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的“互联网+回收”价值共创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民利 赵亚南 简惠云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30,共9页
根据修改后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互联网回收平台的任务技术匹配度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及价值共创行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水平一致时,高度匹配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大于低度匹配... 根据修改后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互联网回收平台的任务技术匹配度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及价值共创行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水平一致时,高度匹配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大于低度匹配;当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水平不一致时,匹配过度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大于匹配不足;心理距离在任务技术匹配度与价值共创行为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理论成果,对促进电子废弃物规范化回收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回收 任务技术匹配 心理距离 价值共创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职业演进趋势:人机协作与人才培养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55,共17页
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职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未来职业的演进趋势。面向智能时代的职业研究不能仅从宏观特征和统计数据层面进行探讨,而应基于“任务技术技能”匹配分析的思路,对不同任务类型下的智能技术应用和人机协作... 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职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未来职业的演进趋势。面向智能时代的职业研究不能仅从宏观特征和统计数据层面进行探讨,而应基于“任务技术技能”匹配分析的思路,对不同任务类型下的智能技术应用和人机协作机制进行中观分类研究。依此思路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将实现对大多数感知、操作类任务的技术替代和劳动者技能重组;通过技术技能协同升级推动分析、设计类任务进入人机“类团体”协作新形态;并在交流、反思、探索、决策类任务上为人类提供赋能支持。为适应人机智能协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也要相应变革,重点培养高阶思维、人文素养和人机协作等关键能力,合理调整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方向和内容,对功利主义与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进行再审视与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研究 人机智能协作 “任务技术技能”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TF的企业移动支付采纳行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媛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85-186,共2页
文章以TTF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两个应用移动支付的组织应用案例研究,分析了移动支付技术特点和组织的任务需求特点,发现任务特点、技术特点对任务技术的匹配程度和移动支付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组织的工作任务与移动支付技术匹配程度越... 文章以TTF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两个应用移动支付的组织应用案例研究,分析了移动支付技术特点和组织的任务需求特点,发现任务特点、技术特点对任务技术的匹配程度和移动支付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组织的工作任务与移动支付技术匹配程度越高,对移动支付的应用越容易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 企业采纳行为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制造业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2001—2010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文举 龙睿赟 《西部论坛》 2012年第6期78-86,共9页
基于生产前沿理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不仅将技术无效率和环境代价纳入了分析框架,而且还与"物质平衡思路"一致;该模型将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为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深化3大部分。对重庆市27个制... 基于生产前沿理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不仅将技术无效率和环境代价纳入了分析框架,而且还与"物质平衡思路"一致;该模型将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为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深化3大部分。对重庆市27个制造行业的经验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无效率现象,但50%以上行业的技术效率都得到了改善或维持不变;资本深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进步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其中的贡献相对较小;技术进步是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充分发挥重庆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后续发展中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环境约束下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 跨期数据包络分析 方向性距离函数 制造业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变化 资本深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能技术匹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