"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上宣读过。本次纪念笔谈的角度是多方面的,既有参与创办首届国际汉藏语会议的马蒂索夫先生对1968 -2007年这段时间的一些人与事的感性回忆,也有笔谈发起人孙宏开先生对40年间的汉藏语研究在原则和方法上的得失所作的理性思考;既有陆俭明先生对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提出的宏观构想,也有罗美珍先生、戴庆厦先生对具体语言现象进行的微观研究;既有陈忠敏先生对历史语言学的底层理论与底层分析方法的缜密辨析,也有施向东先生就汉藏语比较中的历史层次与借词问题所作的细致探讨。本刊希望,这组文章的刊发能使学界对汉藏语研究的历史、成果、研究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并通过一些具体的研究个案激发读者对汉藏语研究的关注和兴趣,从而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位 变异 用法 量词 语言研究 汉语研究 语言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在儒家学说中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青莲 《理论月刊》 2006年第2期58-60,共3页
《周易》中提出了“位”的观念,“位”不仅仅在于其在卦爻中的抽象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整个儒家学说中的社会意义。“有位”使儒家的政道与治道具有了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得位”在于对“时遇”的灵活把握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守位”是儒... 《周易》中提出了“位”的观念,“位”不仅仅在于其在卦爻中的抽象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整个儒家学说中的社会意义。“有位”使儒家的政道与治道具有了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得位”在于对“时遇”的灵活把握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守位”是儒家以人道治国,推行仁政及维护社会秩序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 儒家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人员有位要有为
4
作者 卞咸杰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共1页
“有为才有位”这句经典哲理语言.激励着人们如何通过努力有所作为而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但我更欣赏“有位要有为”这句话。作为档案人员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需要具备严明的纪律性、严密的组织性、高度的自觉性、积极的主动性... “有为才有位”这句经典哲理语言.激励着人们如何通过努力有所作为而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但我更欣赏“有位要有为”这句话。作为档案人员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需要具备严明的纪律性、严密的组织性、高度的自觉性、积极的主动性的人才能坐。这个“位”是人民赋予的,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人员 有为 纪律性 自觉性 “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的移位现象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涛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7-27,共1页
作为“量词,用于人(含敬意)”(《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位”,本是称人的敬辞,如说“诸位先生”“各位来宾”等。但近年来,时常听到一些演员或节目主持人用于自称,如“今天我们二位给大家说段相声”“由我们三位来主持节目... 作为“量词,用于人(含敬意)”(《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位”,本是称人的敬辞,如说“诸位先生”“各位来宾”等。但近年来,时常听到一些演员或节目主持人用于自称,如“今天我们二位给大家说段相声”“由我们三位来主持节目”,等等。敬称自己为“位”,显得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光焘 量词“位 《现代汉语词典》 《二刻拍案惊奇》 光明日报 《水浒传》 敬称 《新华字典》 语言学说 白话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学术史上一位划时代的宗师黎锦熙先生——纪念黎先生逝世20周年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庆蕙 黎泽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1,共7页
我国蜚声中外的语言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黎锦熙先生,学识渊博,著述等身。在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方面,创立了“位”的学说,建立了“句本位”的语法教学体系,首创成分分析法和汉语语法图解法,提出并阐明了“科学体系”... 我国蜚声中外的语言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黎锦熙先生,学识渊博,著述等身。在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方面,创立了“位”的学说,建立了“句本位”的语法教学体系,首创成分分析法和汉语语法图解法,提出并阐明了“科学体系”和“学科(教学)体系”的辩证关系。在国语运动与文字改革方面,对于语音规范、词汇规范和“注音汉字”等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音韵学与近代语研究方面,建立了古、近体诗、词、曲用韵的一贯性标准,提出了近代语的研究方法。先生还在创立现代语文教学的新体系、改革语文教材、培养师资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可说是“德泽长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熙 汉语语法教学 “位 “句本位” 音韵学 近代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忌量词“位”的滥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佩文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量词 “位 敬辞 汉文化 尊敬义 敬意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位”“夫人”及其他
8
作者 徐菊秀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6-47,共2页
一次乘公共汽车,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售票员:同志,请买票。 (乘客递过了钱) 您几位? 乘客:两位。 售票员的服务用语文明礼貌,乘客的答话却出了毛病。量词“位”是称呼别人时的尊敬用法,不可自称“位”。上述对话,可能是由于乘客匆... 一次乘公共汽车,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售票员:同志,请买票。 (乘客递过了钱) 您几位? 乘客:两位。 售票员的服务用语文明礼貌,乘客的答话却出了毛病。量词“位”是称呼别人时的尊敬用法,不可自称“位”。上述对话,可能是由于乘客匆忙之中接着售票员的话音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也许是对“位”的用法不甚了了。在社会用语中,类似“两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售票员 乘客 量词“位 敬谦 社会用语 风趣幽默 服务用语 乘公共汽车 妻子 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区教育科研工作的“为”与“位”
9
作者 邱子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3-44,共2页
在“科研兴校”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的今天,教育科研工作在县区层次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大部分县区成立了教科所或教科室。新时期县区教育科研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合适的作为与定位。为区域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 在“科研兴校”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的今天,教育科研工作在县区层次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大部分县区成立了教科所或教科室。新时期县区教育科研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合适的作为与定位。为区域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研工作 县区 “位 “为” “科研兴校” 教育工作者 教育改革 教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干部的“为”“位”困惑及应对策略
10
作者 胡赣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5,共2页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年轻干部的成长事关重大,尤其是处在价值多元、思想多变的时代,年轻干部更容易产生“为”和“位”的心理困惑:“有为才有位”还是“有位才有为”?本文以“为”和“位”为切入点,浅析年轻...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年轻干部的成长事关重大,尤其是处在价值多元、思想多变的时代,年轻干部更容易产生“为”和“位”的心理困惑:“有为才有位”还是“有位才有为”?本文以“为”和“位”为切入点,浅析年轻干部“成长烦恼”的心理困惑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干部 “位 “为” 心理困惑 价值多元 成长 有为 烦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数字闭环检测方案中D/A、A/D的配置及数字滤波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家年 李绪友 +2 位作者 卢山 杨革文 李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研究了方波偏量、阶梯波反馈控制的光纤陀螺数字式闭环检测方案,重点是应用测量原理,对如何合理确定D/A、A/D的位数与“位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对系统的非线性指标和系统允许的最大角加速度的分析来确定... 研究了方波偏量、阶梯波反馈控制的光纤陀螺数字式闭环检测方案,重点是应用测量原理,对如何合理确定D/A、A/D的位数与“位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对系统的非线性指标和系统允许的最大角加速度的分析来确定D/A的位数;通过对光纤陀螺输出的方波信号的幅度和信噪比的分析来确定A/D的位数.分析研究的结果对这种检测方案的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数字闭环 D/A、A/D数及“位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快速仿真优化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饶大林 蔡国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3-797,共5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采用一种"位变"方法计算收缩因子,该方法首先根据适应值对种群排序,然后根据各个体的排列位置确定收缩因子;采用正态分布函数对算法参数进行随机扰动来维持种群的多样性;该算法还提出一种新的变... 提出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采用一种"位变"方法计算收缩因子,该方法首先根据适应值对种群排序,然后根据各个体的排列位置确定收缩因子;采用正态分布函数对算法参数进行随机扰动来维持种群的多样性;该算法还提出一种新的变异算子,并将其与基本的差分变异算子结合使用以提高算法的寻优精度。经过对多个Benchmark函数的测试、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最后将该算法用于火箭发动机涡轮气动优化,以较小的计算成本将涡轮气动效率提高了2.5%。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快速仿真优化问题,能有效地节约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 “位变”收缩因子 正态分布 变异算子 仿真优化 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子的转身:论中华君子人格的早期嬗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国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7,158,159,共10页
“德”“位”关系是考察中华君子人格之诞生和早期嬗变的关键。诞生于宗周礼乐文明中的“君子”最初既是有“位”的尊贵者,也是崇“德”的高尚者。在周初“以德配天”观念和忧患意识的孕育下,君子一开始便以“明德”“敬德”自我要求和... “德”“位”关系是考察中华君子人格之诞生和早期嬗变的关键。诞生于宗周礼乐文明中的“君子”最初既是有“位”的尊贵者,也是崇“德”的高尚者。在周初“以德配天”观念和忧患意识的孕育下,君子一开始便以“明德”“敬德”自我要求和自我训化。可以说君子是含德而生的,西周君子的“令德令仪”和其作为“民之父母”的自我期许所呈现的君子精神、气象和风范奠定了后世君子人格的基本性格。春秋时期,随“君子”所指范围不断扩大和社会阶层流动加剧,“君子”的阶层意涵不断弱化,而道德人格意义不断凸显,出现了“位”与“德”的疏离。到春秋晚期,“君子”概念已经从“德”“位”的自然绾合,过渡到“德”“位”疏离背景下对君子道德人格的理性自觉。至崛起于平民阶层的孔子及其儒家,其理想人格演变为以“德”求“位”的新君子。君子人格寄寓着早期儒者的价值追求。“修己以安人”,“学而优则仕”勾勒了儒家新君子的基本面貌,深刻影响和塑造了后世君子人格的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人格 “德”“位”关系 早期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与秩序:从孟子出发的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立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通过梳理儒家与其他思想的冲突,可以把握儒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人始终是与他者有本质关联的、有牵挂的、有分别的存在者。儒家关于人性的讨论意在探寻符合人的本质的生活道路。儒家提倡的"普世性"在于人要正确地领会和承担自... 通过梳理儒家与其他思想的冲突,可以把握儒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人始终是与他者有本质关联的、有牵挂的、有分别的存在者。儒家关于人性的讨论意在探寻符合人的本质的生活道路。儒家提倡的"普世性"在于人要正确地领会和承担自己的责任,即知分、安分。"分"、"位"由礼规定。礼的秩序以对物质世界的合理安排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衡量人的劳动价值的问题。孟子认为,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有一样的劳动性质,且价值更大,也应参与物质的分配。物的分配秩序是量化的,无法安顿人的文化和精神的存在维度,因此必须在人的生活中寻找不可量化的质。德是不可量化的,是人的高贵所在,儒家精神之关键在于由主体性自觉而生的高贵的节制。然而,恪尽本分不是对一切不公正的默认,当社会的不公正在整体上超过了可容忍的限度,革命就具备了正当性。本文从儒家对人的本质的一般理解出发,对儒家的基本价值及奠基于此的秩序的建立做了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探索儒家思想对当代美好生活建构所能提供的可能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分”“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公认原则的几个理论问题
15
作者 吕长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群众公认原则 干部工作 人民群众 领导干部 “位”与“为” 思想作风 劳动者 德才素质 否定方面 管理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每”的用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恒兰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每” 介宾短语 量词“位 数量短语 组合关系 直接组合 指示代词 《现代汉语词典》 语法功能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